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朝堂交锋2-《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见到丞相出面,太师孙泰也将矛头对准丞相。

  “丞相,如今本太师统领大理寺和都察院,你的意思是大理寺和都察院加在一起,还不如一个刑部?

  还是你陈文言觉得,我孙泰不如他卢明远?本太师主理的案子,需要他刑部来指手画脚吗?”

  在朝堂之上被太师孙泰直呼其名,陈文言当即就怒了。

  “孙泰,你放肆……这是朝堂,我们论的是新兴郡之事,这等大案本就该刑部经手。

  你在朝堂之上不就事论事,竟然扯什么你不如卢明远,你将朝堂当成何地了?”

  “够了……!”

  在殿内就要乱成一锅粥之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终于开口了。

  “都吵什么?把这里当成菜市场了吗?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见到皇帝发火,百官纷纷下跪。

  “请陛下息怒……!请陛下息怒……!”

  皇帝静静的看着下跪的百官,每每争执不下之时,皇帝借故便会发怒,以此来将事情从头开始。

  “起来吧……!”

  “谢陛下……!”

  在百官起身后,皇帝又不说话了,而是静静的看着百官。

  皇帝坐在龙椅上,就像是看戏一样看着下方,看似谁也不帮,但在事情脱节时又会借故发怒让事情重置。

  这时候刑部尚书卢明远再次恭敬抱拳,“请陛下准许刑部接手新兴郡一案。”

  卢明远带头后,丞相一派的官员也全部下跪。

  “请陛下准许刑部接手新兴郡一案……!”

  就在此时,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的太傅崔万山,竟然也缓缓走出一步对着皇帝微微抱拳。

  “请陛下准许刑部接手新兴郡一案……!”

  太傅崔万山突然开口,这让殿内百官也震惊不已。

  刑部可是丞相的人,一向是刑部做什么,太傅这边就反对什么。

  而今日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何太傅崔万山会突然站出来替刑部说话。

  虽说跟随太傅的官员们还不知道这是为何,不过既然太傅都开口了,那他们必须要跟上。

  所以在礼部尚书刘天河,还有工部尚书李万幽和兵部尚书吴昊等人的带领下,一众跟随太傅的官员也齐刷刷下跪。

  “请陛下准许刑部接手新兴郡一案……请陛下准许刑部接手新兴郡一案……!”

  太傅这一派突然和丞相这一派站到一起,这倒是打了皇帝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面对已经下跪了百分之八十的官员,皇帝面色却是没有丝毫异动。

  他深邃的眼神缓缓看向太傅崔万山,“没想到太傅竟然也掺和进来了。

  呵呵呵,难道太傅也觉得,这件事是朕做的不到位吗?”

  崔万山微微躬身,“臣不敢……只是刑部乃六部之一,我大乾有史以来的大案,都是由刑部牵头大理寺和都察院协同。

  如今新兴郡出了这么大一件事,陛下竟然将刑部排除在外,这有违国家律法。”

  太傅崔万山说完,丞相陈文言也走出一步对着皇帝微微抱拳。

  “陛下,太傅说的不错,臣附议……!”

  “臣附议……臣附议……臣也附议……!”

  丞相说完后,下跪的一众大臣声音洪亮,也跟着开口。

  皇帝看着殿内已经跪下的官员,又看了看太师那一边仅剩的十几名官员,他揉了揉太阳穴。

  一会之后他这才看向太傅和丞相,“那依丞相和太傅所言,新兴郡是造反还是有人故意屠城?”

  听着皇帝这话,丞相和太傅难得对视一眼。

  很明显二人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时候太傅崔万山低着头轻笑一声,然后抬起头对着皇帝再次抱拳。

  “启禀陛下,老臣不敢妄言,至于是造反还是有人刻意为之,想必陛下应该已经调查清楚。”

  说完太傅崔万山便退回自己的位置上,继续闭目养神。

  而太傅崔万山一派的官员,这时候也全部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见到太傅退去,皇帝露出一丝微笑。

  “丞相,你觉得呢?”

  丞相陈文言鄙视的看了一眼太傅崔万山,心里暗骂一声。

  “崔万山这头老狐狸,竟然故意挑起我和皇帝的争端。

  哼!不过今天老夫也正有此意,且就让你以为你赢了一局。”

  在心里嘀咕过后,丞相陈文言对着皇帝恭敬抱拳。

  “那陛下觉得呢?”

  崔万山刚回到位置上,便听到了丞相陈文言对皇帝的反问。

  此时太傅崔万山脚步一顿,微微抬头看向皇帝。

  果然!

  在丞相陈文言这一声反问后,皇帝脸上明显不悦。

  这让太傅崔万山心里升起一丝开心,不过很快这丝开心便被疑惑取代。

  “不对,这陈文言是故意的,老狐狸……哼!”

  崔万山也在心里嘀咕一声,看向陈文言的眼神里多了一些忌惮。

  皇帝眼神有些阴冷的看向丞相陈文言,语气严肃缓缓开口。

  “丞相,朕这是在问你,你竟又反问朕,呵呵呵,好啊,好啊!”

  说着皇帝调整了一下坐姿。

  “对于新兴郡一事,局势已经明朗,就在昨夜大理寺已经审理完毕,这件案子已经结了。”

  说完皇帝看向太师阵营,“大理寺卿何在?既然丞相对此案有异议,那你便将结果说与他听。”

  大理寺卿一步走出,对着皇帝恭敬一拜。

  “微臣遵命!”

  给皇帝行完礼,大理寺卿拿出一份奏折,对着丞相和百官缓缓打开。

  “新兴郡郡守钱首德,已于昨夜全部交代,是他挑唆新兴郡十八万百姓造反起义。

  幸好荣亲王及时发现,这才联合冀州刺史张永修,将这暴乱镇压在新兴郡之内。”

  说着大理寺卿举起手中奏折,“若是哪位大人对此有异议,可来我大理寺看口供。”

  说着大理寺卿合上奏折,恭敬的交给大太监呈了上去。

  皇帝笑着接过奏折,缓缓打开看了起来。

  “哼……新兴郡郡守钱首德挑唆百姓造反,此乃罪大恶极!大理寺卿,此案你大理寺是如何判决的?”

  大理寺卿恭敬一拜,“回陛下,按照我大乾律法,钱首德应诛九族。

  但那钱首德自幼便是孤儿,而且他的老婆孩子都死在了新兴郡,如今他的九族就他一人,所以经过我等和太师的商议,判钱首德秋后问斩。”

  “好……!”

  皇帝大喝一声好,随后将手里的奏折合上。

  “各位爱卿对此判决可有异议?”

  面对皇帝的询问,百官无一人开口。

  良久之后丞相陈文言露出一丝笑意,“呵呵!陛下,敢问冀州刺史张永修如何处置?”

  皇帝赢了一局,所以此刻用玩味的眼神看着丞相陈文言。

  “丞相在说什么?冀州刺史张永修平叛有功,朕正准备嘉奖,丞相为何要说处置?”

  丞相陈文言一听此话,顿时哈哈一笑。

  “哈哈哈……陛下英明!”

  皇帝起身双手一甩,开心的大笑一声。

  “哈哈哈……退朝!”

  过完便在不理会百官,转身潇洒离去。

  丞相陈文言咬牙切齿的看着离开的皇帝,心中早已计划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