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湾的潮头带着咸腥的风撞在路桥的泥堤上时,金正用骨秤称着今天的收成。秤杆是成年男子的胫骨,被盐水泡得泛出蜡黄,秤砣是块嵌着三枚犬齿的颅骨——去年冬天,他从饿死的清的祖父身上敲下来的。
“一百二十三斤。”清蹲在旁边,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泥地里的蟹洞,声音像被潮水泡软的芦苇,“比昨天少了十七斤。”
金没说话,只是把骨秤往泥地上顿了顿,颅骨秤砣磕出沉闷的响。他知道少在哪里。昨夜涨潮时,他看见蓬带着三个后生往滩涂深处走,那些本该属于部落的花蛤,现在多半进了蓬的私窖。但他没去拦,蓬的腰间别着石斧,斧刃上还沾着上个月处理“逃奴”时的血垢,而他的石矛,木柄已经裂了道缝。
路南的茅草屋在此时冒起了烟。南是个女人,却比部落里多数男人都高,据说她出生时,她母亲把她裹在渔网里扔过三次,都被潮水又送了回来。现在她正站在屋前,用骨针把晒干的鱼皮缝成甲胄,目光扫过滩涂时,金下意识地把骨秤往身后藏了藏。
“金。”南的声音隔着风传过来,带着鱼皮的腥气,“北让你去一趟。”
金的手指猛地攥紧了骨秤杆,胫骨上的纹路硌得掌心生疼。北是路北的首领,也是整个路桥联盟的“共主”,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掌事的是南。去年秋天,联盟要选新的共主,北和螺争得最凶,最后是南把螺的儿子扔进了台州湾,螺才咬着牙认了北的位子。从那以后,路北的茅草屋前,每天都有南的人进进出出。
他跟着南往路北走时,看见横蹲在路边的老槐树下,正用石刀削着一根木杖。横是个瘸子,十年前被海寇砍伤了腿,从此就成了部落里的“先知”——谁也不知道他的预言准不准,但每次他说“潮要涨了”,第二天的潮水总会漫过泥堤。此刻横的目光落在金身上,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只有手里的石刀在木杖上刻下一道深痕,像道未愈合的伤口。
路北的茅草屋比别处都大,屋顶盖着整张的海兽皮,门口守着两个赤着上身的后生,胸口用炭画着波浪纹——那是南的标记。金刚迈进门,就看见北坐在兽皮垫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玉珏,而南站在他身后,指尖正轻轻划过北的脖颈,像在抚摸一件猎物。
“金清部落的收成,最近总在少。”北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冰碴子,“你说,是潮水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金的膝盖往下沉了沉,泥地的寒气透过兽皮裤渗进来。他知道北在问什么。上个月,滨海新的四十一个人里,有三个偷偷跑到了金清的滩涂,想跟着他们一起捕鱼,他没把人送回去——滨海新的滨和海,是联盟里最狠的角色,他们的部落里,女人和孩子都要拿着石斧守夜,那些跑过来的人,回去多半是死。
“是潮水。”金低着头,声音发颤,“最近潮退得晚,花蛤都藏得深。”
南突然笑了,声音像蛇吐信子。她走到金面前,弯腰捏住他的下巴,指甲陷进他的肉里:“金,你在骗北,还是在骗你自己?”她的指尖往旁边指了指,金顺着看过去,心脏猛地缩成一团——那三个从滨海新跑过来的人,此刻正被绑在屋角的柱子上,嘴被海草堵着,眼睛里满是恐惧,其中一个人的腿已经肿得像木桶,显然是被打断了。
“联盟的规矩,逃奴要还给主子。”南的声音越来越低,呼吸里的腥气喷在金的脸上,“你把他们藏起来,是想跟滨海新作对,还是想跟整个路桥联盟作对?”
金的牙齿开始打颤。他知道联盟的规矩——所谓规矩,就是北和南说的话。去年峰江的峰,因为多捕了半筐鱼,就被南让人打断了胳膊;新桥的新,因为没按时把贡品送过来,他的女儿就被送到了蓬的部落,再也没回来。他不敢想,如果自己承认了,金清的一千一百五十八个人,会落得什么下场。
“我……我这就把人送回去。”金的声音像破锣,“我再补上少的收成,用部落里的鱼干补。”
北终于抬起头,目光扫过金的脸,像在打量一件没用的旧物。他挥了挥手:“让他走。”然后又看向南,眼神里多了些别的东西,“滨海新的滨,明天会来。你去跟他说,人我们会还,但是金清要多交三成的收成,作为补偿。”
南笑着点头,手指又划过北的脖颈:“好啊。不过北,你说,金清的人,能拿出三成的收成吗?”
金没敢再听下去,他几乎是踉跄着跑出了茅草屋。屋外的风更冷了,他看见横还在槐树下,手里的木杖已经刻满了痕。横抬起头,看着他,终于说了句话:“潮要大了。”
金没懂,直到他回到金清的部落,看见清正站在滩涂边,望着远处的台州湾。清的脸色惨白,手指指向海面:“金,你看。”
金顺着看过去,只见远处的海面上,涌起了一道黑色的浪——不是潮水,是船。无数艘木船,船头插着红色的旗帜,正朝着路桥的方向驶来。他突然想起横的话,想起南指甲里的血腥味,想起北手里的玉珏——那玉珏,他好像在去年被杀死的海寇首领身上见过。
风突然变大了,把清的声音吹得七零八落:“是……是海寇吗?”
金没回答。他握紧了手里的骨秤,胫骨秤杆在掌心硌出了血。他知道,不管来的是谁,路桥联盟的浊浪,终于要漫过堤了。而他们这些在泥地里挣扎的人,要么被浪卷走,要么,就只能跟着浊浪一起,变成更黑的水。
“一百二十三斤。”清蹲在旁边,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泥地里的蟹洞,声音像被潮水泡软的芦苇,“比昨天少了十七斤。”
金没说话,只是把骨秤往泥地上顿了顿,颅骨秤砣磕出沉闷的响。他知道少在哪里。昨夜涨潮时,他看见蓬带着三个后生往滩涂深处走,那些本该属于部落的花蛤,现在多半进了蓬的私窖。但他没去拦,蓬的腰间别着石斧,斧刃上还沾着上个月处理“逃奴”时的血垢,而他的石矛,木柄已经裂了道缝。
路南的茅草屋在此时冒起了烟。南是个女人,却比部落里多数男人都高,据说她出生时,她母亲把她裹在渔网里扔过三次,都被潮水又送了回来。现在她正站在屋前,用骨针把晒干的鱼皮缝成甲胄,目光扫过滩涂时,金下意识地把骨秤往身后藏了藏。
“金。”南的声音隔着风传过来,带着鱼皮的腥气,“北让你去一趟。”
金的手指猛地攥紧了骨秤杆,胫骨上的纹路硌得掌心生疼。北是路北的首领,也是整个路桥联盟的“共主”,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掌事的是南。去年秋天,联盟要选新的共主,北和螺争得最凶,最后是南把螺的儿子扔进了台州湾,螺才咬着牙认了北的位子。从那以后,路北的茅草屋前,每天都有南的人进进出出。
他跟着南往路北走时,看见横蹲在路边的老槐树下,正用石刀削着一根木杖。横是个瘸子,十年前被海寇砍伤了腿,从此就成了部落里的“先知”——谁也不知道他的预言准不准,但每次他说“潮要涨了”,第二天的潮水总会漫过泥堤。此刻横的目光落在金身上,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只有手里的石刀在木杖上刻下一道深痕,像道未愈合的伤口。
路北的茅草屋比别处都大,屋顶盖着整张的海兽皮,门口守着两个赤着上身的后生,胸口用炭画着波浪纹——那是南的标记。金刚迈进门,就看见北坐在兽皮垫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玉珏,而南站在他身后,指尖正轻轻划过北的脖颈,像在抚摸一件猎物。
“金清部落的收成,最近总在少。”北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冰碴子,“你说,是潮水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金的膝盖往下沉了沉,泥地的寒气透过兽皮裤渗进来。他知道北在问什么。上个月,滨海新的四十一个人里,有三个偷偷跑到了金清的滩涂,想跟着他们一起捕鱼,他没把人送回去——滨海新的滨和海,是联盟里最狠的角色,他们的部落里,女人和孩子都要拿着石斧守夜,那些跑过来的人,回去多半是死。
“是潮水。”金低着头,声音发颤,“最近潮退得晚,花蛤都藏得深。”
南突然笑了,声音像蛇吐信子。她走到金面前,弯腰捏住他的下巴,指甲陷进他的肉里:“金,你在骗北,还是在骗你自己?”她的指尖往旁边指了指,金顺着看过去,心脏猛地缩成一团——那三个从滨海新跑过来的人,此刻正被绑在屋角的柱子上,嘴被海草堵着,眼睛里满是恐惧,其中一个人的腿已经肿得像木桶,显然是被打断了。
“联盟的规矩,逃奴要还给主子。”南的声音越来越低,呼吸里的腥气喷在金的脸上,“你把他们藏起来,是想跟滨海新作对,还是想跟整个路桥联盟作对?”
金的牙齿开始打颤。他知道联盟的规矩——所谓规矩,就是北和南说的话。去年峰江的峰,因为多捕了半筐鱼,就被南让人打断了胳膊;新桥的新,因为没按时把贡品送过来,他的女儿就被送到了蓬的部落,再也没回来。他不敢想,如果自己承认了,金清的一千一百五十八个人,会落得什么下场。
“我……我这就把人送回去。”金的声音像破锣,“我再补上少的收成,用部落里的鱼干补。”
北终于抬起头,目光扫过金的脸,像在打量一件没用的旧物。他挥了挥手:“让他走。”然后又看向南,眼神里多了些别的东西,“滨海新的滨,明天会来。你去跟他说,人我们会还,但是金清要多交三成的收成,作为补偿。”
南笑着点头,手指又划过北的脖颈:“好啊。不过北,你说,金清的人,能拿出三成的收成吗?”
金没敢再听下去,他几乎是踉跄着跑出了茅草屋。屋外的风更冷了,他看见横还在槐树下,手里的木杖已经刻满了痕。横抬起头,看着他,终于说了句话:“潮要大了。”
金没懂,直到他回到金清的部落,看见清正站在滩涂边,望着远处的台州湾。清的脸色惨白,手指指向海面:“金,你看。”
金顺着看过去,只见远处的海面上,涌起了一道黑色的浪——不是潮水,是船。无数艘木船,船头插着红色的旗帜,正朝着路桥的方向驶来。他突然想起横的话,想起南指甲里的血腥味,想起北手里的玉珏——那玉珏,他好像在去年被杀死的海寇首领身上见过。
风突然变大了,把清的声音吹得七零八落:“是……是海寇吗?”
金没回答。他握紧了手里的骨秤,胫骨秤杆在掌心硌出了血。他知道,不管来的是谁,路桥联盟的浊浪,终于要漫过堤了。而他们这些在泥地里挣扎的人,要么被浪卷走,要么,就只能跟着浊浪一起,变成更黑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