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弦音破圈-《带娃综艺?我靠毒舌奶爸爆红了》

  “艺术课堂”的余温还没散去,网络上关于林枫下一个会展示什么乐器的猜测已经成了热门话题。有人押钢琴更深度的作品,有人期待冷门乐器,话题下面甚至有人开玩笑地提到了唢呐。

  这天节目录制前,后台比往常更热闹些。几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凑在一起,脑袋挨着脑袋看手机视频,外放的声音流淌出来,是某种弦乐器清越又带着颗粒感的声响。

  “这是什么声音?挺好听的。”一个女孩问。

  “好像叫……古筝?对,古筝。”另一个男孩回答,“我奶奶以前爱听,没想到这么带感。”

  “这个UP主用的不是传统曲子,是改编的游戏BGM,炸裂!”

  他们的讨论声不高,但足够让路过的人听清。

  林枫脚步未停,思清却拉住了他的衣角。

  “爸爸,”思清仰着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着求知的光,“他们讨论的乐器振动原理,似乎和钢琴、小提琴都不同。它的音色构成有研究价值。”

  林枫低头看着儿子。“想听?”

  思清用力点头。

  一旁的思雅也凑过来,虽然不懂原理,但“好听”两个字就足够了。“爸爸,你要弹那个吗?弹给我们听呀!”

  于是,在新一期节目的自由展示环节,当主持人照例询问林枫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时,他没有走向熟悉的钢琴,而是走向了舞台一侧。

  那里,不知何时,安静地放置着一架古朴的二十一弦古筝。深色的木纹流淌着岁月的光泽。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猜对了!真的是民乐!

  孙宇在嘉宾席上几不可闻地哼了一声,抱起手臂,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在他看来,林枫碰这种“老古董”简直是自降身价,脱离现代审美。

  林枫在古筝前坐下,没有多余的解释。他试了试音,指尖拂过琴弦,带起一串清泠如水的泛音。

  然后,他弹的并非《高山流水》或《渔舟唱晚》。

  一段充满现代节奏感的旋律,从他指尖迸发而出。那是近期一部爆火国风动漫的主题曲改编,原本由电子乐和西洋乐器演绎,此刻却在这古老的二十一弦上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左手按滑吟揉,细腻地勾勒着婉转的旋律线条;右手勾托抹挑,时而轻盈,时而铿锵,竟模拟出了鼓点般的律动。传统技法的韵味与现代曲风的张力,在他之下完美融合。

  琴音时而如碎玉落盘,清脆悦耳;时而如风过松涛,深沉辽阔。强烈的节奏感让不少年轻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轻轻点头,脚掌打着拍子。

  思清早已打开了他的平板录音功能,小眉头紧锁,喃喃自语。“弦长与音高关系符合物理规律。但通过按弦改变有效弦长,从而产生滑音和颤音,这种连续的音高变化是离散音高的键盘乐器无法实现的。振动的复杂性远超预期……”

  思柔没有哥哥那么多分析。她抱着她的小兔子,坐在妈妈身边,听着听着,小身体就开始随着那鲜明的节奏轻轻左右摇晃。幅度很小,却很投入,黑葡萄似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台上抚琴的爸爸。

  一曲终了。

  掌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要热烈,尤其来自年轻观众的区域。他们脸上带着发现新大陆的兴奋。

  “我的天!古筝还能这么玩?”

  “我以为民乐都是慢悠悠的,没想到这么燃!”

  “瞬间被圈粉!我要去学古筝!”

  “这改编绝了,完全抓住了原曲的精髓,又多了种说不出的味道!”

  主持人激动地跑上台。“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林先生,您又一次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这首改编曲……”

  林枫平静地放下衣甲。“音乐没有古今界限,只有是否打动人心。”

  台下再次爆发出掌声。

  孙宇的脸色难看至极。他预想中的“冷场”和“脱节”根本没有发生,反而让林枫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备受追捧的领域。

  当晚,“林枫 古筝”、“古筝还能这样”、“传统乐器破圈”等话题便占据了热搜榜。

  许多年轻的音乐博主纷纷发布反应视频,对林枫的演奏进行专业分析和高度评价。一些民乐演奏家也转发点赞,称赞其“守正创新”,为传统民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赵敏的电话再次被打爆。这次是来自音乐平台、国风音乐会、甚至游戏公司的合作邀请,都希望借助林枫这股“民乐新风”,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林枫看着网络上汹涌的浪潮,又看看身边。思清还在孜孜不倦地研究着他的振动波形图。思柔已经睡着了,怀里还抱着那只小兔子,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

  他知道,这一次,他拨动的不仅仅是古筝的琴弦。

  他拨动的,是无数年轻人心弦上,对古老文明沉睡的好奇与认同。

  那清越的弦音,正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冲破圈层的壁垒,在更广阔的天空下,激荡起层层涟漪。

  传统并非沉寂的化石,它只是等待着一阵合适的风,便能再次发出震撼时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