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许维钧:我,成了你的怨种监工!-《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

  搞定了苏院士和郭院士,张勤的“广撒网,多捞鱼”计划,正式拉开序幕。

  日子重新回到三点一线。

  教室、实验室、宿舍。

  时间进入一月。

  北工大的校园,一天比一天空。

  期末考完,学生们提着大包小包涌向校门,箱子滚轮的咔哒声混着笑闹声,响彻一路。

  只有一栋楼例外。

  “栋梁班”的教室依旧灯火通明。

  “1984年1月25号放假,2月20号开学。”

  吴校长的死命令。

  李昂看着窗外最后一个拖着行李箱的身影消失,发出一声长嚎。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假期只有二十几天!”

  “别嚎了。”赵亚男头也不抬,翻过一页书,“有假放就不错了。”

  “我感觉我的脑浆已经熬成粥了。”

  李向阳揉着眼睛:“我感觉我的脑子已经被蒸发了。”

  这段时间,他们过得不是人的日子。

  上午是《理论力学》,下午是《数据结构》,晚上还有《航空发动机原理》。

  每一门课都是天书。

  就连张勤,都觉得有些吃不消。

  她面前摊着三本书,笔记本上画满了架构图和公式。

  “叮铃铃——”

  校长办公室转来的电话又响了。

  全班齐刷刷地看向张勤。

  这两个月,这电话就没停过。

  张勤揉着太阳穴,走过去接起电话。

  “喂,您好。”

  “我的小财神爷!总算找着你了!”

  是陈新中标志性的大嗓门。

  “好消息!‘天工科技城’所有手续都办妥了!地也开始平了!我跟老许天天在工地上盯着呢!”

  “辛苦了,陈总。”张勤笑了笑。

  “不辛苦!就是老许他……”

  话没说完,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咆哮。

  “陈新中!电话给我!”

  电话被一把抢了过去。

  “张勤!”

  许维钧的声音像是要喷出火来。

  “你还知道有我这个人?!还知道有‘天工科技城’这个项目?!”

  张勤默默把听筒拿远了一点。

  “许工,我听着呢。”

  “你听着?!”许维钧的声音拔高了八度,“我告诉你!我!许维钧!国内顶尖的设计师!我现在在干什么?!”

  “我他妈天天穿着雨鞋在泥地里跟施工队吵架!”

  “昨天为了电缆走明线还是暗线,差点跟电力局的人打起来!”

  “你知道深市的冬天有多湿冷吗?我的风湿都要犯了!”

  “你倒好!在北方的暖气房里舒舒服服!把我们当长工了?!”

  “我一个搞艺术的!现在活成了一个监工!一个怨妇!”

  “项目是你的!钱是你的!最后出名的也是你!我图什么啊我!”

  李昂他们死死捂住嘴,肩膀抖得像筛糠。

  这两个月,许维钧的“问候”电话,每周至少一次。

  大家已经从震惊,变成了期待。

  张勤等那边的咆哮稍微停顿了一下。

  “许工。”

  “干嘛!”

  “等科技城建好了,中心湖旁边,风景最好的那栋独栋别墅,留给您。”

  电话那头,咆哮声戛然而止。

  足足安静了五秒。

  “……独栋别墅?”许维钧的声音弱了下来,带着不确定。

  “对。”张勤说,“精装修,带花园,带车库,房产证直接写您的名字。”

  “……你说的!”

  “我说的。”张勤继续说,“您团队所有核心成员,每人一套一百五十平的大平层。项目所有奖金,我一分不要,全发给你们。”

  “咳……”许维钧清了清嗓子,“张总,你太客气了。我们是为国家做贡献,不是为了房子……”

  “应该的,能者多劳。”张勤嘴角勾了一下。

  “不辛苦,不辛苦。”许维钧的声音已经带上了愉悦,“那个……张总啊,关于科研中心大楼的外立面材料,我有点新想法……”

  两人又聊了十几分钟,许维钧心满意足地挂了电话。

  张勤放下听筒,呼出一口气。

  一栋别墅,安抚一个天才。

  值了。

  她一回头,全班都用一种看神仙的眼神看着她。

  李昂嘴巴张得老大。

  “老……老大……那可是别墅……你说送就送了?”

  “不然呢?”张勤问,“让他天天打电话来骂我?”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她拍了拍手。

  “好了,继续上课!”

  ————————————

  1984年1月25日。

  “栋梁班”终于迎来了迟到的假期。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疲惫,眼神里却全是光。

  收拾行李时,宿舍里一片哀嚎。

  每个人的箱子里,最满的不是衣服,而是一摞摞比砖头还厚的专业书。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

  老师们布置的“寒假作业”。

  “我感觉我不是回家过年,是回家闭关。”李向阳费力地合上行李箱。

  张勤的行李也不少。

  出发前,她给家里打了电话,说了车次和时间。

  火车东站。

  泡面、汗水、劣质烟草混杂的气味扑面而来。

  临近春节,车站里挤满了归心似箭的人,嘈杂得让人头疼。

  还好他们五个人一起,互相照应着,没被冲散。

  挤上卧铺车厢,找到铺位,五个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还是人多力量大。”冯春兰拍着胸口。

  张勤看着窗外匆匆而过的人流,忽然笑了。

  火车缓缓开动。

  两天一夜后,抵达h省省会。

  刚走出站口,张勤一眼就看见了在寒风里翘首以盼的父亲张建军。

  他旁边还站着一个男人,穿着厚棉袄,满脸憨笑。

  是三叔张建国。

  “爸!三叔!”张勤笑着挥手。

  “哎!勤勤!”

  张建军眼睛一亮,赶紧迎上来,一把抄过她手里的行李箱,手猛地一沉。

  他差点没拿稳,瞪着眼:“你这里面装的砖头?”

  三叔张建国也乐呵呵地凑过来:“勤勤回来啦!可把你爸妈盼坏了!”

  “向阳,你们也回来啦!走走走,叔的车就在外面!”

  张建国指了指不远处的停车场。

  一辆崭新的……拖拉机,停在那里。

  车斗上还铺着厚厚的棉被。

  李向阳几个人都看傻了。

  张建军老脸一红,瞪了弟弟一眼:“你开这玩意儿来干嘛!”

  “哥,这你就不懂了!”张建国得意地拍了拍车头,“新买的!马力足!这大雪天,小轿车容易打滑,咱这‘东方红’,稳当!”

  张勤看着那辆霸气的拖拉机,忍不住笑出了声。

  张建军把行李甩上车斗,又把几个孩子扶上去坐好。

  他自己最后跳上去,紧挨着女儿坐下,高大的身子正好挡住灌过来的风。

  拖拉机“突突突”地发动,迎着风,朝家的方向开去。

  张建军伸手,用粗糙的指腹搓了搓女儿冻得通红的鼻尖。

  “回家就好了。”他瓮声瓮气地说。

  “你妈和你三婶,从早上就开始忙活了,做你最爱吃的糖醋小排还有酸菜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