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灾情初现-《李安寻仙传》

  自从走上修仙的道路之后,李安早已多年没有再骑过马这种动物了。眼见柳七七这宝马奔跑起来四蹄生风迅捷异常,李安心下也颇为欣喜,此马虽然达不到一级妖兽的实力,但是亦相差不远了。

  后面的几名黑衣大汉眼见李安越跑越远,将几人远远的甩在后面,忙出声呼喊道:“仙师大人慢些,离太远了恐怕公主有难不能及时救助。”

  李安这才放慢了红马的脚步,让后面跟的人慢慢追了上来,几人的马匹如何能跟李安的相比,此时早已累得气喘吁吁。

  李安皱眉看为首的黑衣汉子道:“出门在外,行事要懂得低调,不要动不动就呼喊公主之称,就算没有事,也被你们喊出事来了。”

  黑衣汉子满脸委屈道:“是公主要求奴才如此喊法的,奴才怎敢不从?”

  李安道:“以后你们都听我的,不要再喊公主了,就喊‘七小姐’如何?”

  黑衣汉子睁大双目结结巴巴的道:“七,,七小姐?”

  李安颇为自己灵机一动感觉自豪,道:“没错,以后就喊她七小姐,听到了吗?再若是让我听到公主二字,先把你们每人抽上一百鞭子。”

  黑衣汉子面上顿时露出为难之色,不知该听李安的,还是继续用原来的称呼,正在此时,轿中传来一个娇弱的女子声道:“你们以后就听李仙师的吩咐吧,他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

  黑衣汉子这才对着轿子拱手喊道:“奴才遵命。”

  李安看得不由有些惊叹,这些奴才还真是听主人的话,比他这个仙师的地位都重。

  后面的行程李安便没有会力驱使马匹,只以普通速度跟着使团慢慢走着,偶尔凑到轿子前面想跟林诗颜调笑两句,林诗颜却理也不理李安,只顾跟柳七七温言款语说个不停。

  李安觉得心头无比失落,仿佛成了一个被人抛弃的怨妇一般。

  好在这样的情形没有持续多久,小狐便驾着云飞了过来,落到李安的红色马背上,看到李安一脸郁闷的表情嘻嘻笑道:“李大哥这是怎么了,这是被人甩了吗?”这小狐被李安安排着救助贫苦百姓的差事,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完了。

  李安叹一声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小狐掩嘴轻笑道:“当初别人主动找李大哥时,李大哥还嫌弃不要,如今怎么反成了怨妇了?”

  李安哼一声道:“此一时彼一时也,你这小丫头能懂什么?”

  小狐嘻嘻笑道:“我怎么不懂,李大哥是思春了,不如我放两个女仆来侍候一下你如何?”

  李安瞪了小狐一眼道:“没正形,随意感慨一句你就认真了,你李大哥我是那种人吗?”

  小狐点头道:“你是!”

  李安无奈的翻了一个白眼,不再理会小狐了。

  转眼之间,特使团已经沿着官道行了一个时辰时间,只是越往前走,李安就越露出不安的神色来。

  抬眼看处,只见道路两旁的树木已经由之前的绿色变成了现在的黄色,两边的农田上种植的禾苗也干枯得如一株株枯草,黄色的土地皲裂出一道道手臂粗细的裂痕,仿佛已经很久没有雨水的滋润了一般。

  李安皱眉问为首的黑衣汉子道:“铁山,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不是前往矩州府的方向吗?怎么反而越走越荒凉了?”

  黑衣汉子从怀中摸出一卷绢布来,两手展开细看了一下,抬头对李安道:“李仙师,我们走的路没有错,不过离矩州府还远,前面五百里倒是有一个名为临涪县的小县城,我们可以过去看看。”

  李安点头不语,继续骑马往前慢行着。

  越往前走,官道上已经有三三两两衣衫褴褛的难民拄着树枝慢慢走着,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七八岁的小童,被大人拉着慢慢往前走着,面色却个个腊黄腊黄的,仿佛多少天没有吃过东西了一般。

  李安忽然停住马匹,伸出右手口里喊一声:“停!”

  几名黑衣汉子忙勒住了缰绳,一脸不解的看着李安。

  李安翻身下马,走到道旁一名坐地歇息的白发老者面前,蹲下身问道:“老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么多人都在逃亡?”

  那老者有气无力的看了李安一眼,叹一声道:“不逃等着饿死吗?这里已经三年没有下过一滴雨了,河水也干了,庄稼也枯死了,不逃活不下去了。”

  李安面上露出惊容道:“这怎么可能?我们是从涪源城过来的,那边还是风调雨顺的,怎么只隔了几百里远,这里就是这等气候?”

  那老者嘴里哼哼了一声,似是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李安转身对身后几人道:“你们谁身上带的有干粮,拿过来一些给这老丈充饥。”

  为首黑衣汉子面带不解之色看着李安道:“仙师大人,我们只管赶我们的路,管这些贱民作甚,这一路这么多人,我们哪里管得过来?”

  李安冷冷的扫了黑衣汉子一眼,黑衣汉子顿觉如坠冰窖之中,从马鞍袋里摸出两个烧饼来递给李安,不敢再说话。

  李安接过烧饼递给白发老者道:“我这里有两张烧饼,老丈你先垫垫吧。”

  白发老者一见有吃的,双眼顿时一亮,接过来便猛的一口向烧饼咬去,不及嚼两下便想往下咽,却被噎的面色通红。

  李安忙伸手拍了拍老者后背,又取过一个水袋递给老者,道:“老丈你慢慢吃,不急。”

  那老者喝了一大口水,这才慢慢的跟李安说了起来。

  原来此地名为临涪县,因有一条名为涪水的小河穿县而过,所以得名。

  临涪县百姓皆以种田为生,虽然算不上富足,但也勉强可以果腹,但是三年之前不知何因竟然闹起干旱来,县官老爷又是找道士祈雨又是到龙王庙烧香,可是灾情就是无法解决,老百姓没有活路了只好逃往他乡,县官老爷喝止不住,如今的临涪县十停人中饿死了三停,逃走了三停,只剩不到一半人还守着故土不愿离开,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

  李安直听得皱起了两道眉毛,这大昌国官府可是供奉的有修仙者的,如此重大灾情若是地方官府上报朝廷的话,肯定会派仙师过来调查的,同时也会抽调粮食前来赈灾,断不至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李安又问道:“如此重灾,难道朝廷就没有运送粮食过来赈灾吗?”

  老者叹一声道:“运是运了,可是只运了几万斤粮食,受灾的百姓何止十几万,这一点粮食哪里够吃上几顿的?”

  李安面色变得愈加阴沉,如此重灾却轻飘飘的运来那么点粮食,确实不够分的。朝廷若是真的重视的话,断不至只运送了这么一点粮食,这中间肯定哪里出了问题。

  李安站起身来道:“多谢老丈告知,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你们这里的灾情很快就要过去了,你们到时候就不用流落他乡了。”

  老丈双目含泪道:“真的可以吗?老汉活了六十多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等连旱数年的情形。”

  李安给了老者一个安心的眼神道:“放心吧,肯定会好的。”

  说完李安转身上了马,沉着脸对几名黑衣汉子道:“加快速度,我们这就赶往临涪县城!”

  几名汉子闻言,一言不发的骑马跟在李安身后,似乎觉得眼前这位李大仙师的心情差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