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政府喉舌-《回城不让进家门,我带爹妈成首富》

  这个理由,倒是能说得过去。

  黎书记点了根烟,对黎宏伟说,“既然收了人家赔款,就不要太过分了。”

  “知道知道。”

  等黎宏伟走后,黎书记还是觉得不安。

  对妻子说:“我还是觉得不大安稳。这小子不会惹出祸事吧?”

  已经收了黎宏伟五千的妻子说:“他不靠谱,难道那些老公安也不靠谱?人家都说了,是那帮个体户过分。他们先动手,那就不占理。来白河县欺负你侄子,你不会让安岭县的一个县长给吓唬住了吧?”

  黎书记一晒:“他的手还伸不到这里。你怎么忽然帮黎宏伟说话了?”

  妻子看不惯老太太偏心,为了黎宏伟的事情,没少跟他吵架。

  “到底是你大哥的遗腹子,而且他最近也懂事了。”妻子满意的微笑。

  黎书记见他们的关系缓和,也觉得满意。

  ……

  程树大半夜才回到家里,李芸和程永昌得到消息,都震惊无言。

  李芸惊慌失措,见程树没有挨打痕迹才松口气,“那永福怎么办?”

  程永昌问清楚情况,让程树先休息:“我们学校有分到政法系统的,我明天去问问。”

  他们商量先不告诉程家二老,先找找关系。

  “袁县长说他明天来省城开会,去找老领导帮忙。”程树说。

  程永昌安慰程树:“明天我也去安岭县打点一下,你别着急。这事儿错不在你。”

  如果她早点判断出白河县危险,也就没有今天这回事了。

  她白天哭过,又在派出所关了半天,辫子都散开了,没精打采的。

  程永昌还从来没见过程树这样子。

  又免不了一番安慰。

  李芸也说:“咱们老实本分做生意,没偷没抢,怎么就成你的错了?要错也是那些贪污犯罪人的错!”

  “快点睡吧,你三叔他们还等着咱们去救呢。”

  程永昌推着程树去洗漱。

  他们两个也都去休息了。

  到底心里有事,谁也睡不安稳,隔天起床,三个大大的黑眼圈凑一块。

  程树虽没怎么睡,但又生龙活虎起来,三两口吃了鸡蛋喝了一碗粥,“真要没人管,我一路上访到京市!就不信他们真能一手遮天!”

  程永昌连连点头:“没错,咱们不怕他们。小树你去找你许叔叔打听,他是老公安,懂里面的门道。我去找我政法的同学。”

  两人兵分两路出发,袁海平也跟着妻子一块儿到了省城。

  “你先回家,跟爸妈说一声,我晚上再过去。”袁海平说。

  邵雅酝酿了一路,终于忍不住道:“我知道你想管这事,但……事情到底如何你始终都没有看见,如果领导没这个想法,你千万别牛脾气上来跟领导顶。”

  救程永福他们没错,可不能丢了自己的前途。

  袁海平脸色一变:“邵雅同志,你是要我明哲保身吗?别说程树同志帮过我忙,就是没有,一个安分守己的老百姓遇到冤屈,我都不能无动于衷。你也是党员,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

  说完,铁青着脸下车。

  袁海平的秘书和司机都在车上,都尴尬的手脚都不知道放哪儿。

  邵雅气得眼圈都红了,她是为了谁?

  会开到中午,袁海平出来就去找领导,得知领导临时出差。他打电话到了出差地点的招待所,得知领导一直在外考察。

  袁海平勉强压下心头焦躁,却吃不下午饭,想着亲自去白河县走一趟。

  对方虽然不会放人,但好歹不能再继续针对程永福他们。

  一出省政府大门,就看到邵雅沉着脸站在旁边。

  “上车。”邵雅说。

  袁海平低声说:“早上我话说重了,是我这几天心情不好。不过我暂时没时间看爸妈,你帮我跟他们解释一下……”

  “谁要你去我家,去见我大哥。不是要解决程树的事儿吗?”

  邵雅打断他。

  袁海平心中一动。

  大舅哥邵军是省里有名的记者,好几篇报道获国家级奖项,走南闯北,见多识广。

  要是这事儿登在报纸上,舆论压力逼迫,黎书记也得掂量掂量。

  袁海平赶紧追了上去。

  “邵雅……”

  “我现在不想听你说话。”

  袁海平讪讪闭了嘴。

  到了省报,见到邵雅的大哥邵军。

  两兄妹长得虽像,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类人。

  邵雅打扮得体优雅,邵军却是一件衣服穿一冬,对自己外形压根不在乎。

  听完妹夫的话,邵军淡淡一笑:“这个案子我报不了。”

  袁海平失声:“大哥,你不是最嫉恶如仇的吗?”

  邵军说道:“我一没有实地调查,二没有具体证据。你说那个叫黎宏伟的威胁程树,要她给厂子。除了程树自己,还有谁听见了?有什么证据吗?退一万步讲,我现在去调查,写文章,等排期,只怕那些人早判刑了。”

  “最重要的是,报纸的威力没你想得那么大。这些人带着猎枪是不是事实?拿枪指人是不是事实?打人是不是事实?真要把事情闹大,他白河县书记不得拼命把这案子钉死?难道把把柄送到你手里?”

  袁海平愣在原地。

  邵军低声说:“你就是乱了方寸,再好好想想,你到底该怎么做?”

  妹夫能力是有的,就是当了太多年秘书,好些习惯改不了。

  当秘书时候,只需要服务好领导,有什么事情领导会解决。

  等自己做事,又不一样了。

  袁海平深吸口气。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报纸、舆论,究竟该怎么利用?

  过了一会儿,袁海平才说:“今早我们开会内容,都是围绕私人经济的尺度问题。有些领导觉得步子迈得大,还有些觉得现在太保守。烧鸡厂,可是省城第一家申请下来的私人工厂,报纸是不是可以宣传?”

  邵军大笑:“你脑子终于回来了。”

  省报是什么,是政府喉舌!

  烧鸡厂成为私人经济代表,那时候别说白河县一个小小县委书记,就算是市里省里的领导,想要动一动也得想想后果。

  “我现在去采访,今晚就能写成稿子。但是能不能明天见报,就得你来协调了。”

  明天的稿件早送上去,如果要改,只怕得连夜排班印刷。

  邵军可没这么大的面子,省报的领导不得活吞了他。

  “这事儿我去跟领导说。”袁海平深吸口气。

  自己领导就是激进派的代表,想必不会反对用这件事来作宣传。

  “我立刻打电话给程树,让她准备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