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闽清县4-《我穿越在温州》

  娘寨的炊烟在晨光中渐渐舒展,坂山带着族人往金沙溪谷进发的脚步声渐行渐远,郑春娘正蹲在灶台边,看着女人们用焦黑的陶罐煮着糟菜粉干,橄榄的清涩混着米香漫过寨墙时,了望台的猎手突然发出一声急促的呼喊:“首领!西北方向有烟!”

  郑春娘猛地站起身,不顾胳膊上的伤口牵拉,快步登上了望台。顺着猎手手指的方向望去,遥远的三明天际线下,升起一柱灰黑色的浓烟,不像山林失火的明火浓烟那样翻滚,反倒像被什么东西压制着,笔直地向上攀升,在湛蓝的天空中凝成团块,久久不散。

  “那是……什么地方?”郑春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活了六十多年,走遍了闽清的山山水水,也听往来的盐商提过三明的地界——那里多深山密林,据说住着些习性迥异的部落,却从未见过这样奇特的烟柱。

  “像是在尤溪和沙县交界的方向,”身边的梅石沉声道,他去年曾跟着盐商去过一次三明边境换盐,“那里全是险峻的峡谷,平时连鸟都难飞过,怎么会突然起这么大的烟?”

  郑春娘没有说话,只是死死盯着那柱浓烟。她经历过土匪劫掠、部落火并,甚至见过山洪吞噬村庄,但这道来自西北的烟柱,却让她莫名感到一阵心悸——那烟里没有草木燃烧的焦糊味,反而隐隐透着一股陌生的、带着金属气息的味道,顺着风飘过来,淡得几乎察觉不到,却让她脊背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与此同时,三明地界的峡谷深处,一支队列整齐的队伍正踏着晨露前行。妫含骑在一头壮实的黑马上,一身深灰色的短装紧贴身体,腰间别着一把乌黑发亮的短铳,背后背着一杆长长的铁管武器,枪管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她的头发利落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眼神锐利如鹰,扫过身边的峡谷时,带着一种俯瞰众生的从容。

  “队长,前面就是闽清的地界了,”一个身材矫健的女兵策马来到妫含身边,她肩上扛着一挺沉重的机关枪,枪身擦得锃亮,“刚才的信号弹烟柱应该能让闽清的部落看到,要不要派先遣队去打探一下?”

  妫含微微颔首,声音清冷而坚定:“让侦查组带两架望远镜过去,重点查闽清联盟的核心部落,尤其是那个叫娘寨的地方。记住,不要暴露行踪,只需要摸清他们的布防、人口和武器情况。”

  “是!”女兵应声而去,很快,四个穿着迷彩短装的女兵消失在峡谷的拐角处,她们的脚步轻盈,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与闽清部落猎手的潜行方式截然不同。

  队伍继续前行,脚下的石子被马蹄踏得咯吱作响。妫含的目光落在身边的装备车上,车上堆满了木箱,里面装着步枪、子弹、炸药和压缩饼干。这些东西在闽清部落的人看来,都是闻所未闻的“神器”——他们用石斧劈砍的夯土墙,在炸药面前不堪一击;他们引以为傲的木弓竹箭,射程远不及步枪的十分之一;他们辛苦储存的橄榄、糟菜和粉干,在压缩饼干面前,不过是原始的口粮。

  “队长,上次截获的消息说,闽清联盟刚和一群土匪打完仗,损失不小,”另一个女兵递过来一张手绘的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娘寨的位置和周边部落的分布,“那个叫郑春娘的首领,据说很有威望,把十六个分散的部落拧成了一股绳,不过他们的武器大多是石斧、竹箭,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妫含接过地图,指尖划过娘寨的标记,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越是有凝聚力的部落,征服起来越有价值。我们要的不是毁灭,是建立新的秩序——让他们摆脱原始的劫掠和内耗,学会用现代的方式生存。”她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不过,在那之前,得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力量。”

  她抬手示意队伍停下,从背上取下那杆长长的步枪,瞄准远处一棵粗壮的古树。“砰”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峡谷的寂静,远处的树干瞬间炸开一个大洞,木屑飞溅,几片叶子悠悠落下。身边的女兵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脸上没有丝毫波澜,只有几个第一次跟随出征的新兵,眼里闪过一丝敬畏。

  妫含放下步枪,重新望向闽清的方向。那柱烟柱依旧在天际线徘徊,像一个无声的宣告。她知道,用不了多久,她和她的部队就会出现在娘寨的视野里,像一道惊雷,劈开闽清这片原始而动荡的土地。而那个叫郑春娘的老首领,和她守护的闽清三宝,以及那个刚刚经历过战火的娘寨,都将在这场“降维打击”中,迎来截然不同的命运。

  峡谷的风越来越大,吹起妫含的衣角,也吹散了那股淡淡的金属气息。而在千里之外的娘寨,郑春娘还在望着那柱浓烟出神,她不知道,这道来自西北的远雷,即将在她的土地上,掀起一场足以颠覆一切的风暴。她只是下意识地握紧了手里的石斧,仿佛这样就能抓住一丝安全感——却不知,她赖以生存的武器,在即将到来的力量面前,不过是孩童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