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根须绵延,接力相传-《骨戒:剩余寿命730天》

  望岳草的根系比想象中更发达。陈默带着石敢当和水灵儿蹲在向阳崖的断层边,那里的土石被雨水冲刷后裸露出细密的根须,像银色的丝线顺着岩石缝隙蔓延,一直延伸到镇岳石底部,与石眼的金光交织在一起。

  “这些根须能感知地脉的流动,”陈默用手指轻轻触碰根须,丝线立刻微微颤动,“就像我们手腕上的印记,是望岳草与地脉沟通的桥梁。”

  石敢当瞪大了眼睛,用铁锹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碎石:“乖乖,这草看着柔弱,根却扎得这么深。”

  水灵儿把耳朵贴在岩石上,听了片刻后笑道:“它在说‘谢谢你’,刚才你拨碎石的时候没伤到它。”

  灰棱趴在一旁,看着根须出神,忽然用爪子扒拉着地面,露出更深层的一根主根——主根上竟长着小小的结节,每个结节都泛着与九阁信物相似的光。

  “这是‘共鸣节’,”陈默解释道,“每稳定一处地脉,望岳草就会长出一个新的结节,现在已经有九个了,正好对应九阁。”

  正说着,水灵儿手腕上的印记突然发烫,她“呀”了一声:“是观潮台的讯息!说有艘渔船不小心撞坏了近海的地脉标记,让我们过去看看。”

  石敢当立刻扛起铁锹:“我去!正好练练怎么修补标记!”

  陈默点头:“去吧,记得用陨骨碎片感应地脉的位置,修补时顺着根须的方向来,别硬来。”他顿了顿,补充道,“灰棱跟你们一起去,它认识路。”

  灰棱像是得了命令,立刻起身摇尾巴,用头蹭了蹭水灵儿的手心。

  两个年轻人带着灰棱离开后,苏清月望着他们的背影,笑道:“石敢当那股子蛮劲,倒像年轻时的疯和尚;水灵儿的敏锐,跟观潮台的老守阁人一个模子。”

  疯和尚正坐在阁楼顶补渔网——上次去观潮台时答应帮老守阁人修补,这会儿正穿针引线,闻言哼了一声:“那小子可比我当年细心多了,我当年劈柴都能劈歪,哪像他,铁锹用得比谁都稳。”

  阿木则在整理新画的地脉图,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年轻守陵人的巡逻路线:“白长老说,等这些孩子能独当一面了,就让我们去归墟深处看看,据说那里藏着地脉的起源故事。”

  陈默摸着望岳草的叶片,感受着根须传来的微弱脉动:“不急,等他们真正接了班再说。守护这回事,得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傍晚时分,石敢当和水灵儿回来了,灰棱嘴里叼着个小小的海螺——是观潮台老守阁人给的奖励。

  “搞定了!”石敢当兴奋地说,“我照着地脉的走向,用玄铁屑和水泥补好了标记,水灵儿还跟地脉说了说话,它可开心了!”

  水灵儿晃了晃手腕上的印记:“老守阁人说,我的海螺以后能跟观潮台的定海神珠共鸣了,以后再远的讯息都能收到。”

  灰棱把海螺放在陈默面前,用头蹭了蹭他的手,像是在邀功。陈默笑着摸了摸它的头,目光落在望岳草的新叶上——不知何时,叶片顶端又冒出了小小的嫩芽,嫩芽上顶着颗晶莹的露珠,在夕阳下闪着光。

  “你们看,”他指着嫩芽,“它又长新叶了。”

  众人凑近一看,新叶的脉络竟像极了一张缩小的地脉网,网的中心,正是他们所在的望岳阁。

  疯和尚放下渔网,咂了口酒:“这草倒是机灵,知道谁在守着它。”

  苏清月轻轻碰了碰新叶,叶片微微卷曲,像是在害羞。她转头看向陈默,眼中满是温柔:“或许,这就是地脉给我们的答案——守护从来不是孤独的事,就像这根须,缠缠绕绕,把所有人、所有地方都连在一起,一代接着一代,永远不断。”

  夜色渐深,望岳阁的铜铃在风中轻响,与远处九阁传来的隐约钟声相和。陈默站在崖边,望着漫天星斗,手腕上的印记与望岳草的根须同时脉动,像一首无声的歌。

  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属于石敢当、水灵儿和无数年轻守陵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就像这望岳草,根须在地下绵延,枝叶在阳光下生长,一年又一年,守着这片土地,也守着生生不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