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海风带着凉意,吹散了白日的燥热和喧嚣。渔村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哗啦——哗啦——有节奏的声响,像大地沉稳的呼吸。
程立秋家那铺不大的土炕上,此刻挤了四个大男人。程老爹缩在炕头,似乎已经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但偶尔抽搐的眼皮显示他并未真正安眠。程立夏面朝里侧躺着,身体僵硬,一动不动,不知是真睡还是假寐。程立冬躺在最外侧,双手交叠放在肚子上,睁着眼睛望着被烟熏得有些发黑的房梁,眼神空茫。程立秋躺在他们中间,呼吸平稳,但他敏锐的感官能清晰地捕捉到身边三人细微的、不自然的动静,以及空气中那种挥之不去的尴尬和紧张。
他并没有真的睡着。父亲的鼾声太过刻意,大哥的僵硬透着心虚,老三的沉默里藏着不安。这一切都让他更加确定,这三人绝非只是来“讨生活”那么简单。
悄无声息地,他坐起身,披上外衣,像一只灵巧的狸猫,没有惊动任何人,下炕穿鞋,推开屋门,融入了外面的夜色中。
渔村的夜很静,月光清冷地洒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映出短短的影子。他脚步很快,目标明确,径直朝着村东头老渔民马老四家走去。
马老四是跟他一条船上的老把式,水性极好,看天气、找鱼群是一把好手,更重要的是,他嘴严,性子耿直,是程立秋在船上最信得过的人之一。马老四家还亮着昏黄的油灯,窗纸上映出一个人影,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
程立秋轻轻叩响了门板。
“谁呀?”里面传来马老四略带沙哑的声音。
“四叔,是我,立秋。”
门吱呀一声开了,马老四披着件旧棉袄,嘴里叼着烟袋,看到程立秋,有些诧异:“立秋?这么晚了,咋还没歇着?出啥事了?”他侧身让程立秋进屋。
马老四的家比程立秋的还要简陋些,屋里一股浓重的烟草和鱼腥混合的味道。炕上躺着他的老伴和一个小孙子,已经睡熟了。
“四叔,有点事得麻烦你。”程立秋压低声音,开门见山。
马老四见他神色凝重,也严肃起来,把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你说。”
“我爹,还有我大哥、老三,今天从老家来了。”程立秋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带着分量。
马老四愣了一下,他是知道程立秋家那点糟心事的,眉头皱了起来:“他们?他们来干啥?又作啥妖?”
“说是老家过不下去了,来投奔我,想在船上找个活儿干。”程立秋冷笑一下,“说得可怜,村里不少人都信了。”
马老四啐了一口:“屁!黄鼠狼给鸡拜年!立秋,你可不能心软!当初他们咋对你的?差点把你逼上绝路!”
“心软倒不会。”程立秋摇摇头,“但人言可畏,直接撵走,咱在村里不好做人。我暂时应下了,让他们明天上船干活,爹干点零碎,老大老三从学徒做起,工钱日结,按规矩来。”
马老四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慢慢咂摸出味道来了:“你这是……以退为进?”
“算是吧。”程立秋点头,“活,他们可以干。钱,该多少是多少。但我信不过他们,尤其是老大程立夏。”
他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四叔,明天他们上了船,你得帮我多盯着点。一是看看他们是不是真肯下力气学、真肯干活,还是偷奸耍滑混日子。二是……防着他们动别的心思,船上机器、网具都金贵,也怕他们手脚不干净,或者使坏。船上咱们自己兄弟都信得过,你私下里也跟他们通个气,眼睛都亮着点,有啥不对劲,立刻告诉我。”
马老四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道精光,他重重地点了下头:“立秋,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俺们这帮老兄弟都跟你一条心!那俩小子要是老老实实干活便罢,要是敢起幺蛾子,哼,大海茫茫,有的是规矩收拾他们!”
有马老四这句话,程立秋心里踏实了不少。海上讨生活的人,自有自己的一套法则和默契。
“还有,四叔,”程立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塞进马老四手里,“这有二十块钱,还有两盒烟。明天一早,天不亮,你让水生跑一趟。”
水生是马老四的大孙子,十六七岁,机灵腿脚快。
“让他立刻回我老家黑瞎子沟屯,去找屯西头的赵老嘎,他跟我关系不错,人实在。让水生把这钱和烟给赵老嘎,务必把我爹他们这次为啥跑出来的真实原因打听清楚!尤其是老大程立夏,他肯定有事!告诉水生,打听明白了,立刻回来,路上别耽搁!”
马老四捏紧了那个小布包,感觉沉甸甸的,他知道这事关重大:“好!我这就把水生叫起来嘱咐!保证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程立秋用力握了握马老四粗糙的手:“四叔,辛苦你了。这事,先别声张。”
“俺懂!”马老四郑重点头。
安排好了这两件最重要的事,程立秋心里才算稍稍落定。他告别马老四,悄无声息地回到自己家,重新躺回炕上。身边的程立夏似乎动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程立秋闭上眼睛,这一次,他是真的需要休息了,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天刚蒙蒙亮,海平面泛起鱼肚白,清冷的海风带着浓重的潮气。
程立秋已经起身,正在院子里活动手脚。魏红也早早起来,开始忙活早饭。屋里那三人也窸窸窣窣地起来了,一个个睡眼惺忪,尤其是程立夏,眼底带着明显的青黑。
早饭是昨晚剩下的面条热了热,又贴了一锅饼子。饭桌上气氛依旧尴尬,没人说话,只有咀嚼和喝粥的声音。
吃完饭,程立秋放下碗筷,看着三人:“爹,大哥,老三,走吧,上船。”
程老爹连忙点头:“哎,好,好。”
程立夏和程立冬也默默站起来。
程立秋领着他们朝码头走去。清晨的码头已经热闹起来,准备出海的渔民们互相招呼着,检查网具、发动机器,空气中弥漫着柴油味和鱼腥味。
“立秋哥,今天天气不错啊!”
“秋子,来了!”
“这几位是?”有相熟的船员看到程立秋身后的生面孔,好奇地问。
程立秋面色平静地介绍:“我爹,我大哥,老三。从老家过来,想在船上找个活儿干,学点手艺。”
“哦哦,老爷子好……”众人纷纷打招呼,眼神里却多少带了些探究和好奇。昨天的事,显然已经在小小的渔村里传开了。
程立秋把他们带到自己的渔船前。这是一条不算新,但保养得不错的木壳渔船,船上已经有几个船员在忙碌了,马老四正在检查轮机,看到程立秋带来人,他抬起眼皮瞥了一眼,又低下头去,仿佛没看见。
“爹,你就待在甲板上,帮着把那边那堆旧渔网理一理,把烂的地方挑出来,能补的补补。”程立秋给父亲安排了活儿。
“哎,好,好。”程老爹连声应着,走向那堆散发着浓重腥臭味的旧渔网,脸上没什么表情。
程立秋又看向程立夏和程立冬:“大哥,老三,你们俩,今天跟着小山东和大壮,他们干啥你们干啥,学着点。拉网、下钩、整理舱室,眼里有点活儿,手脚勤快点儿。不懂就问,但别瞎碰机器。”
小山东和大壮是船上的两个年轻船员,力气大,性子直,得了马老四的私下嘱咐,心里都有数了。
“知道了。”程立夏低声应了一句。
“嗯。”程立冬点了点头。
程立秋不再多言,转身走向驾驶室,开始做出海前的最后准备。他的目光看似专注在仪表和罗盘上,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甲板上的动静。
机器轰鸣,渔船突突地驶离了码头,破开平静的海面,向着预定的渔场驶去。
到了地方,开始下网。这才是考验的真正开始。
巨大的渔网需要众人合力才能撒下去,这对于新手来说极其吃力。小山东和大壮有意无意地把最费力的位置让给程立夏和程立冬。
“使劲!拉直喽!”
“快!快!网口要合上了!”
程立冬咬紧牙关,脸憋得通红,胳膊上的肌肉绷紧,青筋暴起,跟着号子拼命用力,虽然动作笨拙,但看得出是实打实地在卖力气。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旧汗衫。
程立夏也开始还跟着使劲,但没多久,就开始龇牙咧嘴,眼神开始飘忽,脚下也开始打滑,明显是想偷懒省劲。小山东毫不客气地吼他:“那边那个!使劲啊!没吃饭吗?腰杆挺直了!”
程立夏被吼得脸上挂不住,只得重新用力,但那股勉强的劲儿,谁都看得出来。
马老四在另一边冷眼旁观,偶尔大声指挥着,话里话外都带着敲打:“都精神点!海上干活不是耍滑头的地方!一份力气一份收获!谁想混日子,趁早滚蛋!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程老爹坐在角落理渔网,听着这边的动静,头埋得更低了。
程立秋在驾驶室,通过窗户看着这一切,面无表情。
一网上来,收获不算特别多,但也不少。大家忙着分拣鱼获,把小的、不值钱的扔回海里,把好的装箱用冰镇好。这活儿需要蹲着,不停地弯腰起身,很快腰就酸了。
程立冬依旧闷头干,不说话,速度不快,但很仔细。程立夏则干一会儿就直起腰捶两下,或者借口喝水,眼神不住地往驾驶室瞟。
休息的时候,其他船员聚在一起抽烟喝水,说笑着,自然而然地就把程立夏和程立冬隔在外围。程立夏试图凑过去搭话,但大家对他的回应都淡淡的。程立冬则独自坐在船舷边,看着茫茫大海发呆。
程立秋拿出工钱,当场点清,发给每个人。轮到程立夏和程立冬时,他把一块五毛钱分别放在他们手里。
“今天表现还行,明天继续。”他的语气公事公办。
程立夏捏着那皱巴巴的一块五毛钱,嘴角抽动了一下,没说话。程立冬则默默把钱揣进兜里。
返航的路上,程立秋把马老四叫进驾驶室。
“四叔,咋样?”
马老四哼了一声:“老三还凑合,愣是愣了点,但肯下死力气,是个干活的料。老大嘛……哼,滑得很,一肚子鬼心眼,出工不出力,得时时盯着。”
程立秋点点头,和他观察到的差不多。
“盯着点,只要不过分,先由着他。等水生回来再说。”
船靠了码头,程立秋带着一身疲惫却眼神清亮的三人下船回家。魏红已经做好了晚饭,依旧是简单的饭菜,但量足管饱。
饭桌上,程老爹小心翼翼地问:“立秋啊,你看……老大和老三,今天还行?”
“嗯,还行,照着这样干就行。”程立秋扒拉着饭,含糊地应了一句。
程立夏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只是低头吃饭的速度快了些。
夜深人静,程立秋躺在炕上,听着身边渐渐响起的鼾声。程立冬似乎累极了,很快就睡沉了。程立夏的呼吸却有些不稳。
程立秋睁着眼睛,望着黑暗。他在等,等水生从老家带回来的消息。那消息,将是打破眼下这虚假平静的关键。海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深秋的凉意,也带来了远方未知的信息。
程立秋家那铺不大的土炕上,此刻挤了四个大男人。程老爹缩在炕头,似乎已经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但偶尔抽搐的眼皮显示他并未真正安眠。程立夏面朝里侧躺着,身体僵硬,一动不动,不知是真睡还是假寐。程立冬躺在最外侧,双手交叠放在肚子上,睁着眼睛望着被烟熏得有些发黑的房梁,眼神空茫。程立秋躺在他们中间,呼吸平稳,但他敏锐的感官能清晰地捕捉到身边三人细微的、不自然的动静,以及空气中那种挥之不去的尴尬和紧张。
他并没有真的睡着。父亲的鼾声太过刻意,大哥的僵硬透着心虚,老三的沉默里藏着不安。这一切都让他更加确定,这三人绝非只是来“讨生活”那么简单。
悄无声息地,他坐起身,披上外衣,像一只灵巧的狸猫,没有惊动任何人,下炕穿鞋,推开屋门,融入了外面的夜色中。
渔村的夜很静,月光清冷地洒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映出短短的影子。他脚步很快,目标明确,径直朝着村东头老渔民马老四家走去。
马老四是跟他一条船上的老把式,水性极好,看天气、找鱼群是一把好手,更重要的是,他嘴严,性子耿直,是程立秋在船上最信得过的人之一。马老四家还亮着昏黄的油灯,窗纸上映出一个人影,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
程立秋轻轻叩响了门板。
“谁呀?”里面传来马老四略带沙哑的声音。
“四叔,是我,立秋。”
门吱呀一声开了,马老四披着件旧棉袄,嘴里叼着烟袋,看到程立秋,有些诧异:“立秋?这么晚了,咋还没歇着?出啥事了?”他侧身让程立秋进屋。
马老四的家比程立秋的还要简陋些,屋里一股浓重的烟草和鱼腥混合的味道。炕上躺着他的老伴和一个小孙子,已经睡熟了。
“四叔,有点事得麻烦你。”程立秋压低声音,开门见山。
马老四见他神色凝重,也严肃起来,把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你说。”
“我爹,还有我大哥、老三,今天从老家来了。”程立秋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带着分量。
马老四愣了一下,他是知道程立秋家那点糟心事的,眉头皱了起来:“他们?他们来干啥?又作啥妖?”
“说是老家过不下去了,来投奔我,想在船上找个活儿干。”程立秋冷笑一下,“说得可怜,村里不少人都信了。”
马老四啐了一口:“屁!黄鼠狼给鸡拜年!立秋,你可不能心软!当初他们咋对你的?差点把你逼上绝路!”
“心软倒不会。”程立秋摇摇头,“但人言可畏,直接撵走,咱在村里不好做人。我暂时应下了,让他们明天上船干活,爹干点零碎,老大老三从学徒做起,工钱日结,按规矩来。”
马老四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慢慢咂摸出味道来了:“你这是……以退为进?”
“算是吧。”程立秋点头,“活,他们可以干。钱,该多少是多少。但我信不过他们,尤其是老大程立夏。”
他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四叔,明天他们上了船,你得帮我多盯着点。一是看看他们是不是真肯下力气学、真肯干活,还是偷奸耍滑混日子。二是……防着他们动别的心思,船上机器、网具都金贵,也怕他们手脚不干净,或者使坏。船上咱们自己兄弟都信得过,你私下里也跟他们通个气,眼睛都亮着点,有啥不对劲,立刻告诉我。”
马老四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道精光,他重重地点了下头:“立秋,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俺们这帮老兄弟都跟你一条心!那俩小子要是老老实实干活便罢,要是敢起幺蛾子,哼,大海茫茫,有的是规矩收拾他们!”
有马老四这句话,程立秋心里踏实了不少。海上讨生活的人,自有自己的一套法则和默契。
“还有,四叔,”程立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塞进马老四手里,“这有二十块钱,还有两盒烟。明天一早,天不亮,你让水生跑一趟。”
水生是马老四的大孙子,十六七岁,机灵腿脚快。
“让他立刻回我老家黑瞎子沟屯,去找屯西头的赵老嘎,他跟我关系不错,人实在。让水生把这钱和烟给赵老嘎,务必把我爹他们这次为啥跑出来的真实原因打听清楚!尤其是老大程立夏,他肯定有事!告诉水生,打听明白了,立刻回来,路上别耽搁!”
马老四捏紧了那个小布包,感觉沉甸甸的,他知道这事关重大:“好!我这就把水生叫起来嘱咐!保证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程立秋用力握了握马老四粗糙的手:“四叔,辛苦你了。这事,先别声张。”
“俺懂!”马老四郑重点头。
安排好了这两件最重要的事,程立秋心里才算稍稍落定。他告别马老四,悄无声息地回到自己家,重新躺回炕上。身边的程立夏似乎动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程立秋闭上眼睛,这一次,他是真的需要休息了,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天刚蒙蒙亮,海平面泛起鱼肚白,清冷的海风带着浓重的潮气。
程立秋已经起身,正在院子里活动手脚。魏红也早早起来,开始忙活早饭。屋里那三人也窸窸窣窣地起来了,一个个睡眼惺忪,尤其是程立夏,眼底带着明显的青黑。
早饭是昨晚剩下的面条热了热,又贴了一锅饼子。饭桌上气氛依旧尴尬,没人说话,只有咀嚼和喝粥的声音。
吃完饭,程立秋放下碗筷,看着三人:“爹,大哥,老三,走吧,上船。”
程老爹连忙点头:“哎,好,好。”
程立夏和程立冬也默默站起来。
程立秋领着他们朝码头走去。清晨的码头已经热闹起来,准备出海的渔民们互相招呼着,检查网具、发动机器,空气中弥漫着柴油味和鱼腥味。
“立秋哥,今天天气不错啊!”
“秋子,来了!”
“这几位是?”有相熟的船员看到程立秋身后的生面孔,好奇地问。
程立秋面色平静地介绍:“我爹,我大哥,老三。从老家过来,想在船上找个活儿干,学点手艺。”
“哦哦,老爷子好……”众人纷纷打招呼,眼神里却多少带了些探究和好奇。昨天的事,显然已经在小小的渔村里传开了。
程立秋把他们带到自己的渔船前。这是一条不算新,但保养得不错的木壳渔船,船上已经有几个船员在忙碌了,马老四正在检查轮机,看到程立秋带来人,他抬起眼皮瞥了一眼,又低下头去,仿佛没看见。
“爹,你就待在甲板上,帮着把那边那堆旧渔网理一理,把烂的地方挑出来,能补的补补。”程立秋给父亲安排了活儿。
“哎,好,好。”程老爹连声应着,走向那堆散发着浓重腥臭味的旧渔网,脸上没什么表情。
程立秋又看向程立夏和程立冬:“大哥,老三,你们俩,今天跟着小山东和大壮,他们干啥你们干啥,学着点。拉网、下钩、整理舱室,眼里有点活儿,手脚勤快点儿。不懂就问,但别瞎碰机器。”
小山东和大壮是船上的两个年轻船员,力气大,性子直,得了马老四的私下嘱咐,心里都有数了。
“知道了。”程立夏低声应了一句。
“嗯。”程立冬点了点头。
程立秋不再多言,转身走向驾驶室,开始做出海前的最后准备。他的目光看似专注在仪表和罗盘上,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甲板上的动静。
机器轰鸣,渔船突突地驶离了码头,破开平静的海面,向着预定的渔场驶去。
到了地方,开始下网。这才是考验的真正开始。
巨大的渔网需要众人合力才能撒下去,这对于新手来说极其吃力。小山东和大壮有意无意地把最费力的位置让给程立夏和程立冬。
“使劲!拉直喽!”
“快!快!网口要合上了!”
程立冬咬紧牙关,脸憋得通红,胳膊上的肌肉绷紧,青筋暴起,跟着号子拼命用力,虽然动作笨拙,但看得出是实打实地在卖力气。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旧汗衫。
程立夏也开始还跟着使劲,但没多久,就开始龇牙咧嘴,眼神开始飘忽,脚下也开始打滑,明显是想偷懒省劲。小山东毫不客气地吼他:“那边那个!使劲啊!没吃饭吗?腰杆挺直了!”
程立夏被吼得脸上挂不住,只得重新用力,但那股勉强的劲儿,谁都看得出来。
马老四在另一边冷眼旁观,偶尔大声指挥着,话里话外都带着敲打:“都精神点!海上干活不是耍滑头的地方!一份力气一份收获!谁想混日子,趁早滚蛋!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程老爹坐在角落理渔网,听着这边的动静,头埋得更低了。
程立秋在驾驶室,通过窗户看着这一切,面无表情。
一网上来,收获不算特别多,但也不少。大家忙着分拣鱼获,把小的、不值钱的扔回海里,把好的装箱用冰镇好。这活儿需要蹲着,不停地弯腰起身,很快腰就酸了。
程立冬依旧闷头干,不说话,速度不快,但很仔细。程立夏则干一会儿就直起腰捶两下,或者借口喝水,眼神不住地往驾驶室瞟。
休息的时候,其他船员聚在一起抽烟喝水,说笑着,自然而然地就把程立夏和程立冬隔在外围。程立夏试图凑过去搭话,但大家对他的回应都淡淡的。程立冬则独自坐在船舷边,看着茫茫大海发呆。
程立秋拿出工钱,当场点清,发给每个人。轮到程立夏和程立冬时,他把一块五毛钱分别放在他们手里。
“今天表现还行,明天继续。”他的语气公事公办。
程立夏捏着那皱巴巴的一块五毛钱,嘴角抽动了一下,没说话。程立冬则默默把钱揣进兜里。
返航的路上,程立秋把马老四叫进驾驶室。
“四叔,咋样?”
马老四哼了一声:“老三还凑合,愣是愣了点,但肯下死力气,是个干活的料。老大嘛……哼,滑得很,一肚子鬼心眼,出工不出力,得时时盯着。”
程立秋点点头,和他观察到的差不多。
“盯着点,只要不过分,先由着他。等水生回来再说。”
船靠了码头,程立秋带着一身疲惫却眼神清亮的三人下船回家。魏红已经做好了晚饭,依旧是简单的饭菜,但量足管饱。
饭桌上,程老爹小心翼翼地问:“立秋啊,你看……老大和老三,今天还行?”
“嗯,还行,照着这样干就行。”程立秋扒拉着饭,含糊地应了一句。
程立夏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只是低头吃饭的速度快了些。
夜深人静,程立秋躺在炕上,听着身边渐渐响起的鼾声。程立冬似乎累极了,很快就睡沉了。程立夏的呼吸却有些不稳。
程立秋睁着眼睛,望着黑暗。他在等,等水生从老家带回来的消息。那消息,将是打破眼下这虚假平静的关键。海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深秋的凉意,也带来了远方未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