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外商?-《回城不让进家门,我带爹妈成首富》

  “妈,咱俩说啥借啊?您在我家里,要什么我不都给买了吗?怎么,我哥需要钱?”吴金巧睨着眼睛。

  吴母:“哎呦闺女,你哥你嫂子上班好好的,也不缺钱。我不就也想跟着买间小铺子吗?”

  吴母给她算了账:“还差一半的钱。”

  吴金巧哪里肯出。

  “差一半那就别买了。我买铺子是要做生意的,妈你要干什么?”

  “租出去呀,不是说租出去能收租金?”吴母觉得女儿真不近人情,自己当妈都开口了也不愿意帮一把:“那我预支工资行了吧?不是说好看孩子五十块的吗?我起码给你带到托儿所,三年工资你按月扣。也足够了吧?”

  吴母在家里就带孩子,洗衣裳。平时花销不用她出一分钱,还白得一分工资。

  吴母这样说,吴金巧舒服多了。

  她就怕吴母一张嘴让自己出钱,到时候不还钱她还能怎么办?

  既然她妈说要扣工资,那就从工资里扣。

  “但有事你得答应我,这铺子,落到你跟爸名下。”

  吴母还没想这事,被吴金巧点了出来还愣了一下。

  吴金巧冷笑:”我反正不惦记你跟爸的东西,你们东西自己捏紧才有好日子过。“

  提前把财产分出去,老了被嫌弃的可不要太多。

  吴金巧也算是为他们两个考虑。

  “你哥不是那样的人。”吴母嘀咕了一声,还是同意了吴金巧的提议。

  吴金巧让程永福拿来纸笔,让吴母写清楚了借款一千,还写了用工资抵扣。

  “既然买,就买个差不多点的,以后好租出去。”

  也算是她爸妈的养老钱了。

  吴母捏着钞票,喜滋滋的点头。

  店铺销售的前一天,肖似月就叫了大家过去。

  程树到了以后,也被眼前的场景惊了下。

  明天才销售呢,这都有十来人排着队了。

  肖似月自然稳坐第一的位置,招手让程树他们过去。

  “让这么多?”

  张姗姗也惊奇。

  “可不,这可是省城头一批卖给私人的房产呢。”

  有正式的房本的!

  以前哪怕是使用权,也基本都是单位拥有,私人是无法购买的。

  这些做生意的小商贩,热情高涨也正常。

  程永福也赶了过来,腋下夹着马扎和小被子。

  张智博和林红军也过来,决定各买一间。

  程树还看到了许多熟面孔,曾建国、刚开始摆摊认识的一些商贩,大家打着招呼,讨论着批发城以后的样子,都激动得不行。

  这时候已经十一月,晚上只有几度。

  大家冻得直打哆嗦。

  不知道谁找了干柴,点了个大火堆,没有一个人离开。

  都等着第二天开售,抢到个好位置。

  程树冻得哆哆嗦嗦,被程永昌劝回家。

  “爸给你挑,好位置就抢反正价格差不多。”

  这天寒地冻,小姑娘容易冻出毛病。

  程树还不乐意,被程永昌连哄带劝的才弄回家。

  隔天大早她就起来,叼着包子就朝那边赶。

  商贸城总共有三层,但占地巨大,沿街的整条位置都规划进去。

  可惜限购,程树想买一层的愿望落空,只买了六间,还是用找了自家亲戚户口买的。

  等回头办证后再想办法换到她名下。

  大厅外都是攒动的人头,连来办理的工作人员都被大家的热情吓到。

  只是规划好没建成的批发城商铺,两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

  又过一周, 郑宗裕和原野,从隔壁省考察回来。

  他们多在隔壁省耽误了几天,安省这边忐忑极了,生怕到手的外商投资别人去。

  这一回来,蓝天大酒店门庭若市。

  龚长春也听说了外商回来,催着让程永昌去联系。

  程永昌回来跟程树商量。

  程树给郑宗裕那边去了电话。

  郑宗裕很痛快答应了。

  “就周日吧,我这边刚好有个很好的项目,我先想和你见一面。”

  程树和郑宗裕交谈是很愉快的。

  可项目她没想过参与。

  人家是大港商,而自己只有小小的烧鸡厂。

  双方实力悬殊严重,有什么项目自己能参与?

  不管她怎么想,郑宗裕这个面子还是要给。

  两人约定了早上九点钟见面。

  海燕机械厂安排在十点钟。

  程永昌上班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龚长春。

  龚长春激动站起来,“很好很好,只要能跟对方搭上线就好。永昌,你做得很好。来,坐!”

  龚长春指着旁边沙发让程永昌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茶水。

  “多谢厂长。”程永昌急忙双手接过。

  “留你来呢,是想问问你的意见。”龚长春斟酌着措辞:“咱们厂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受到技术局限,箱机巨大,核心的技术都是进口。省里组建空调厂,就是希望咱们能够创立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

  海燕空调的核心技术,是进口外国。

  且这项技术在国外落后淘汰,在国内,空调技术还是空白一片。

  程永昌虽然不是机械学,可也清楚空调厂的情况。

  销售的还不错,可省里投资这么大,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希望空调技术能真正发展起来。

  郑宗裕背后的松芝集团,是国际空调巨头,掌握着最先进的空调技术。

  如果能搭上线,哪怕进步一点点,也是胜利。

  “郑先生是港商,又和你家闺女有生意往来,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龚长春实在心里没底。

  空调厂省里给了支持,实力毋庸置疑。

  可那是跟国内比,跟国际品牌没什么可比性。

  程永昌想了想,提到了藤本的例子。

  “……外商想在国内投资,一是看中国内市场,二来也是因为国内的人力物力价格低,成产的利润就有了。我们可在这方面跟对方谈。”

  龚长春低头思索着。

  两人聊到了中午,龚长春意犹未尽,拉着程永昌去食堂吃饭。

  “你是学经济的,到时候去见外商跟我一块。”

  迎面过来的林森一愣,急忙站住跟龚长春打招呼。

  “龚副厂长好。”

  龚长春看都没看他,点一点头,继续跟程永昌说话。

  林森脸色一沉,找到了厂办的李主任。

  “外商?你听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