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嚣张-《回城不让进家门,我带爹妈成首富》

  红袖章写过香烟,眼睛朝烟盒一扫,“呦,没见过这个牌子的。”

  “是广府那边的烟,您试试。”程永福笑着说。

  青年往兜里一装,“我们这么多同事呢。”

  “明白,明白。”程永福在心里暗骂,小跑到驾驶室,从里面又拿出三包出来。

  “这两包是给您二位,剩下的给兄弟们分一分。”

  青年这才说:“摊位费十块。自己找空地方停。”

  程永福倒抽一口凉气。

  省城火车站,一个月才要十块。

  其他地方,一个月两三块顶天了。

  “两位大哥,我们就来两天,过两天就回去了。您看……”

  青年哼一声:“这么大的铁疙瘩,不占地方?你们一个摊子顶人家好几了吧?我没多收你就不错。管你停几天,就得交钱,不交钱赶紧滚。”

  程永福真后悔送了好烟,犹豫片刻,掏出十块递过去。

  青年往兜里一揣,转身就走。

  程永福拦住他:“同志,给开张票吧?”

  青年的眼睛几乎没正眼看过他,“你一个体户,要什么票?”

  程树在旁边听着,这时候跳下车,拿出两位司机师傅他们的驾驶证和工作证。

  “同志,我们不是个体户,是缝纫机厂的。我们缝纫机厂最近要合并省轻工机械厂,就把运输队调过来帮供销社的同志卖货。”

  “供销社?咱们县没有供销社?”

  “您不知道,现在省城鼓励大力发展经济。我们是试行下乡活动,不止要在县城卖,还要去乡镇集市给农民同志送温暖。您给开张票吧,不然我们回去不好报账。这有两袋花生,给您尝尝。”

  程树张嘴就来。

  平时她比较关注这方面的报纸,知道现在国家着重经济政策。

  她们安省也正在推行什么改革,总之胡说就对了。

  青年显然没什么文化,被程树的嘴忽悠得一愣一愣。

  对方有大货车,还有工作证,真不是什么个体户。

  青年有了顾虑,扫了程永福一眼,“不早说,国营厂的两块。”

  找了钱,又丢过来一张收据。

  什么国营厂两块。

  原本就是两块吧!

  看他们外地的,还是个体户,才宰人么?

  程树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情况。

  不说省城好几个市场都很规范,最多就是收一包烟,平常照顾点。

  前两天安岭县连钱都没收。

  没这样公然贪污索贿的。

  “还是有名的富县呢,就这管理水平?”程永福嘀咕。

  那青年过会儿又来,说是花生下酒,让给再拿两袋,还让程树抹零。

  最后才说:“你们外地的,我多说一句,在我们县别当刺头,卖完早点走,少出风头。”

  莫名其妙丢下一句话,程永福还想凑过去套近乎,那青年也不肯多说。

  程永福问程树什么意思。

  程树自然也不清楚。

  “管他呢,咱们也没跟别人起冲突,卖完就赶紧走吧。”

  ……

  安岭县这边,张智博和林红军也卖得挺顺利。

  刚开始他俩吆喝还磕巴,熟悉以后也就放开嗓子。

  别的不说,大货车在市场最醒目的地方,顾客一入市场就能看见,效果比什么广告牌都强。

  袁海平到了市场,也一眼就看见妻子说的大货车。

  他把自行车停到市场外,走到货车旁打量。

  没有嘴皮子利索的小姑娘,只有两个不怎么能说的少年,被几个大妈拽着衣服,死活要他们便宜点。

  两个少年被大妈们磨得生无可恋,就死咬着价格。

  另两个壮汉帮忙呵斥,说不买就算了。

  几个大妈装作要走,车上人也不挽留。

  生意太火爆,大妈们刚一放下羊毛衫,就被其他拿去。

  大妈们眼疾手快,抢回衣服,跟其他顾客大吵一架。

  趁着空隙,袁海平叫下来一个少年,“我是邵雅的丈夫,有些事情想问问你。”

  邵雅张智博知道啊,就是昨天买了快两千东西的大客户嘛。

  连忙笑道:“您问您问,不过要是衣服的话,今天老板没在,我也不是特别懂。”

  张智博打量袁海平一番。

  袁海平穿着最普通的蓝色中山装,袖口和领口都洗得发白,实在和打扮时髦的邵雅不登对,不像两口子。

  不过袁海平相貌堂堂,有股子说不出的气质,倒不像一般人。

  他知道邵雅送货地址是县政府,面前这人估计不简单。

  “你多大了?听说还在上学?过来卖货,耽误学习吗?”袁海平问。

  张智博一愣,老老实实回答:“16,现在高一,课程还不紧张。”

  “在哪儿上学?”

  “省七中。”

  “重点中学啊……”

  闲聊几句,袁海平才入了正题:“怎么今天就你们几个,我听我爱人说有个烧鸡厂的小老板。没见她过来?”

  “你说是程树,她是我同学。”张智博讲了程树今天去了白河县,“您到底有什么事儿?等回去我转告她。”

  “这样啊,那太可惜了。我呢在县政府当秘书,最近县里有关县各国营企业出现产品滞销。我听我爱人说起你们到处跑的经历,很感兴趣,想跟你们多聊聊。”

  张智博挠头,“那你真要找程树了,我就是凑数的,这些点子都是她想的。司机是她联系,地点也是她选的。那些羊毛衫,都是她跑到广府进的,你问我,还真没有特别想法。”

  张智博就重点讲了他知道的经过。

  也让袁海平大为震撼。

  尤其听到程家几个女人跑到广府,连快六十岁的老太太都干劲十足。

  再想想国营厂这些人,从上到下,就会伸手要拨款,转转脑子都觉得累。

  更何况县里也要响应省里号召,大力发展私人经济,这些都是需要取经的地方。

  想了想,袁海平留下自己办公室的电话给张智博。

  “要是程树同学方便,请她给我回个电话。”

  “没问题。”张智博等袁海平离开,才又爬上货车。

  ……

  白河县富庶省城都知道。

  这边的顾客也确实给力。

  她们今天过来拿了三百件毛衣和四百只烧鸡,没一会儿功夫就卖完。

  礼盒是最先卖光的,还有客人跟她们预定。

  才十点出头,东西就快卖完,还剩几袋烧鸡就可以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