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我不是来救你们,是来一起拼命的!-《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

  会议室的门关上了。

  走廊里安静下来。

  “栋梁”班的学生们被一个年轻干事领到隔壁的休息室。

  里面有沙发,有热水瓶,但没人坐,也没人喝水。

  二十五个人,都像木桩子一样站着。

  隔壁会议室的门板很厚,但还是有声音传过来。

  “疯了!你绝对是疯了!”

  “把全厂的安危,交给一群学生?!”

  “何绍伟!你这是在赌博!拿我们几万人的饭碗在赌!”

  “那你说怎么办?!等死吗?!银行的贷款下个月就到期了!你拿什么还?!”

  “报上去!继续找省里!”

  “找?找了多少次了!除了安慰的话,你拿到一分钱了吗?!”

  争吵声,拍桌子的声音,咆哮声,断断续续。

  李昂的脸色发白,手心里全是汗。

  方月月紧紧攥着拳头,指甲都快嵌进了肉里。

  他们第一次知道,自己提出的“课题研究”,是这么重的东西。

  这不是解一道题,不是做一次实验。

  这是几万人的生计,是一个共和国长子的存亡。

  只有张勤。

  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安安静静地看着窗外冒着黄烟的烟囱。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隔壁的争吵声,渐渐小了。

  最后,是无声的沉默。

  大概半小时后,休息室的门被推开。

  何绍伟站在门口,脸色难看,眼眶里全是血丝,目光扫过一张张紧张的脸,最后停在张勤身上。

  “张顾问,各位同学。”

  “请进来吧。我们……商量好了。”

  ————————

  还是那间会议室。

  气氛完全不同了。

  刚才,是怀疑、抗拒和审视;现在,只剩下认命般的安静。

  何绍伟站在主位上,他身后的厂领导们,一个个都像是被抽走了魂,却又强撑着坐着。

  “我们……干!”

  何绍伟看着张勤,一字一顿。

  “栋梁”班的学生们,心头一跳。

  成了!

  他们真的答应了!

  李向阳激动地站了起来,“何厂长,您放心!我们绝对……”

  “等等。”

  张勤抬手,打断了他。

  她站起身,平静地看着何绍伟,也看着在座的所有厂领导。

  “在开始之前,我需要一份书面文件。”

  “由何厂长您,以及在座的各位领导,共同签字。”

  “内容很简单,保证我们二十五名学生,在厂期间的全程安全。出了任何事,由你们个人,负全责。”

  话一出口,会议室的温度又降了下去。

  何绍伟的嘴角抽了一下。

  他知道,这是条件,也是那位王主任甩过来的锅。

  就在他准备开口时,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副厂长站了起来。

  他叫徐存福,主管生产。

  他没看张勤,而是看着何绍伟,声音嘶哑。

  “老何,让我来说几句吧。”

  何绍伟点了下头。

  徐存福转过身,面向张勤和她身后的二十四名学生。

  他深深吸了口气,然后,对着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所有学生都愣住了。

  “张顾问。”徐存福直起身,扶了扶眼镜,“你的大名,我听过。你在国贸会上的事,我也从报纸上看过。你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我们d省第一钢铁厂,建厂三十五年。辉煌过,给国家立过功。”

  “但是……”

  他的声音开始发抖。

  “现在,火烧眉毛了。”

  “我们厂,不算退休和后勤,光是一线注册职工,就有七千八百二十三人。”

  “七千八百二十三人啊!”

  他重复了一遍,眼眶瞬间就红了。

  “这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算上爹妈老婆孩子,就是几万人!几万张嘴,等着吃饭!”

  “厂里的情况,一天不如一天。钢卖不出去,工资发不出来。工人们心里都憋着火,但他们没闹,因为他们对这个厂有感情!他们的爹,他们的爷爷,就是在这个厂里干了一辈子!”

  “我们这些当领导的,没用!我们对不起他们!”

  “我们跑省里,跑部里,嘴皮子都磨破了,人家都说好,都说再研究研究。可我们等不起了!”

  “再等下去,这个厂,就真的要没了!”

  这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

  他摘下眼镜,用手背胡乱抹了把脸。

  “我们没办法了。”

  “所以,今天,我们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我们是想自救!我们是想找出一条活路来!”

  “这份保证书,我们签!”

  “就算最后失败了,我们这十几个老家伙,也能给全厂职工,一个交代!”

  “我们……尽力了!”

  话音落下。

  整个会议室,一片死寂。

  方月月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

  周国亮他们三个,眼圈通红,紧紧咬着嘴唇。

  他们手里的那本《安全守则》,那份申请书,原来这么重。

  那不是几页纸,那是几万人的希望。

  张勤沉默了很久,她看着眼前这些被逼到悬崖边上的长辈,心里也堵得慌。

  “徐副厂长,各位领导。”

  “我纠正一下。我不是来救你们的。”

  她的目光,扫过自己的同学,再看向对面的厂领导。

  “我是来,和你们一起,拼命的。”

  “华夏之光,下个月,就会在d省成立分公司。我们的除锈剂,我们的新材料,需要一个强大的生产基地。而你们,需要技术,需要订单,需要市场。”

  “我们不是谁救谁,我们是天作之合。”

  张勤的声音,清清楚楚。

  “我知道很难。”

  “但是,各位想一想!”

  “他们说我们一百年也造不出原子弹,我们把蘑菇云升起来了!”

  “他们以为我们是东亚病夫,想打就打,结果呢?1945年之后,我们打赢了每一场仗!”

  她往前站了一步,盯着何绍伟和徐存福通红的眼睛。

  “现在!”

  “不过是一点技术壁垒!不过是一堆生了锈的钢材!”

  “就把你们这群共和国长子的腰杆,给压弯了吗?!”

  “我不信!”

  “你们,还敢不敢,和我们再拼一次!”

  那些原本已经认命的厂领导们,慢慢地,一个一个地,抬起了头。

  他们的眼睛里,重新有了光。

  何绍伟看着张勤,看着这个小姑娘。

  “说得好!”

  他拿起桌上的空白保证书和一支笔。

  “我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