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诱人的烧鸡-《回城不让进家门,我带爹妈成首富》

  经理眼睛又是一抽。

  哪有参加交流会,还自带食物的?

  急忙走到程树跟前,“这位女同志,我来帮您。”

  熟练拿起刀叉,将烧鸡分成若干小份儿,又一人递了一根叉子。

  他实在怕这两个乡巴佬,直接拿起烧鸡啃。

  程树不知道自己已经在经理心中化为野人,有人帮忙当然更好。

  等经理切完,她又撕开两袋递过去。

  经理:“……”

  来这里的除了外商,还有各省的大厂。

  觉得好吃,逢年过节定一些,就是几百几千的销量。

  程树这样想着,就将剩下几个盘子摆到餐台上。上面放着叉子,可以供众人品尝。

  经理略一犹豫。

  已经有人过去品尝。

  程树自己也吃起来。

  似乎没什么问题。

  烧鸡这种,外国人应该不会吃。

  经理又不是外贸部的,具体的事情他不负责。

  程树也是外贸部的,那个外贸部的工作牌,应该跟上面申报过了。

  虽说交流会只是让大家交流,但也没不让大家带着产品过来啊?

  程树这么做,方厂长很是惊讶。

  “还能这样?”他嘴里塞了块鸡腿肉,想着这个夹馒头肯定也好吃。

  “试试嘛,不行我再提回去。”

  程树解释。

  方厂长想着要不要给手下人打电话拿点厂里特产,想想又算了。

  程树这么做无所谓,她年纪小,别人看见了不会说什么。

  自己这要被人看见,老脸还要不要了?

  可惜没带秘书过来,秘书做这事就很合适。

  “嚼嚼嚼……你这烧鸡味道真不错……嚼嚼嚼……越吃越香。卤蛋味道也好吃,火车上带着,真是方便……”

  方厂长跟程树订了一批。

  程树乐得合不拢嘴。

  这生意不就成了?

  不过摆到餐台上,程树跟方厂长端着烧鸡到处走,让香味散得更远一些。

  方厂长知道程树心思,人家带他来交流会,他自然也得投桃报李。

  许多熟人被拉过来吃烧鸡。

  “老方,我过来是吃西餐的,吃什么烧鸡啊……嚼嚼嚼……也不是不行……再给我一块……”

  连外商都惊动了。

  尤其是一些华侨,本身是建国前后出去,依旧保留着中国胃,闻到香气也凑过来,吃得津津有味。

  烧鸡根本不够分。

  程树扒拉出自己的蛇皮口袋,里面还多着呢!

  经理眼疾手快,把蛇皮口袋扯过去遮住。“小程同志,我们来分,你放心!绝对每个餐台都摆上!”

  至于这个蛇皮口袋,就不要出现在外宾面前了。

  些许小事,程树也不会在意。

  跟在方厂长身后,听方厂长介绍着烧鸡厂的情况。

  方厂长已经了解了烧鸡厂的历史,他很会说话,着重介绍了上百年的卤水配方。

  将开业两年的烧鸡厂,硬是包装成了百年老店。

  连几个懂中文的华侨都想尝尝这新鲜烧鸡。

  其他外宾也从翻译那边听到烧鸡来源,很是感兴趣。

  程树在旁边适时补充些细节。

  别人还以为她是烧鸡厂的工作人员,方厂长才是烧鸡厂的领导。

  没办法,以貌取人是人类通病。

  她年纪小,如果说是烧鸡厂的厂长,大家难免会轻视。

  先介绍厂子情况,等有意向后,程树再表明身份,这样不至于将潜在客户吓走。

  “程树,你怎么会在这儿?”

  沈至美和她爱人钱益民走过来,都是满脸惊讶。

  钱益民是外贸公司的小领导,弄了张邀请函,带着老婆孩子过来,主要是吃大餐的。

  谁能想到在这里见到程树?

  “表姑,姑父,表妹。”程树跟三人打交道。

  沈至美只有一个女儿,还在上初中,好奇地看着程树。

  程树端起盛着烧鸡的托盘,“刚好我们安省有代表团过来,我就厚着脸皮蹭进来推销烧鸡了。姨夫,您认识领导多,也帮忙宣传下。”

  低头凑到钱益民身边小声说:“我们厂返一个点。”

  钱益民又好气又好笑。

  老婆跟他说程树做生意他还不信,这么个古灵精怪的闺女,现在他总算信了,生意都做到自己跟前了。

  惊讶归惊讶,亲戚的忙自然要帮,不过举手之劳。

  程树烧鸡原本就很受欢迎,钱益民也帮助推销。

  程树嘴皮子不停,将自家烧鸡夸上天。

  钱益民只是帮忙牵线,程树就能跟对方聊得起劲儿。

  “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让你跟我同事打个招呼都费劲!”钱益民对着女儿叹气。

  小表妹:“我就是来吃蛋糕,怎么又被比较了?”

  她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继续低头猛吃。

  至于烧鸡也很香……但小蛋糕更难得呀?

  没多久,程树小本本上就记了一串联系方式,都是要订购烧鸡的。

  再过一个月就是中秋节,福利刚好也该买起来。

  “请问我可以品尝下吗?”

  一个小个子青年走过来。

  程树眼睛一亮。

  这不就是刚才跟藤本先生说话的人之一吗?

  普通话稍微带点口音,应该是樱花国那边的翻译。

  “可以可以。”程树忙将托盘整个递过去。

  想找方厂长,他人不知道去了哪里。

  真是……

  程树笑着跟在翻译身后,跟他介绍着烧鸡的做法。

  程树年纪小,笑容甜美,声音清脆悦耳,可比那群老大叔说话讨喜。

  藤本先生仍是不苟言笑,但也没有拒绝程树的开口。

  等烧鸡入口,藤本先生点点头,表示不错。

  “藤本先生,听说您有意向出售方便面生产线?”

  翻译将程树的话翻过去,对方微微惊讶。

  “不,我想你理解错了。我们是想要投资国内的食品公司,实现双方共赢。”

  藤本一口普通话,比翻译还标准。

  程树有些差异。

  “您是华侨?”

  “不不,我小时候在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

  程树明白了。

  对方是看中国内这块市场。

  只是进口方便面进来,成本巨大,不如在当地投资建厂。

  藤本先生对华东厂不感兴趣,他更看好的是海市这边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