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迅速形成战斗力!-《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

  此时的李云龙和赵刚却一头雾水。

  说实话,这个临时基地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他们心里完全没数。

  尤其是听到“机群”这个词后,更是一头雾水。

  显然,他们口中所说的机群应该与飞行器有关。

  可这里没有跑道,就算附近有一片开阔地,

  但障碍物也不少,根本不适合飞机直接降落。

  更何况,旁边就是三屯乡机场,既然有现成的机场,为何还要在这边降落?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不过很快,机群的到来为他们揭开了谜团。

  “轰隆隆……”

  一队庞大的空中编队从地平线上缓缓逼近。

  这支部队与他们理解中的飞机完全不同。

  它们飞得很低,高度目测也就一百多米。

  队形呈一条直线,像是一列纵队,以每小时一百公里左右的速度向直升机基地靠近。

  螺旋桨高速旋转,搅动空气,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正在三屯乡机场进行地面训练的飞行员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吸引,纷纷抬头张望。

  很快,直升机群便飞抵基地上空,准备降落。

  近距离观察下,李云龙和赵刚才终于看清这些飞行器的真面目。

  它与他们以往见过的任何一种飞机都截然不同。

  与战斗机不同,它没有螺旋桨在前方,也不像喷气式飞机那样在尾部推进,而是将螺旋桨装在了顶部。

  看着这个怪异的飞行器,李云龙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蜻蜓的模样——两者在外形上竟有几分相似。

  很快,第一架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抵达“洞幺”号停机位上空,并直接悬停在半空中。

  看到这一幕,李云龙和赵刚顿时瞪大了双眼,满脸不可思议。

  “它……它真的停下来了?还能悬在空中不动?”

  连一向粗犷豪放的李云龙也被这一幕惊得有些结巴。

  “它的奥秘应该就在头顶的螺旋桨上,只有这种设计才能让它拥有如此奇特的飞行方式。”赵刚若有所思地说道。

  李清河竖起大拇指:“赵政委好眼力,它的正式名称叫直升机。”

  “它主要依靠顶部的涡轴发动机和螺旋桨提供动力,尾部还有尾桨来保持平衡。”

  “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垂直起降、随意悬停,对起降场地要求很低,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虽然你现在还不清楚它的用途,但它的火力绝对不弱。”

  当看到米-24两侧挂载的六具57毫米多管火箭发射器时,李云龙的眼睛都直了。

  光从这些武器配置来看,就能感受到它所具备的恐怖火力。

  李清河笑道:“云龙兄,等战斗打响之后,你就知道它的厉害了。”

  “对了,我还需要抽调一批人来学习驾驶这些大家伙,并且为它们组建一个营的编制。”

  李云龙一听,直接摆手说道:“老弟,这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虽然李云龙还不清楚这些直升机到底有什么用途,

  但光看它们两侧挂载的武器就知道,这不是个善茬。

  “咦?怎么后面这架直升机看起来不一样?”

  当看到后续降落的米-8运输直升机后,李云龙不禁惊讶地问道。

  李清河纠正道:“它也叫直升机,属于运输型,主要功能是运人。”

  “它内部可以搭载2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者装载四吨货物,如果使用吊装方式,还能吊运三吨重的装备。”

  “比如说541式122毫米榴弹炮,重量大约是2.5吨,它就可以直接吊运这门火炮,灵活部署到各个关键位置。”

  “而且它的航程也不短,一次飞行能飞将近一千公里。”

  听到这番话后,李云龙的眼神变得愈发炽热,语气中带着兴奋:“如果我们用空运的方式,是不是可以迅速将小股兵力投送到各个关键位置?而且它一次运载的东西比汽车还要多得多。”

  “这……它的用途可真是太大了。”

  此时,李云龙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无数种使用它的战术设想。

  “老弟,这个营必须尽快成立,并迅速形成战斗力。”

  “要人给人,要钱嘛……这个倒不用太担心,如果实在调不来人手,老子就亲自去要,抢也得抢来。”

  此刻的李云龙已经深刻认识到这支队伍的重要性。

  如果说起初只是因为李清河的请求而答应组建的话,

  那么现在,他已经由衷地希望能尽快组建起这支特殊部队。

  李清河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档案袋,递给李云龙。

  “这里面是我起草的编制方案,包括装备配置、物资供应和人员安排等细节,你先看看。”

  李云龙拆开档案袋,眯起眼睛认真地翻阅起来。

  “lu军航空营?”

  这个航空营的编制其实扩大之后就是陆航旅。

  目前陆航营下设四个大队,每个大队配备十二架直升机。

  此外还有一个支援保障大队。

  按级别来说,大队与营级是相当的。

  不过目前军分区最高建制也只是团级。

  不可能一开始就直接设立陆航团,因此只能先采用这种过渡编制。

  等以后直升机数量增加,再顺势升级调整也不迟。

  陆航营组建完毕后,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

  可谓万事俱备,只差一场实战的契机。

  到了六月底,晋西北一带已集结了十余万日军。

  其中不少部队都是朝香宫鸠彦王从各地秘密调来的。

  表面上看,晋西北的日军兵力约为五六万人,包括三个师团和一个旅团。

  当所有部队完成集结后,朝香宫鸠彦王亲自抵达大同前线。

  这也标志着对独li团的围剿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在大同围剿作战指挥部内,

  朝香宫鸠彦王、第六师团师团长神田正种、关东军坦克第一师团师团长、关东军第4飞行师团师团长、第16重炮联队联队长、关东军第8师团师团长、第一军新任参谋长久须本佑等日军高层齐聚一堂,召开战前会议。

  望着两侧正襟危坐的将校们,朝香宫鸠彦王轻啜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

  “这次召集各位前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清除盘踞在晋西北的李云龙,恢复晋西省的秩序。”

  “诸位都是帝国最杰出的指挥官,屡次在战场上战胜知呐军,立下赫赫战功。”

  “可能对这个李云龙并不熟悉,接下来请久须本佑参谋长为大家介绍一下此人。”

  久须本佑听罢,立即起身,手持文件扫视一圈众人。

  “根据特高课调查,这个李云龙文化水平不高,从未上过正规军校,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理论教育,但其长期在前线作战,实战经验极为丰富。”

  “两年前的苍云岭一役,他仅凭一千余人正面击溃我军精锐坂田联队,并击毙其联队长,也是从那时起,他才进入我们的视野。”

  “之后他多次对我第一军发动袭击。”

  “更是在灵县战役中几乎全歼我第41师团。”

  “截至目前,死于他手中的帝国士兵已不下五万人,对于此人,诸位务必高度重视。”

  “但单凭一个李云龙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听说他们的装备极为精良,甚至可与我们在欧洲的盟军媲美。”

  “这或许才是我们屡次在这支八陆军面前吃亏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