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火速租房-《回城不让进家门,我带爹妈成首富》

  程树说:“不管怎么样,这个月得要租吧?不说供销社这单,今天排队的把明天烧鸡都快订空了。三婶家厨房就那么大,根本没办法做太多。租一个,哪怕十块租金,咱们也能赚回来。”

  程永昌没说话,他觉得程树现在太飘。

  租房子钱是足够,可是置办一套厨房家伙事儿得多少钱?光是煮卤水的大铁锅,不得七八块一只?还有灶台炉火,弄出来不得大几十块?

  烧鸡万一就这两天卖的好,过几天没人买了怎么办?

  程永昌没给程树泼冷水,只说明天去火车站附近看看。

  他先去青州啤酒厂见了姚丽,和她敲定细节,收下了厂里给的定金,才赶往火车站。

  谁知道摊子上已经没货了。

  不只是烧鸡,酒鬼花生也销售一空。

  吴母红光满面,见人来头也不抬:“不好意思,咱东西今天都订出去了。您要是要烧鸡,恐怕得到后天……”

  话还没说完, 吴母就笑起来:“她二哥呀,你怎么过来了?李芸在家里呢。要不咱一块回去暖和暖和。”

  程永昌不可置信问:“烧鸡都卖完了?这才多久工夫啊?“

  “昨天就订出去了。也出你家程树给出的主意。别说今早的,明天的也都订出去了。”吴母喜气洋洋。

  要不是程树提醒,她还真没转过这个弯。

  过去几十年,大家都习惯去供销社买东西。

  好东西要排队,也是多少年培养出的习惯。

  吴母一开始也不觉得让顾客排队有什么不好。

  但装在口袋里钱是实打实的,她现在是给自己做事儿,不能把客人往外推。

  “就是咱厨房不够大,实在是供应不上。”

  想到有几个临上火车的客人要买烧鸡,自己这边却没有货。真是可惜。

  这些顾客不似本地顾客,肯定不能等几天再来。

  程永昌没说话。

  就站在一旁看着。

  虽说没了货,但吴母也没有回去,而是边跺脚边站在摊子旁。

  有客人来,就告诉顾客什么时候有货,写条子,交订钱。

  短短半小时,就订出去了二十只。

  真红火啊。

  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红火。

  难怪程树火急火燎要租房子。

  他心一横,问吴母:“吴阿姨,我跟李芸商量了下,想租个房子当厨房。您这边认识人多, 有没有合适的?”

  “租房子?哎呦,这真是个好主意。我……我现在走不开,你等着。”吴母在一个小摊子上叫来个男人。

  “这是周胜,他嫂子在我们这边居委会工作。你让他带你去问,居委会保管知道。周胜,你帮着我们家找个房子,等烧鸡做好,我给你留两只啊。”

  周胜一听,两只烧鸡呢,当即笑眯眯的应下:“多大点儿事啊,吴阿姨客气。哥,我现在带你过去?”

  他们到了居委会,找到周胜嫂子。

  听程永昌说了来意,周胜嫂子面露难色:“租房啊,这一片可真不好租,你也知道知青回城,现在家家户户都缺房子。”

  程永昌说:“不能离火车站和制衣厂太远,最好是折中地段。”

  周胜嫂子:“建国路成不成?离两边都不算远。我之前在建国路那边街道办工作,有个孤寡老人,守着间屋子。她倒是想把屋子租出去,又不想租给拖家带口的,怕人家霸占房子欺负她。你们就光做厨房,也不住是不是?”

  “对对,不住人。”程永昌忙说。

  建国路那边虽说不是最佳位置,但确实不远。

  等到了地方,程永昌挺满意。

  房子临街,跟原来院子用红砖墙隔了出来。

  老太太自己住一间小屋,剩下一间二十多平的屋子空着,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个月五块钱。要用厨房院子的话,得加一块。”

  老太太说。

  价格有点高。

  不过这里位置真的好。

  程永昌说要跟自己家里人商量一下。又托人看了其他房子。

  要么太偏,要么屋子太旧,要么人家不乐意给他们做厨房,嫌烟火气。

  最后领着李芸和程树过来一瞧,就拍板了这里。

  “李奶奶,我家是做烧鸡的,少不得要在院子里处理这些。要是来不及,可能还得养两天。您这边介意吗?”

  李奶奶是个很安静的人,程树他们来看房子,她也不着急推销。直到问她,她才开口:“用院子就多加一块,你们干什么都行。”

  李芸说:“那我们这就来。”

  一时间置办不齐这么多东西,就先租用李奶奶家的厨房。

  又去拿了吴家的炉子铁锅,当即就忙碌起来。

  吴母和吴大嫂也帮着李芸送东西。

  吴母却遗憾没偷学到手艺。

  “你也整天看着李芸做烧鸡,怎么做出来的就不是那个味儿?”

  吴大嫂委屈。

  步骤她是看清楚了。可调料她不知道啊。

  李芸除了常见大料,还有个卤料包,里面都是粉状物,根本弄不清楚是什么调料。

  吴母观又气又恼,“她肯定是在家里做的,你就不知道?”她问吴金巧。

  吴金巧说:“我白天要上班呀。再说,就是弄清楚你就能做出来?”

  “烧鸡又没什么难度。”吴母说。

  但偏偏李芸将秘方捂得严实。

  吴金巧悄悄翻了个白眼。

  说得轻巧,花生配方人家没怎么保密吧?自己在家不是炸得太过就是太轻,自己人都不愿意吃。

  厨艺这东西是需要经年累月练习的,要真是随随便便做出来就一样好吃,岂不人人都开饭馆了?

  没有这个天赋就别瞎折腾。有这个想法,不如想着怎么将东西多卖出去。

  吴母遗憾归遗憾,能做出更多烧鸡来她也高兴。

  第二天,送来活鸡就多了一倍。之前每天差不多能做六十只,都需要李芸收拾一早上,现在看着几大只鸡笼,很是愁眉不展。

  程永昌和程棉程树都过来帮忙,程树看着已经起床给角落菜地浇水的李奶奶,走了过去。

  “奶奶,您在这一片熟,能不能帮我们问问,有没有愿意来家里帮忙的,一小时五毛工钱。”

  单位里计时临时工也差不多是五毛。

  这个价钱不低。

  李奶奶说:“你们要多少人?杀鸡的话,我就可以。”

  程树看向李芸。

  李芸说:“那就足够了。”

  李奶奶虽说年纪大,但走路说话都很利落,还有程永昌在一旁帮忙,应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