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张勤:别搞那些虚的,图纸拿来,开干!-《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

  那一声“张总工”把张勤喊得一愣,脑子一下子清醒了。

  她看着车下那个激动得不行的中年男人,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总工?

  什么总工?

  “快!快请张总工和专家们下车!”何绍伟搓着手,亲自过来拉车门。

  车上的“专家们”你看我,我看你。

  李向阳捅了捅旁边的李昂:“他……他叫咱们专家?”

  李昂咽了口唾沫,没说话,手心全是汗。

  这阵仗太吓人了。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几百上千号工人黑压压一片,火热地盯着他们这辆大巴车,跟看什么宝贝似的。

  “下车!”

  张勤定了定神,第一个走了下去。

  她刚露面,人群里就爆发出巨大的掌声!

  “欢迎张总工!”

  “欢迎北工大的专家们!”

  喊声震天。

  张勤身后的二十四个学生,一个个缩着脖子下了车,紧张地站成一排,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张总工!您辛苦了!辛苦了!”何绍伟几步冲上来,紧紧握住张勤的手,劲儿大得吓人。

  他抓着张勤的手上下摇,眼圈都红了。

  “四十天啊!我们……我们全厂近万人,就盼着今天!”

  张勤被他晃得头晕,好不容易才把手抽出来。

  她看了一眼周围这夸张的欢迎仪式,又看了看何绍伟身后那群同样别着大红花的厂领导,皱起了眉头。

  “何厂长。”

  “哎!张总工您吩咐!”

  “这些……都可以撤了。”张勤指了指那些横幅和锣鼓队,“时间宝贵,我们直接开始吧。”

  何绍伟愣住了。

  他准备了一肚子的欢迎词,准备了盛大的接风宴,结果……就这?

  “图纸呢?”张勤问。

  “啊?哦!在车上!在车上!”方胜利和丁玉老师反应过来,连忙指挥着几个同学,小心地将那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巨大图纸卷筒抬了下来。

  “会议室都准备好了!全省的冶金专家、工程专家,还有我们厂最好的技术员,都在等着您开会讲解……”何绍伟连忙引路。

  “不去会议室。”

  张勤直接打断他。

  “带我去现场。”

  她指了指远处那几根冒着烟的巨大烟囱。

  “就去你们准备建新炉的地方。”

  何绍伟又愣住了。

  不去开会?直接去现场?这不合规矩。

  “张总工,这……现场就是一片空地,有什么好看的……”

  “谁讲是空地?”张勤回头看了他一眼,“那里不是还有个旧的高炉吗?”

  何绍伟心里咯噔一下。

  那座二号高炉,是建厂时苏联专家援建的,用了三十多年,早就该淘汰了,因为一直没钱建新的,才勉强维持着。厂里的计划,是等新炉建好,再拆掉旧的。

  “张总工,您的意思是……”

  “拆了它。”

  张勤吐出三个字,轻飘飘的,却让所有人都炸了。

  “什么?!”

  何绍伟懵了,他身后的厂领导和技术员们也全都懵了。

  “拆……拆了?!”一个戴着安全帽的老工程师忍不住喊出声,“张总工!这可使不得啊!这二号炉虽然老了,但它还能用!新炉子八字还没一撇,万一……万一建不起来,这二号炉就是我们最后的生产保障啊!”

  “是啊!不能拆!这绝对不能拆!”

  “太冒险了!”

  反对声一片。

  这是他们最后的退路,怎么能说拆就拆?

  “没退路了。”

  张勤声音不大,但场子一下子就静了。

  她看着那个老工程师,看着在场所有疑虑重重的脸。

  “从我们签下那份保证书开始,你们就没退路了。”

  “从上面把这个项目定为‘火炬’开始,我也没退路了。”

  她走到那巨大的图纸卷筒前,亲手解开绳子。

  “哗啦——”

  几十张画满了精密线条和数据的图纸,在所有人面前展开。

  那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充满了工业美感的复杂结构。

  “我的设计,不是在空地上凭空建一座新炉。”

  “而是要利用旧高炉的地基、循环水系统、煤气管道和一部分承重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造和升级。”

  “这样,至少可以节省百分之四十的建造成本,和一半的施工时间。”

  张勤指着图纸上的一个核心区域。

  “我们没时间慢慢打地基,等水泥凝固。”

  “两个月。”

  “六十天。”

  “这座炉子,必须点火!”

  她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

  “所以,从今天起,你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忘了那条退路。”

  “然后,拿起锤子,把它砸得粉碎!”

  整个厂区门口,一点声音都没有。

  所有人都被这个小姑娘身上爆发出的气势给镇住了。

  这哪是个学生?

  这分明是个指挥官!

  何绍伟看着图纸,又看看张勤,满头是汗。

  他一咬牙,猛地一跺脚。

  “好!”

  他转身,对着身后那群已经傻掉的工程部长、车间主任们咆哮。

  “都愣着干什么?!”

  “没听到张总工的命令吗?!”

  “工程部!爆破组!马上到二号高炉集合!三十分钟内!我要看到爆破方案!”

  “拆!”

  这之后,整个d省第一钢铁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一声巨响,服役了三十多年的二号高炉,在定向爆破中轰然倒塌。

  那一刻,无数老工人站在远处,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那是他们的过去。

  而张勤,正戴着一顶不合头的大安全帽,站在废墟前,手里拿着一张图纸,对着身边的施工队长大喊。

  “清运!马上清运!按照图纸标记,A3区的地基结构必须完整保留!谁敢碰坏一根钢筋,我让他拿工资赔!”

  “栋梁”班的学生们,也全都换上了工装,被分派到各个岗位。

  李向阳跟着冶炼车间的主任,负责材料预处理。

  方月月和李昂,则被张勤按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对着一台刚运来的计算机,疯狂模拟计算各种极端工况下的数据。

  整个团队,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围绕着那片废墟,高速运转起来。

  但事情,远没有那么顺利。

  “报告张总工!主反应仓需要的高强度耐火砖,我们厂里库存不够!省建材厂那边也说没货!”

  “报告张总工!十三号节点需要一根特种合金的支撑梁,图纸上要求的那个型号,我们跑遍了整个d省都找不到!”

  “张总工!变电站的负荷不够!如果要按图纸上的功率运行,整个厂区西边的电都要停掉!”

  一个又一个难题,像雪片一样飞到张勤面前。

  何绍伟急得满嘴起泡。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足以让工程停摆好几天,甚至几个星期。

  然而,没等张勤开口,穿着一身戎装的石磊,推开了众人大步流星地走了下来。

  他身后,跟着一队同样穿着军装的后勤专家。

  “谁是何绍伟?”石磊的声音冷冰冰的。

  “我……我是……”何绍伟被吓了一跳。

  石磊看都没看他,直接从文件包里抽出一份文件,拍在他胸口。

  “这是总参、国家计委、冶金部联合下发的最高优先级协调令。”

  “从现在起,‘火炬’项目所需的一切物资、电力、运输,由军方接管协调。”

  他扫了一眼旁边那些急得团团转的工程师。

  “耐火砖是吧?一个小时后,从h省军工厂调拨的专列会到。支撑梁?已经从沈阳飞机制造厂的仓库里启运,今晚就到。电力?我已经让省电力局从主干线上单独给你们拉一条专线过来,明天通电!”

  石磊交代完,走到张勤面前。

  这个铁打的汉子,看着眼前这个满身灰尘、一脸疲惫的小姑娘,声音都放缓了。

  “丫头,你只需要做一件事。”

  “把炉子,给老子造出来。”

  “其他的,交给我。”

  时间飞快。

  转眼,一个月过去。

  新炉的雏形,已经拔地而起。

  在石磊这种不讲理的“军方协调”下,所有难题都迎刃而解。

  整个工程进度,比预想的还要快。

  这天傍晚,张勤刚从脚手架上爬下来,一个人影就火急火燎地冲了过来。

  是“华夏之光”的陈新中。

  他一把抓住张勤的胳膊,激动得满脸通红。

  “张顾问!我的好顾问!你可算出关了!”

  “陈叔?你怎么来了?”张勤有点意外。

  “分部!我们的分部!”陈新中兴奋地搓着手,“d省分公司!明天!明天就正式挂牌成立了!”

  “省里市里的大领导都要来!你这个最大的功臣,必须得到场啊!”

  张勤皱了皱眉,她不想离开工地。

  “我就不……”

  “必须去!”陈新中态度强硬,“这不光是公司的开业典礼,也是向全省,向全国展示我们实力的时候!更是为了给你们这个项目,再加一把火!”

  “放心,就半天!耽误不了你造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