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的旨意是在黄昏时分送达林夙府上的。传旨的内侍面无表情地念完,将那道明黄的绢帛交到林夙手中,便带着随从匆匆离去,仿佛多待一刻都会沾染上不祥。府门被宫廷侍卫从外面把守,名义上是保护,实则是软禁。
林夙捧着那卷绢帛,站在庭院中,暮色将他的身影拉得细长而孤寂。他没有愤怒,没有不甘,甚至没有一丝意外。从他将那份指向代王的密奏送出去时,他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停职禁足,已是景琰在滔天舆论下能为他争取到的最好局面。
他只是觉得有些冷。深秋的晚风穿过庭院,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打着旋儿贴在他的袍角。他下意识地拢了拢衣襟,才发现指尖冰凉。
小卓子红着眼眶,想说什么,却被林夙一个眼神制止了。
“收拾一下东厢房,陛下……可能会来。”林夙的声音平静无波,转身走向书房。他需要一个人待着,消化这被迫的闲适,以及内心深处那难以言说的、混合着失望与一丝解脱的复杂情绪。
果然,入夜后,子时刚过,府邸侧门传来极轻微的叩击声。小卓子早已候着,悄无声息地引进来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身影。斗篷帽子掀开,露出景琰略显疲惫和焦躁的脸。
他没有带任何随从,孤身一人。
林夙在书房门口迎驾,依礼跪下:“罪奴林夙,叩见陛下。”
景琰看着他跪在冰凉地上的单薄身影,心头一刺,上前一步将他扶起:“起来,进去说话。”
书房内只点了一盏孤灯,光线昏黄,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摇曳不定。景琰脱下斗篷,露出里面常穿的明黄色便服,他环顾了一下这间陈设简单、甚至有些清冷的书房,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你……”景琰开口,却发现喉咙有些干涩,“你还好吗?”
林夙垂着眼睑,语气恭谨而疏离:“劳陛下挂心,罪奴一切安好。”
这声“罪奴”让景琰的心又沉了沉。他走到书案前,看着上面摊开的一本《资治通鉴》,手指划过冰凉的纸页。
“今日之事,朕是不得已。”景琰转过身,面对着林夙,“弹章如山,舆论汹汹,朕若再不处置,只怕……”
“陛下圣明。”林夙打断了他,声音依旧平静,“罪奴行事酷烈,惹来朝野非议,理当受罚。陛下保全之恩,罪奴感激不尽。”
他越是这般“懂事”,景琰心中的那团火就烧得越旺。他宁愿林夙像以前那样,带着些许委屈或不满地向他陈情,而不是现在这样,将所有的情绪都收敛在那张苍白的面具之下。
“感激?”景琰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 frustration(挫败感),“林夙,你告诉朕,你到底想做什么?河东之事,纵然豪强有罪,何至于要那般……那般屠戮?永昌伯府,围困搜查也就罢了,为何要闹得鸡犬不宁,授人以柄?还有诏狱里那个管事!就在你东厂大牢里,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毒杀!你让朕怎么信你?你让满朝文武怎么看你?怎么看朕?!”
他一连串的质问如同疾风骤雨,砸向林夙。这些日子积压的担忧、压力、以及对林夙手段的不认同,在此刻尽数爆发。
林夙终于抬起了头,昏黄的灯光下,他的眼睛亮得惊人,里面没有畏惧,只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冷静。
“陛下问罪奴想做什么?”他轻轻重复,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嘲讽的弧度,“罪奴只是想为陛下扫清障碍,揪出真凶。”
“扫清障碍?用这种血流成河的方式?”景琰逼近一步,目光锐利,“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都说朕是‘与阉共天下’的昏君!说你林夙是祸国殃民的大奸宦!”
“那陛下以为该如何?”林夙的声音也冷了下来,“循吏安抚?徐徐图之?等到代王殿下联络好所有势力,等到那些豪强将证据销毁殆尽,等到他们在朝堂上、在地方上给陛下编织好一个更大的网吗?”
他猛地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但他强忍着,目光死死盯着景琰:“河东豪强武装抗法,袭杀朝廷命官,其行已是谋逆!不对其施以雷霆手段,何以震慑宵小?永昌伯府与代王府往来密切,黑风峡伏击东厂番役,线索直指他们!不强行搜查,如何拿到证据?至于诏狱灭口……”
林夙喘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痛楚和狠厉:“那正说明敌人已经渗透到了我们身边!说明罪奴查的方向没有错!他们怕了!所以才狗急跳墙!”
“所以你就用更疯狂、更酷烈的方式来回击?”景琰痛心疾首,“林夙,你醒醒!这是治国,不是战场厮杀!你不能把所有人都当成敌人,不能用对付敌人的手段来对付每一个可能阻碍你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罪奴不懂!”林夙的声音陡然变得尖利,他挺直了原本微躬的脊背,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剑,“罪奴只知道,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陛下忘了当年在东宫,我们是如何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了吗?忘了二皇子、三皇子是如何步步紧逼,欲置我们于死地了吗?如今陛下登基,他们不过是换了一副面孔,隐藏在暗处,手段却更加阴毒!陛下念着仁德,念着规矩,他们可曾念过?”
他的眼中涌上一种近乎绝望的激烈:“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罪奴愿意做陛下手中的刀,沾满污秽和鲜血的刀!所有的骂名,所有的罪孽,罪奴一力承担!只要能为陛下铲除奸佞,稳固江山,罪奴万死不容!”
“万死不容?”景琰看着眼前这个状若疯狂的人,只觉得陌生又心痛,“你承担?你怎么承担?现在所有的矛头都指着你!他们不仅要你死,还要借着扳倒你来打击新政,来动摇朕的权威!你所谓的承担,就是让朕眼睁睁看着你被千夫所指,然后被迫……被迫舍弃你吗?”
最后那句话,景琰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和哽咽。
林夙愣住了。他看着景琰因为激动而泛红的眼眶,看着那双曾经温润如今却盛满疲惫和挣扎的眼睛,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疼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原来……陛下是在害怕这个吗?
害怕保不住他?
一股巨大的酸楚涌上鼻尖,他猛地别过头去,不让景琰看到自己瞬间湿润的眼角。
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两人粗重的呼吸声和灯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良久,林夙才用沙哑至极的声音开口,带着一种耗尽全力的疲惫:“陛下……是君,罪奴……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朕不要你死!”景琰猛地抓住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让林夙蹙眉,“朕要你活着!好好活着!朕需要你!这江山社稷需要你!但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林夙,收手吧,算朕求你了……”
景琰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恳求,那是一个帝王放下尊严的哀求。
林夙的肩膀在景琰的手中微微颤抖。他能感受到景琰掌心传来的温度和那份沉重的无力。收手?现在还能收手吗?他已经踏入了泥沼最深的地方,身上沾满了洗刷不掉的污血。代王那条毒蛇还在暗处吐着信子,朝中那些虎视眈眈的势力仍在伺机而动。他现在收手,无异于将毫无防备的景琰独自留在风暴中心。
他不能。
他缓缓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将景琰的手从自己肩上拂开。
“陛下,”他重新抬起头,脸上已恢复了那种近乎冷酷的平静,“箭已离弦,没有回头路了。罪奴……恕难从命。”
景琰看着他决绝的眼神,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踉跄着后退一步,脸上血色尽褪。
“好……好一个恕难从命……”景琰喃喃道,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失望和悲凉,“林夙,你终究是变了。变得朕都快不认识了。”
林夙的心如同被冰锥刺穿,但他依旧挺直着脊梁,沉默以对。
是啊,他变了。从那个在东宫里小心翼翼、藏拙守愚的小太监,变成了如今权倾朝野、双手沾满鲜血的东厂督主。是这深宫,是这皇权,是这无止境的斗争,将他变成了这副模样。
而这一切,最初不过是因为,他想保护眼前这个人。
多么讽刺。
景琰深深地看了林夙最后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痛心,有失望,有愤怒,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恐惧。对眼前这个越来越失控的利刃的恐惧。
他不再多说一句,猛地转身,抓起桌上的斗篷,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黑色的斗篷在夜风中翻卷,很快消失在书房外的黑暗中。
小卓子战战兢兢地探头进来,看到林夙依旧保持着那个挺直站立的姿势,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只有紧握的双拳指节泛白,微微颤抖着。
“干爹……”小卓子带着哭音唤道。
林夙没有回应。他缓缓抬起手,捂住了嘴,压抑的咳嗽声从指缝间漏出,一声比一声剧烈,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待他摊开手,掌心赫然是一抹刺目的鲜红。
他看着那抹红色,眼神空洞,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嘶哑而悲凉,在这寂静的深夜书房里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变了?
或许吧。
但他早已没有回头路可走。
既然选择了做困兽,那就在这孤城里,厮杀到最后一刻吧。
只是,那条唯一能牵绊住他的锁链,似乎……也开始松动了。
林夙捧着那卷绢帛,站在庭院中,暮色将他的身影拉得细长而孤寂。他没有愤怒,没有不甘,甚至没有一丝意外。从他将那份指向代王的密奏送出去时,他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停职禁足,已是景琰在滔天舆论下能为他争取到的最好局面。
他只是觉得有些冷。深秋的晚风穿过庭院,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打着旋儿贴在他的袍角。他下意识地拢了拢衣襟,才发现指尖冰凉。
小卓子红着眼眶,想说什么,却被林夙一个眼神制止了。
“收拾一下东厢房,陛下……可能会来。”林夙的声音平静无波,转身走向书房。他需要一个人待着,消化这被迫的闲适,以及内心深处那难以言说的、混合着失望与一丝解脱的复杂情绪。
果然,入夜后,子时刚过,府邸侧门传来极轻微的叩击声。小卓子早已候着,悄无声息地引进来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身影。斗篷帽子掀开,露出景琰略显疲惫和焦躁的脸。
他没有带任何随从,孤身一人。
林夙在书房门口迎驾,依礼跪下:“罪奴林夙,叩见陛下。”
景琰看着他跪在冰凉地上的单薄身影,心头一刺,上前一步将他扶起:“起来,进去说话。”
书房内只点了一盏孤灯,光线昏黄,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摇曳不定。景琰脱下斗篷,露出里面常穿的明黄色便服,他环顾了一下这间陈设简单、甚至有些清冷的书房,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你……”景琰开口,却发现喉咙有些干涩,“你还好吗?”
林夙垂着眼睑,语气恭谨而疏离:“劳陛下挂心,罪奴一切安好。”
这声“罪奴”让景琰的心又沉了沉。他走到书案前,看着上面摊开的一本《资治通鉴》,手指划过冰凉的纸页。
“今日之事,朕是不得已。”景琰转过身,面对着林夙,“弹章如山,舆论汹汹,朕若再不处置,只怕……”
“陛下圣明。”林夙打断了他,声音依旧平静,“罪奴行事酷烈,惹来朝野非议,理当受罚。陛下保全之恩,罪奴感激不尽。”
他越是这般“懂事”,景琰心中的那团火就烧得越旺。他宁愿林夙像以前那样,带着些许委屈或不满地向他陈情,而不是现在这样,将所有的情绪都收敛在那张苍白的面具之下。
“感激?”景琰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 frustration(挫败感),“林夙,你告诉朕,你到底想做什么?河东之事,纵然豪强有罪,何至于要那般……那般屠戮?永昌伯府,围困搜查也就罢了,为何要闹得鸡犬不宁,授人以柄?还有诏狱里那个管事!就在你东厂大牢里,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毒杀!你让朕怎么信你?你让满朝文武怎么看你?怎么看朕?!”
他一连串的质问如同疾风骤雨,砸向林夙。这些日子积压的担忧、压力、以及对林夙手段的不认同,在此刻尽数爆发。
林夙终于抬起了头,昏黄的灯光下,他的眼睛亮得惊人,里面没有畏惧,只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冷静。
“陛下问罪奴想做什么?”他轻轻重复,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嘲讽的弧度,“罪奴只是想为陛下扫清障碍,揪出真凶。”
“扫清障碍?用这种血流成河的方式?”景琰逼近一步,目光锐利,“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都说朕是‘与阉共天下’的昏君!说你林夙是祸国殃民的大奸宦!”
“那陛下以为该如何?”林夙的声音也冷了下来,“循吏安抚?徐徐图之?等到代王殿下联络好所有势力,等到那些豪强将证据销毁殆尽,等到他们在朝堂上、在地方上给陛下编织好一个更大的网吗?”
他猛地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但他强忍着,目光死死盯着景琰:“河东豪强武装抗法,袭杀朝廷命官,其行已是谋逆!不对其施以雷霆手段,何以震慑宵小?永昌伯府与代王府往来密切,黑风峡伏击东厂番役,线索直指他们!不强行搜查,如何拿到证据?至于诏狱灭口……”
林夙喘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痛楚和狠厉:“那正说明敌人已经渗透到了我们身边!说明罪奴查的方向没有错!他们怕了!所以才狗急跳墙!”
“所以你就用更疯狂、更酷烈的方式来回击?”景琰痛心疾首,“林夙,你醒醒!这是治国,不是战场厮杀!你不能把所有人都当成敌人,不能用对付敌人的手段来对付每一个可能阻碍你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罪奴不懂!”林夙的声音陡然变得尖利,他挺直了原本微躬的脊背,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剑,“罪奴只知道,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陛下忘了当年在东宫,我们是如何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了吗?忘了二皇子、三皇子是如何步步紧逼,欲置我们于死地了吗?如今陛下登基,他们不过是换了一副面孔,隐藏在暗处,手段却更加阴毒!陛下念着仁德,念着规矩,他们可曾念过?”
他的眼中涌上一种近乎绝望的激烈:“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罪奴愿意做陛下手中的刀,沾满污秽和鲜血的刀!所有的骂名,所有的罪孽,罪奴一力承担!只要能为陛下铲除奸佞,稳固江山,罪奴万死不容!”
“万死不容?”景琰看着眼前这个状若疯狂的人,只觉得陌生又心痛,“你承担?你怎么承担?现在所有的矛头都指着你!他们不仅要你死,还要借着扳倒你来打击新政,来动摇朕的权威!你所谓的承担,就是让朕眼睁睁看着你被千夫所指,然后被迫……被迫舍弃你吗?”
最后那句话,景琰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和哽咽。
林夙愣住了。他看着景琰因为激动而泛红的眼眶,看着那双曾经温润如今却盛满疲惫和挣扎的眼睛,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疼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原来……陛下是在害怕这个吗?
害怕保不住他?
一股巨大的酸楚涌上鼻尖,他猛地别过头去,不让景琰看到自己瞬间湿润的眼角。
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两人粗重的呼吸声和灯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良久,林夙才用沙哑至极的声音开口,带着一种耗尽全力的疲惫:“陛下……是君,罪奴……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朕不要你死!”景琰猛地抓住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让林夙蹙眉,“朕要你活着!好好活着!朕需要你!这江山社稷需要你!但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林夙,收手吧,算朕求你了……”
景琰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恳求,那是一个帝王放下尊严的哀求。
林夙的肩膀在景琰的手中微微颤抖。他能感受到景琰掌心传来的温度和那份沉重的无力。收手?现在还能收手吗?他已经踏入了泥沼最深的地方,身上沾满了洗刷不掉的污血。代王那条毒蛇还在暗处吐着信子,朝中那些虎视眈眈的势力仍在伺机而动。他现在收手,无异于将毫无防备的景琰独自留在风暴中心。
他不能。
他缓缓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将景琰的手从自己肩上拂开。
“陛下,”他重新抬起头,脸上已恢复了那种近乎冷酷的平静,“箭已离弦,没有回头路了。罪奴……恕难从命。”
景琰看着他决绝的眼神,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踉跄着后退一步,脸上血色尽褪。
“好……好一个恕难从命……”景琰喃喃道,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失望和悲凉,“林夙,你终究是变了。变得朕都快不认识了。”
林夙的心如同被冰锥刺穿,但他依旧挺直着脊梁,沉默以对。
是啊,他变了。从那个在东宫里小心翼翼、藏拙守愚的小太监,变成了如今权倾朝野、双手沾满鲜血的东厂督主。是这深宫,是这皇权,是这无止境的斗争,将他变成了这副模样。
而这一切,最初不过是因为,他想保护眼前这个人。
多么讽刺。
景琰深深地看了林夙最后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痛心,有失望,有愤怒,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恐惧。对眼前这个越来越失控的利刃的恐惧。
他不再多说一句,猛地转身,抓起桌上的斗篷,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黑色的斗篷在夜风中翻卷,很快消失在书房外的黑暗中。
小卓子战战兢兢地探头进来,看到林夙依旧保持着那个挺直站立的姿势,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只有紧握的双拳指节泛白,微微颤抖着。
“干爹……”小卓子带着哭音唤道。
林夙没有回应。他缓缓抬起手,捂住了嘴,压抑的咳嗽声从指缝间漏出,一声比一声剧烈,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待他摊开手,掌心赫然是一抹刺目的鲜红。
他看着那抹红色,眼神空洞,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嘶哑而悲凉,在这寂静的深夜书房里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变了?
或许吧。
但他早已没有回头路可走。
既然选择了做困兽,那就在这孤城里,厮杀到最后一刻吧。
只是,那条唯一能牵绊住他的锁链,似乎……也开始松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