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松阳2-《我穿越在温州》

  阿水带着水南部落的人回到溪边时,夕阳正把松阴溪染成一片金红。三十多个族人分散在岸边,有的在修补竹筏,有的在打磨石斧,还有的蹲在溪边,把今天分到的松香切成小块,小心翼翼地装进兽皮袋里。阿水站在筏子上,望着下游的方向,眉头始终没松开——方才在祭坛上,阿望说的那些新脚印,像根刺扎在他心里。

  “首领,你看这个。”一个年轻的族人突然喊他,手里举着块湿漉漉的木片。阿水跳上岸,接过木片一看,只见上面刻着个歪歪扭扭的符号——那是莲都人的标记,像只张开爪子的野兽。木片的边缘还带着新鲜的水汽,显然是刚从溪水里漂过来的。

  “把所有人都叫过来。”阿水的声音沉了下来。族人很快围拢过来,看着那块木片,脸上的神色都变了。“莲都人已经到下游了,”阿水把木片扔在地上,用脚碾碎,“他们在试探我们的底细。从今天起,白天留十个人在溪边巡守,晚上轮流值夜,谁都不许懈怠。”

  “首领,我们的火折子还够吗?”一个年长的族人问道。去年冬天,水南部落用松香和兽油做了不少火折子,本是为了过冬取暖,现在却成了防备莲都人的武器。

  阿水想了想,从怀里掏出自己那块松香——比族人们的都大些,晶体里还嵌着几缕松针。“把我的松香分了,再做些火折子。”他说着,就把松香递给身边的族人,“多做些,缠在箭头上,要是莲都人真的来了,咱们就用火对付他们。”

  族人愣了一下,没敢接。“首领,这是您的分香,是巫祝大人赐的……”

  “什么赐不赐的,”阿水打断他,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保住部落比什么都重要。我一个人的松香,换整个水南的平安,值了。”

  族人不再多言,接过松香转身去了。阿水又走到溪边,蹲下身子,用手捧起一捧溪水。溪水很凉,带着松阴溪特有的清冽气息,让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在溪边捕鱼的日子。那时没有莲都人的威胁,没有战争的阴影,部落里的人都过得很安稳。可现在,这份安稳被打破了,他们必须拿起武器,守住自己的家园。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阿水猛地站起来,握紧了腰间的石斧——只见望松部落的一个族人正往这边跑,身上的弓箭歪在一边,脸上满是慌张。

  “阿水首领!不好了!”那族人跑到溪边,气喘吁吁地说,“莲都人……莲都人来了!好多人,拿着青铜刀,已经快到箬寮林了!阿望首领让我来报信,让你们赶紧做好准备!”

  阿水的心脏猛地一沉。他没想到,莲都人来得这么快,比他们预想的还要早。“知道了。”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你先歇口气,我这就召集族人。”

  说完,阿水转身对着部落的方向大喊:“所有人都听着!莲都人来了!拿好武器,守住松阴溪!”

  喊声刚落,族人们就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扛起石斧,有的拿起弓箭,有的把做好的火折子揣在怀里,很快就在溪边排成了一列。阿水看着眼前的族人,他们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刚成年的年轻人,还有些女人也拿起了短刀——他们的脸上没有恐惧,只有坚定。

  “记住,”阿水走到队伍前面,声音洪亮,“松阴溪是我们的屏障,守住这里,就是守住松阳,守住我们的松香!一会儿莲都人来了,听我的号令,先放箭,再用火折子烧他们的筏子!只要我们守住,西屏和其他部落的人很快就会来支援!”

  “守住松阴溪!”族人们齐声喊道,声音震得溪边的松树簌簌作响。

  没过多久,远处就传来了莲都人的呐喊声。阿水眯起眼睛,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下游的水面上,密密麻麻的竹筏正往这边漂来,竹筏上的莲都人拿着青铜刀,在夕阳下闪着刺眼的光。他们的人数很多,看样子至少有几百人,比水南部落的人多了好几倍。

  “准备弓箭!”阿水大喊一声。族人们立刻举起弓箭,箭头上缠着浸了松脂的火折子,只等他一声令下。

  莲都人的竹筏越来越近,他们的呐喊声也越来越响,像是要把整个松阴溪都震翻。阿水紧紧盯着那些竹筏,手指在石斧的木柄上攥出了深深的印子。他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但他们没有退路——退一步,就是整个松阳的灭亡。

  “放箭!”

  随着阿水的一声令下,几十支带着火折子的弓箭同时射了出去。箭支划过空气,带着松香的气息,落在莲都人的竹筏上。火折子遇到竹筏上的干草,瞬间就燃了起来,火焰顺着松脂蔓延,很快就把好几只竹筏烧得噼啪作响。

  莲都人乱了阵脚,有的忙着扑火,有的试图把燃烧的竹筏推开,还有的对着水南部落的人射箭。但水南部落的人早有准备,他们躲在松树后面,避开莲都人的箭支,继续往竹筏上射箭。

  火焰越来越大,把下游的水面都映得通红。有的莲都人被火烧到,掉进溪水里,很快就没了踪影。但莲都人的人数实在太多,就算烧了他们几支竹筏,剩下的竹筏还是在继续往这边漂。

  阿水看着越来越近的竹筏,心里清楚,光靠弓箭和火折子,根本挡不住他们多久。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屏的方向,心里默默祈祷:巫祝大人,阿望首领,你们快些来啊……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狼嚎般的呐喊——不是莲都人的声音,是松阳人的声音!阿水猛地抬头,只见西屏部落的人正往这边跑,巫祝大人走在最前面,怀里还抱着那块黝黑的松香灵物;后面跟着古市、大东坝、象溪等部落的人,他们拿着石斧、弓箭,人数越来越多,很快就把水南部落的队伍壮大了起来。

  “是巫祝大人!是其他部落的人!”水南部落的族人们欢呼起来,士气一下子高涨起来。

  巫祝走到阿水身边,目光落在燃烧的竹筏上,声音平静却有力:“阿水,做得好。现在,该让莲都人知道,松阳联盟的厉害的了。”

  说完,巫祝举起骨哨,吹了一段悠长的调子。这是集结的信号,也是进攻的信号。只见松阳联盟的族人纷纷冲了出去,有的跳进溪水,用石斧砍莲都人的竹筏;有的爬上竹筏,与莲都人近身厮杀;还有的继续放箭,把火折子射向那些还没燃烧的竹筏。

  阿水也跟着冲了上去。他跳进溪水,一把抓住莲都人的竹筏,用石斧狠狠地砍下去。竹筏的竹子很粗,但在石斧的猛击下,很快就裂开了一道口子。一个莲都人拿着青铜刀向他砍来,阿水侧身躲开,同时从怀里掏出火折子,点燃后扔向那个莲都人。火折子落在莲都人的衣服上,瞬间就燃了起来。那莲都人惨叫着掉进溪水里,很快就被溪水冲走了。

  战斗打得很激烈。松阳人的武器虽然不如莲都人的青铜刀锋利,但他们有松香做的火折子,有松阴溪这个天然屏障,更有十九个部落团结在一起的决心。莲都人虽然人多,但他们没想到松阳联盟会这么快集结,更没想到松阳人会用火烧他们的竹筏,很快就陷入了被动。

  夕阳渐渐落下,天色暗了下来。松阳人的呐喊声、莲都人的惨叫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松阴溪上空。莲都人的竹筏越来越少,有的被烧了,有的被砍破了,剩下的几个也开始往下游退。

  “追!别让他们跑了!”阿望举着弓箭,对着莲都人的方向大喊。松阳人顺着溪水往下追,弓箭不断射向撤退的莲都人。

  莲都人再也没有还手之力,只能拼命往下游逃。很快,他们的身影就消失在了暮色里,只留下几具漂浮在溪面上的尸体,和一片被火烧黑的竹筏残骸。

  战斗终于结束了。松阳人站在溪边,看着远去的莲都人,脸上露出了疲惫却兴奋的笑容。阿水靠在松树上,大口喘着气,身上的衣服被火烧破了好几处,手臂上还划了一道口子,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疼——他们赢了,守住了松阴溪,守住了松阳。

  巫祝走到溪边,蹲下身子,用手捧起一捧溪水。溪水已经恢复了清澈,只是带着淡淡的硝烟味。他从怀里掏出那块松香灵物,放在溪水里浸了浸,然后举起来,对着在场的所有人说:“今天,我们守住了松阴溪,守住了我们的松香。这不是一个部落的胜利,是整个松阳联盟的胜利!”

  “松阳必胜!”族人们齐声喊道,声音在山谷里回荡,久久不散。

  暮色渐浓,松阴溪的水面上泛起了一层薄雾。巫祝带着族人们往回走,阿水跟在他身边,看着手里剩下的一小块松香——那是刚才战斗时,从燃烧的竹筏上捡回来的,虽然小,却泛着淡淡的金光。

  “巫祝大人,”阿水轻声说,“莲都人还会再来吗?”

  巫祝回头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远处的箬寮林上,声音平静却坚定:“会的。但只要我们十九个部落团结在一起,守住我们的土地,守住我们的松香,就没有任何人能打败我们。松阳是江南最后的秘境,我们要让它一直这样下去,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阿水点点头,握紧了手里的松香。他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莲都人不会善罢甘休。但他也知道,只要松阳联盟的人一条心,只要他们还守着松阴溪,守着大木山,守着属于他们的松香,就永远不会被打败。

  夜风吹过,松树林里传来阵阵松涛声,像是在为他们的胜利喝彩,又像是在提醒他们,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松阳人不怕,因为他们有彼此,有松香,有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