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秋“海陆通吃”的名声越来越响,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靠山屯里羡慕敬佩者有之,但总有那么几双眼睛,在暗处盯着,泛着酸溜溜的红光。
老程家那点破事,就像灶坑里没掏干净的余烬,看着熄了,风一吹,又冒出点呛人的烟来。
程立夏和程立冬两兄弟,自从野狼谷被狠狠收拾了一顿,又亲眼见识了程立秋如今在屯里的声势和手段,确实老实消停了一阵子。身上的伤好了,但心里的憋屈和嫉妒却像发酵的烂菜叶子,越捂越味儿。
他们不敢再去招惹程立秋,也不敢再打着他的旗号骗吃骗喝,但眼看着老二家日子越过越阔,买船出海,山货海货不断往家拉,听说县里都有人专门来买他家的东西,那心里的酸水就止不住地往上冒。
尤其是看到自家爹娘,虽然拿了程立秋那五百块的“买断费”,日子比从前宽裕了些,但比起老二家的光景,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老程头还好,只是越发沉默,整天吧嗒着旱烟袋,眼神浑浊。王菜花却是个藏不住话的,时不时就在两个儿子面前唉声叹气,念叨着“要是你兄弟手指头缝里能漏点给你们,你们何至于过得这么紧巴”、“他如今发达了,眼里是真没咱这穷家了”之类的酸话。
这话就像小鞭子,一下下抽在程立夏兄弟那点可怜的自尊和贪婪上。他们不敢明着去要,也不敢再去惹事,但心里的邪火总得找个地方发泄。
于是,一些阴恻恻的闲话,就像地沟里的污水,开始悄无声息地在屯子里某些角落里流淌起来。
“哼,有啥了不起,不就是走了狗屎运,挖着棵老参吗?指不定是占了哪块老祖宗留下的福地,损阴德的!”
“就是,那海鱼是好吃,可那钱挣得就干净?海上风浪大,哪天说没就没了,我看是拿命换钱!”
“听说他跟望海屯那姓王的合伙,船钱他出,挣了对半分?傻不傻?肯定让人坑了!到时候赔得裤衩都不剩!”
“嘚瑟吧,就看他能嘚瑟到几时…”
这些话,起初只是兄弟俩关起门来跟几个狐朋狗友喝酒时的酸话,但说着说着,就传了出去。传来传去,难免就添油加醋,变了味道。有些话甚至传得十分难听,暗示程立秋的钱来路不正,或者嘲笑他傻大方,被人骗。
这些话,自然也零零星星地飘进了孙猛、魏建国几人的耳朵里。孙猛脾气爆,一次在屯口听见有人嘀嘀咕咕,当场就要发作,被魏建国死死拉住了。
“猛子,别冲动!没凭没据的,闹起来反倒显得立秋哥小气。”魏建国压低声音,“先跟立秋哥说一声。”
两人找到程立秋,把事情一说。程立秋正在院里收拾新一批晒好的山野菜,闻言动作顿了一下,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眼神微微冷了几分。
他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尘土,语气平静:“知道了。谁说的,说了啥,大概都有谁在传,你们心里有数就行,别往外说。”
孙猛急道:“立秋哥,就这么算了?这俩瘪犊子,就是欠收拾!”
“收拾?怎么收拾?再打一顿?然后呢?”程立秋看了他一眼,“打不怕的,他们那点胆子,也就只敢在背后嚼嚼舌根。”
他沉吟片刻,心里有了计较。这次,他不想再动手,也不想浪费口水。他要用更彻底的方式,让这些苍蝇彻底闭嘴,再也不敢来烦他。
几天后,程立秋特意挑了个屯里人最多的傍晚,扛着半扇新打的野猪肉,直接去了生产队长家。一进院,就把猪肉往地上一放,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左邻右舍都能听见:
“队长,这几天打了头野猪,肉吃不完,给队里五保户和困难户分分,您看着安排。”
队长一愣,随即笑道:“立秋,你这又惦记着大伙儿,这多不好意思…”
“没啥,”程立秋摆摆手,话锋忽然一转,声音提高了一些,足够让院外竖着耳朵听动静的人听清楚,“咱靠山屯的老少爷们儿都实在,知道我程立秋是啥人。我挣的每一分钱,都是拿命钻山沟、闯海浪换来的,干干净净!我愿意给谁,帮衬谁,那是我乐意。但我最膈应的,就是那种自己没本事,只会躲在阴沟里嚼舌根、盼着别人不好的玩意儿!”
他目光扫过院外围观的人群,眼神锐利如刀:“往后,谁要是再让我听见半句不干不净的屁话,或者再有人打着我的名号搞七捻三,别说我不讲情面!山里的套子,海里的风浪,都不长眼!”
这话没点名,没道姓,但比指着鼻子骂还狠!如同一记无声的耳光,狠狠扇在了所有传播谣言和心怀鬼胎的人脸上!院内外顿时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人群里的程立夏程立冬,脸瞬间变得惨白,下意识地往后缩,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王菜花也在人群里,张了张嘴,最终啥也没敢说,灰溜溜地扭头走了。
程立秋说完,对着队长点点头,转身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这一手,釜底抽薪!既彰显了自己的底气和实力(随手就能拿出半扇野猪帮衬乡亲),又狠狠敲打了宵小,还把话摆在了明处,占了理字。
从此以后,那些阴恻恻的闲话果然戛然而止。再也没人敢公开议论程立秋半句不是。程立夏兄弟更是彻底偃旗息鼓,见了程立秋都绕道走,生怕再被他盯上。
程立秋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强大自身,亮明态度,恩威并施——再次干净利落地斩断了来自老家的最后一丝是非纠缠。他的世界,终于彻底清静了。
老程家那点破事,就像灶坑里没掏干净的余烬,看着熄了,风一吹,又冒出点呛人的烟来。
程立夏和程立冬两兄弟,自从野狼谷被狠狠收拾了一顿,又亲眼见识了程立秋如今在屯里的声势和手段,确实老实消停了一阵子。身上的伤好了,但心里的憋屈和嫉妒却像发酵的烂菜叶子,越捂越味儿。
他们不敢再去招惹程立秋,也不敢再打着他的旗号骗吃骗喝,但眼看着老二家日子越过越阔,买船出海,山货海货不断往家拉,听说县里都有人专门来买他家的东西,那心里的酸水就止不住地往上冒。
尤其是看到自家爹娘,虽然拿了程立秋那五百块的“买断费”,日子比从前宽裕了些,但比起老二家的光景,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老程头还好,只是越发沉默,整天吧嗒着旱烟袋,眼神浑浊。王菜花却是个藏不住话的,时不时就在两个儿子面前唉声叹气,念叨着“要是你兄弟手指头缝里能漏点给你们,你们何至于过得这么紧巴”、“他如今发达了,眼里是真没咱这穷家了”之类的酸话。
这话就像小鞭子,一下下抽在程立夏兄弟那点可怜的自尊和贪婪上。他们不敢明着去要,也不敢再去惹事,但心里的邪火总得找个地方发泄。
于是,一些阴恻恻的闲话,就像地沟里的污水,开始悄无声息地在屯子里某些角落里流淌起来。
“哼,有啥了不起,不就是走了狗屎运,挖着棵老参吗?指不定是占了哪块老祖宗留下的福地,损阴德的!”
“就是,那海鱼是好吃,可那钱挣得就干净?海上风浪大,哪天说没就没了,我看是拿命换钱!”
“听说他跟望海屯那姓王的合伙,船钱他出,挣了对半分?傻不傻?肯定让人坑了!到时候赔得裤衩都不剩!”
“嘚瑟吧,就看他能嘚瑟到几时…”
这些话,起初只是兄弟俩关起门来跟几个狐朋狗友喝酒时的酸话,但说着说着,就传了出去。传来传去,难免就添油加醋,变了味道。有些话甚至传得十分难听,暗示程立秋的钱来路不正,或者嘲笑他傻大方,被人骗。
这些话,自然也零零星星地飘进了孙猛、魏建国几人的耳朵里。孙猛脾气爆,一次在屯口听见有人嘀嘀咕咕,当场就要发作,被魏建国死死拉住了。
“猛子,别冲动!没凭没据的,闹起来反倒显得立秋哥小气。”魏建国压低声音,“先跟立秋哥说一声。”
两人找到程立秋,把事情一说。程立秋正在院里收拾新一批晒好的山野菜,闻言动作顿了一下,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眼神微微冷了几分。
他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尘土,语气平静:“知道了。谁说的,说了啥,大概都有谁在传,你们心里有数就行,别往外说。”
孙猛急道:“立秋哥,就这么算了?这俩瘪犊子,就是欠收拾!”
“收拾?怎么收拾?再打一顿?然后呢?”程立秋看了他一眼,“打不怕的,他们那点胆子,也就只敢在背后嚼嚼舌根。”
他沉吟片刻,心里有了计较。这次,他不想再动手,也不想浪费口水。他要用更彻底的方式,让这些苍蝇彻底闭嘴,再也不敢来烦他。
几天后,程立秋特意挑了个屯里人最多的傍晚,扛着半扇新打的野猪肉,直接去了生产队长家。一进院,就把猪肉往地上一放,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左邻右舍都能听见:
“队长,这几天打了头野猪,肉吃不完,给队里五保户和困难户分分,您看着安排。”
队长一愣,随即笑道:“立秋,你这又惦记着大伙儿,这多不好意思…”
“没啥,”程立秋摆摆手,话锋忽然一转,声音提高了一些,足够让院外竖着耳朵听动静的人听清楚,“咱靠山屯的老少爷们儿都实在,知道我程立秋是啥人。我挣的每一分钱,都是拿命钻山沟、闯海浪换来的,干干净净!我愿意给谁,帮衬谁,那是我乐意。但我最膈应的,就是那种自己没本事,只会躲在阴沟里嚼舌根、盼着别人不好的玩意儿!”
他目光扫过院外围观的人群,眼神锐利如刀:“往后,谁要是再让我听见半句不干不净的屁话,或者再有人打着我的名号搞七捻三,别说我不讲情面!山里的套子,海里的风浪,都不长眼!”
这话没点名,没道姓,但比指着鼻子骂还狠!如同一记无声的耳光,狠狠扇在了所有传播谣言和心怀鬼胎的人脸上!院内外顿时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人群里的程立夏程立冬,脸瞬间变得惨白,下意识地往后缩,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王菜花也在人群里,张了张嘴,最终啥也没敢说,灰溜溜地扭头走了。
程立秋说完,对着队长点点头,转身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这一手,釜底抽薪!既彰显了自己的底气和实力(随手就能拿出半扇野猪帮衬乡亲),又狠狠敲打了宵小,还把话摆在了明处,占了理字。
从此以后,那些阴恻恻的闲话果然戛然而止。再也没人敢公开议论程立秋半句不是。程立夏兄弟更是彻底偃旗息鼓,见了程立秋都绕道走,生怕再被他盯上。
程立秋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强大自身,亮明态度,恩威并施——再次干净利落地斩断了来自老家的最后一丝是非纠缠。他的世界,终于彻底清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