第87章 需要去趟非洲!-《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聂华军带着李扬来到工作室附近的一家大排档。

  夜色中,大排档的灯光昏黄,烧烤的烟气与锅气交织,几张简陋的折叠桌旁坐满了食客。

  \"李导,别嫌弃这里简陋,但这家的砂锅粥是一绝。\"

  聂华军熟络地和老板打了个招呼,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

  李扬打量着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不禁想起后世这里将会变成繁华的商业区。

  而现在,2008年的深圳,还保留着这种市井的鲜活。

  \"李导,说句实话,\"聂华军给李扬倒上啤酒,\"这些年做特效,最难受的不是技术难题,而是不被信任。\"

  他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无奈。

  \"《满城尽带黄金甲》聘请的好莱坞团队,单场景特效耗资千万,国内团队报价仅为海外1\/5,却连试一试的机会都没有。\"

  “更讽刺的是,《集结号》。”

  ”韩国团队用咱们中国研发的算法,完美完成了《太极旗飘扬》的爆炸场景,转手用同样的技术承接《集结号》,报价三倍。”

  “不是技术断层,是信任断层。”

  李扬看着聂华军,点了点头,想起后世了解到的情况。

  2008年的数据他看过。

  他记得这一年,国内电影特效市场规模4.3亿,其中87% 流向海外团队。

  在那条时间线上,这种情况还要持续很久。

  直到2015年《捉妖记》上映时,尽管影片的特效已经达到相当水准,制作方仍然要特意强调\"好莱坞特效团队\"来增加卖点。

  \"我明白你的感受。\"

  李扬抿了口啤酒。

  \"拍《南京照相馆》时,映艺提过,要找日本的调色团队,开价一天两万,去他吗的吧。\"

  聂华军听了,激动的一拍桌子。

  \"就是这样!国外团队拿的钱多,做的活少,还经常把最没技术含量的部分外包给国内团队,转手就是几倍的利润。\"

  李扬在心中暗叹,这种情况在未来的《长城》《金陵十三钗》等大制作中还会继续上演。

  国外特效公司对中国电影制作方漫天要价,一个简单的粒子特效都能报价上百万。

  关键是,往往质量还不尽人意。

  2012年那部《大闹天宫》,投资方宁愿花巨资请澳大利亚的团队,结果做出来的孙悟空被观众骂成'猩猩'。

  要是交给国内团队,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文化理解上的偏差?

  直到《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才真正打破了\"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固有认知。

  而李扬坚持要拍《流浪地球》,就是想缩短这个过程,让打破这个固有认知的时间来得更早一些。

  李扬听着聂华军的话语,他理解这种困境。

  在他的记忆中,即便是后来大获成功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制作初期也面临着投资方对特效团队的质疑。

  当时导演饺子不得不一遍遍向投资方解释,国内团队完全有能力完成这些特效。

  \"没有项目实践,就没法提升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上不去,就更接不到好项目。\"

  聂华军苦笑着,\"这是个死循环。\"

  \"华军,这个循环,我们今天就来打破它。\"

  李扬放下酒杯,目光坚定。

  聂华军愣住了,手中的酒杯悬在半空。

  \"钱,我可以出。\"李扬说。

  \"具体的实践项目,我可以带来。”

  “现在正在拍摄的《战狼》,就可以作为咱们公司的第一个项目。\"

  \"《战狼》?就是网上热议的那部军事大片?\"

  聂华军的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发抖。

  \"没错。不过今天来找你,还有另外一件事。\"

  李扬的表情变得严肃,\"我要你陪我去一趟非洲。\"

  \"非洲?\"聂华军更加困惑了。

  李扬的脑海中浮现出后世《战狼2》拍摄时遭遇的重重困难。

  在那条时间线上,剧组有些戏是在非洲实拍的。

  但因为非洲局势紧张,在拍摄的过程中出现不少意外事故,危及剧组人员生命安全。

  在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时,原定拍摄角马群奔腾的草原,但两次勘景遭遇武装冲突,当地向导被流弹击伤;

  在索韦托贫民窟,吴晋勘景时需要15名持枪保镖护送,被告知举摄像机超过3分钟会有AK伸出来;

  在奥卡万戈三角洲,摄影师在被黑蜘蛛咬伤导致半身麻痹,剧组被迫滞留17天。

  而且此时是2008年,非洲局势比2016年更紧张。

  已经知道会有安全危险,李扬可不想拿全剧组的生命为赌注。

  \"《战狼》中有些场景需要在非洲取景,\"李扬解释道,\"但现在非洲的安全形势复杂,让整个剧组去冒险太不明智。\"

  他注视着聂华军:\"我的想法是,我们两三个人先去实地考察,收集足够的影像资料。然后……\"

  \"然后在特效棚里还原非洲场景!\"聂华军立即接上话。

  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明白了!我们可以用虚拟制作技术,把实拍素材和cG场景无缝衔接!\"

  李扬欣慰地点头。

  这就是他看中聂华军的原因,敏锐的技术嗅觉和超前的创作思维。

  \"具体来说,\"聂华军已经开始在脑海中构建方案。

  \"我们可以先到选定的外景地拍摄全景素材,采集光照数据、材质信息,回来后用三维扫描和数字绘景技术重建场景......\"

  听着聂华军滔滔不绝地讲解技术方案,李扬知道,这个人选对了。

  在后世,正是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让聂华军带领团队攻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最难的特效镜头。

  \"不过这些都要等我们从非洲回来再说。\"

  李扬笑着打断他。

  \"现在,先好好享受这顿砂锅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