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抢银行都没这么赚!衣锦还乡惊动全省!-《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

  国贸会剩下的两天,h省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张勤坐在椅子上,面前摆着一个开口的军绿色帆布包,里面的外汇券快要溢出来了。

  短短两天,她已经是美金万元户!

  “小老师!您给看看,我们这云腿怎么包装?”一个头发花白的干部双手捧着火腿,眼神比朝圣还虔诚。

  张勤指点几句,那人如获至宝地跑了。

  她心里清楚,这些人看到的只是表象,真正的商业帝国需要系统性布局,不是靠几句忽悠就能成功的。

  张建军和林文兵被挤在外围,怀里抱着各种“供品”,整个人都麻了。

  “哥,我咋觉得咱俩不是来做生意的,是来当山大王收保护费的?”张建军眼神空洞。

  就在这片狂热的混乱中,周围突然安静了下来。

  张勤敏锐地察觉到气氛变化,抬头看去。

  人群自发地让开一条道路,一个穿着笔挺灰色中山装、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在两个保镖护卫下缓缓走来。

  这个男人身上有种说不出的威慑力,仿佛整个会场都在为他让路。

  张勤的心瞬间提起来。

  能让这么多人自觉让路,还带着保镖出入国贸会的人,绝对不是善茬!

  “张勤同学,你好。”男人主动伸出手,声音温和。

  张勤没有立刻握手,而是仔细打量着这个人。

  四十岁左右,保养极好,手上的手表一看就价值不菲,但没有暴发户的俗气,反而透着一种深藏不露的危险感。

  “我叫杜承海,在上海做点小生意。”

  做点小生意?张勤差点笑出声。

  这么装的话术,绝对是顶级大佬的标配!越是说得轻描淡写,背后的能量越恐怖。

  杜承海很自然地拉了把椅子,在张勤对面坐下。

  “我观察你两天了,从你卖苏绣到指导鹿茸销售,再到这堂品牌文化课。”

  张勤停下手里的动作,后背开始紧绷。

  这个杜承海,不简单!

  “张勤同学,你知道吗?你做的不仅仅是在卖货,你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我想跟你谈一笔合作。”

  杜承海身体前倾,一副真诚的样子看着张勤说道。

  “我名下有十三家工厂,涵盖服装、食品、工艺品、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在香港、新加坡、美国都有分公司。”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确保所有人都在听。

  “去年营业额,超过五千万美金。”

  “我去!”有人忍不住爆了粗口。

  五千万美金!这是什么神仙级别的大佬!

  张建军在外围听到这个数字,差点没站稳。这特么是什么阶层的碰撞啊!

  杜承海满意地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然后将目光锁定在张勤身上。

  “但是,我缺一样东西;一样你拥有的东西。”

  张勤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我缺一个能把石头点成金子的。我想邀请你,成为我的合伙人。”

  “我们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专门把华夏最好的产品包装成世界顶级奢侈品,卖向全球。”

  “我出资金,出工厂,出渠道,负责所有生产运营。”

  他缓缓伸出一根手指,缓缓说道:“你,只需要贡献你的创意和商业头脑。新公司,你占四成利润。”

  “四成?!他疯了吧!”

  “什么都不干,光动嘴就拿四成?这是什么神仙待遇!”

  整个展台瞬间议论了起来。

  张勤却异常冷静,甚至感到一丝恐惧。

  四成利润!

  这个杜承海要么是疯子,要么就是看得比所有人都远的商业天才。

  在商业世界里,最值钱的确实不是厂房机器,而是品牌、创意、商业模式。

  他看得太准了!

  但越是这样的条件,越让张勤警觉;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上海滩自古就是龙潭虎穴,这个杜承海表面温文尔雅,背后是什么来头?万一把自己吞得连骨头渣都不剩怎么办?

  更关键的是,她现在还太小,根本没有与这种级别商业巨鳄周旋的实力。

  一旦陷进去,很可能再也出不来了。

  她可是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人,不能在这里翻船!

  “杜老板,您的提议真的太有诱惑力了。”张勤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但眼神却在快速思考。

  “说不心动,那是假的。这条件绝绝子了!”

  杜承海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以为这小丫头要上钩了。

  “不过呢,我毕竟还是个学生,年龄这么小,这么大的事情我一个人可做不了主呀。”

  张勤开始发挥年龄优势,装起了乖巧。

  “我得回家跟我爸爸妈妈,还有外公外婆、大舅小舅、大姨小姨…全家开个家庭会议才能决定。”

  她一口气报出一长串亲戚,还特意强调:“您也知道,小孩子得听大人的话嘛。”

  杜承海被她这副人畜无害的样子逗笑了,这小丫头比他想象的还要狡猾。

  “好。”他也不逼迫,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制作精美的名片递过去。

  “我可以等,但希望不要太久。机会这种东西,错过了就没有了。”

  名片上的地址是上海外滩最繁华地段,职务写着“承海实业集团董事长”。

  张勤接过名片,心中更加确定:这个杜承海,绝对是重量级人物!

  但越是这样,她越不能冲动。商场如战场,一步走错就是万劫不复。

  国贸会终于结束,回程的火车站比春运还热闹。各地代表围着张勤依依不舍,就像送亲人。

  “小勤老师!路上慢点!”

  “张大师!啥时候再来指导啊!”

  火车开动时,还有人在窗外挥手。

  车厢终于安静了,三个人看着堆积如山的礼品,面面相觑。

  过了好一会儿,张建军才开口,“闺女……我咋感觉,咱们这次不是去参加啥国贸会……”

  “咱们是去当山大王,收保护费的?”

  林文兵也回过神,看着那堆价值不菲的礼品。

  “建军,你说……咱们这是发财了?”

  张勤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她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

  火车到h省省城时,张勤直接被震住了。

  整个站台,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正前方,一条大红横幅高高拉起。

  烫金大字:“热烈欢迎国贸会财神张勤同志凯旋归来!”

  省里一群领导,以省长为首,站在红毯尽头。

  旁边是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

  闪光灯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胡干事站在最前面,挺着肚子。

  脸上的骄傲快藏不住了。

  周省长快步走上来,热情地伸出双手。

  “张勤同志!欢迎回家!”

  他声音洪亮:“你可是咱们h省的大功臣!为咱们省争了大光!”

  闪光灯更密了。

  张勤在万众瞩目中,突然想起杜承海临别时的话。

  “机会这种东西,错过了就没有了。”

  也许,该考虑更大的舞台了。

  表彰会结束第二天,省里的领导刘振华敲响了张勤家的门。

  “小勤,省里有个重要会议,希望你能参加。”刘振华表情很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