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布局电影帝国-《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2009年1月1日清晨。

  广州火车站人流如织。

  李扬一行人登上开往深圳的“和谐号”动车组。

  这是2008年新投入运营的列车。

  银白色车身在晨光中流线型疾驰。

  车厢内座椅整洁,时速一度提升至200公里。

  引得王紫逸好奇地贴着车窗欣赏沿途风景。

  吴晋翻阅着当日报纸,头条赫然是《战狼首周破3亿,创国产片新纪录》。

  而宋轶则默默整理着路演物料,眼底带着连日奔波的疲惫。

  列车抵达深圳站时,聂华军已等在出站口。

  他穿着格子衬衫,身后停着一辆深航巴士。

  这是深圳2009年初刚完成整合的公交系统之一,车身上印着“东部公交”的崭新标识。

  去酒店的路上,聂华军指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建筑群感慨。

  “深圳年轻人多,元旦档期影院全爆满。

  我昨天去海岸城影城二刷《战狼》,连第一排都坐满了人。”

  手提电脑上,显示着中影刚传来的数据。

  第六日全国排片率61.4%,较前日微增1.4%。

  李扬轻笑:“院线为了这1.4%怕是绞尽脑汁了。

  《非诚勿扰》排片被压到12%,《梅兰芳》只剩8%,再挤就要掀桌子了。”

  聂华军补充道。

  “听说有影院把动画片场次都换了《战狼》,家长投诉到管理局,经理直接退票道歉,但第二天照旧加场。”

  路演间隙。

  深圳深南大道旁的一家茶馆里。

  李扬将一份整理好的资料推到聂华军面前。

  窗外是2008年末深圳特有的景象。

  随处可见的建筑工地与崭新写字楼交织,诺基亚手机的广告牌下是骑着自行车的人群。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蓬勃发展的气息。

  “华军,我们得谈谈特效公司收购的事。”

  聂华军略显惊讶地抬起头。

  “收购?我们自己的特效团队不是已经初具规模了吗?”

  李扬端起咖啡杯,目光坚定。

  “《战狼》的成功只是开始。”

  “你比我更清楚,国内特效水平和好莱坞还有代差。”

  “我观察了四家海外公司,经济危机让它们出现了经营困难,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他翻开资料第一页:“《流浪地球》需要的是世界级的特效水准,我们得做好准备了。”

  聂华军仔细翻阅着文件,渐渐明白了李扬的深谋远虑。

  “我研究了这四家公司,”李扬指点着资料上的名单,“它们各有所长,正好弥补我们的技术短板。”

  他具体分析道,国内的电影特效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但整体技术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

  而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一些海外优质的特效公司出现了估值回调或经营困境。

  这为我们收购捡漏提供了难得的窗口期。

  “而且,《战狼》的票房表现你也看到了。

  ”李扬补充道,语气中带着十足的底气。

  “现在我们在资金方面,也算是有些资本了,能够支持这次战略性收购。”

  聂华军迅速领会了李扬的意图。

  “所以,也是为《流浪地球》做技术储备?”

  “没错。”

  李扬欣赏地点头。

  “就像K wave media收购Rabbit walk那样,我们通过收购快速获取核心技术。

  再结合我们对国内市场的理解,实现技术跨越。”

  李扬给出的名单涵盖了四家各具特色的公司。

  他要求聂华军从价格、技术能力、技术转化可行性、收购意愿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

  “第一家是新西兰的weta Fx,”李扬介绍道,该公司曾为《魔戒》等电影制作特效,“他们的流体模拟和生物生成系统是行业顶尖的。”

  不过他也提醒聂华军,这类老牌公司技术储备雄厚。

  但运营成本也高,需要仔细评估其现金流状况。

  “第二家是美国的digital domain。”

  李扬翻到下一页。

  “他们拥有奥斯卡级别的海水模拟专利,但因此前投资失利,现在正寻求资本注入。”

  他特别强调,这家公司的技术对《流浪地球》中的太空场景和特效制作至关重要。

  李扬没有告诉聂结军的是,他其实属意的正是这家。

  这家公司后世在国内叫做数字王国,从2008年开始,财务情况就很糟糕。

  最终于2010年,被国内的小马奔腾公司所收购。

  聂华军听完李扬的话,也立即指出了关键点。

  “这种拥有核心专利的公司,我们需要重点核查其专利的法律状态,确保没有潜在纠纷。”

  “第三家公司需要特别注意。”

  李扬的表情严肃起来。

  “他们号称拥有‘实时光线追踪’技术,但我怀疑可能盗用了其他公司的代码。你的尽职调查要格外仔细。”

  他要求聂华军重点评估这家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稳定性,以及是否存在知识产权风险。

  “最后一家,”李扬合上文件,“我们要重点评估其客户结构。

  如果过度依赖单一电影项目,收购风险会很大。”

  聂华军迅速进入状态。

  “我会从几个核心方面入手背调:专利的法律状态、核心技术团队的稳定性、客户应收账款质量。”

  “还要注意债务风险,”李扬补充道,“调查交易对方及其关联方的负债情况,评估其偿债能力,防范股份被轮候冻结的风险。”

  聂华军在脑中已经开始规划考察路线。

  “我明白了。我们不是去学习的,是去整合的。

  经济危机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必须把握住。”

  “记住,收购不只是买技术,更是买时间和人才。”

  李扬郑重地说,“这些公司拥有的项目经验,不是短期能追赶的。”

  聂华军收起资料,目光坚定:“我会尽快安排出差。不过,这么大的收购,资金方面……”

  李扬微微一笑,示意聂华军看刚收到的消息。

  第六天晚高峰黄金时间还没到,《战狼》票房已经来到3.7亿了,今天凌晨达到四亿不是梦想。

  “《战狼》的成功让我们有了说话的底气。”

  他平静地说,“更重要的是,国内电影市场正在爆发,未来对高端特效的需求会呈指数级增长。

  我们不仅要服务自己的项目,还要成为行业的水电煤。”

  聂华军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这次收购不仅关乎青锋影业的未来,更关乎李总心心念念的电影工业能否站稳脚跟。

  “我明白了,”他站起身,将资料小心地放进公文包,“我会在一周内给你初步的评估报告。”

  李扬望向窗外华强北电子市场的霓虹灯牌,目光深邃。

  “华军,记住我们不是在简单地收购几家公司,而是在搭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桥梁。

  《流浪地球》需要这些技术,中国电影的未来更需要。”

  聂华军郑重地点头,转身汇入深圳街头的人群。

  他明白,这不仅是一次商业收购,更是中国电影工业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而李扬,正如往常一样,已经看到了三步之后的棋局。

  聂华军离开后,李扬独自在咖啡馆坐了很久。

  窗外,深圳的夜幕缓缓降临,这座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如同他正在布局的电影帝国的未来,即将绽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