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头的染坊是李婶开的,青砖瓦房围着个小院子,院里竖着好几根木杆,挂满了染好的布料,蓝的像天,红的像花,风一吹,哗啦啦地响,像无数面小旗子在招手。
豆宝揣着娘给的碎银,踩着青石板路往染坊走。刚到门口,就闻见一股草木混合着水汽的清香——那是蓼蓝草和石灰水发酵的味道,闻着有点冲,习惯了倒觉得亲切。
“李婶!”豆宝隔着篱笆喊了一声。院里传来“哗啦啦”的搅水声,李婶围着块靛蓝色围裙,从染缸后探出头来,手里还攥着根长木棍:“是豆宝啊,来取布?”
“嗯!”豆宝跑进去,眼睛盯着晾在杆上的那块宝蓝色布料,“我娘说让我来看看,上次定的那块‘月白’染好了没。”
李婶放下木棍,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指着墙角那匹叠得整整齐齐的布:“早好了!你娘要的‘月白’,特意多浸了两遍,不发灰,透着亮呢。”
豆宝走过去摸了摸,布料滑溜溜的,像浸过月光,比家里的粗麻布软和多了。她忽然瞥见染缸边堆着些紫黑色的果子,圆滚滚的像小葡萄,便问:“李婶,这是啥?”
“是茜草果,”李婶拿起一颗捏碎,紫色的汁水立刻染紫了指尖,“捣碎了能染胭脂红,前儿你王婶来,定了块红布,说是给她家丫蛋做嫁妆。”
正说着,王婶就挎着篮子来了,篮子里装着刚蒸的糖糕,见了豆宝就笑:“这丫头,又来给你娘取布?你娘那身月白布衫穿了三年,早该换件新的了。”
豆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李婶已经把月白布卷起来,用麻绳捆好:“拿着吧,收你娘的钱时,我多饶了半尺,够给你做个小坎肩。”
“谢谢李婶!”豆宝接过布,沉甸甸的,裹着股潮湿的草木香。她刚要走,却被院里那几口大染缸吸住了目光——缸里的水蓝得发黑,像深不见底的小湖,水面还浮着层泡沫,李婶说那是“靛花”,是染布的精髓。
“想试试不?”李婶看出她的好奇,递过来根木杆,“搅搅看,能打出蓝花来。”
豆宝握着木杆伸进染缸,冰凉的水没过手腕,她学着李婶的样子顺时针搅动,缸里的蓝水打着旋,果然浮起更多细碎的蓝泡沫,像撒了把星星。搅着搅着,她忽然发现缸底沉着块没染透的白布角,便问:“这布咋不捞上来?”
“得泡够时辰,”李婶蹲下来,指着缸壁上的刻度,“你看这道线,布得没过这条线泡三天,每天搅三遍,颜色才能吃进布里,洗十遍都不掉色。”她忽然笑了,“你娘年轻时,总偷摸来帮我搅缸,说搅得胳膊酸,转头又来,就为了多要半尺布给你做肚兜。”
豆宝的脸“腾”地红了,手里的木杆差点掉进缸里。王婶在一旁打趣:“可不是嘛,你娘当年定的那块‘天青’布,穿到你满月才舍得脱。”
正说着,染坊的门被推开,丫蛋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手里举着朵野菊花:“娘!李婶!你看我摘的花,能染黄色不?”
李婶接过菊花,捏了捏花瓣:“这野菊瓣太少,得攒一筐才够染块帕子。要不,你跟豆宝去后山采点黄檗果?那玩意儿染出来的黄色,亮得像向日葵。”
丫蛋眼睛一亮,拉着豆宝的胳膊就往外跑:“豆宝姐,咱快去!采完果子,我请你吃麦芽糖!”
豆宝被她拽着跑,手里的月白布晃悠悠地扫过青石板,留下道淡淡的水痕。染坊里,李婶和王婶的笑声混着布料飘动的“哗啦”声,飘得老远,连空气里的草木香,都染上了点甜。
后山的黄檗果挂在枝头,像一串串小灯笼。豆宝和丫蛋踮着脚摘,果子砸在竹篮里,发出“咚咚”的轻响。丫蛋忽然指着远处喊:“你看!那片山坡全是!”
两人跑过去,只见漫山遍野的黄檗果,阳光照在上面,黄得晃眼。豆宝摘了颗熟透的果子,掰开,橙黄色的汁水立刻流出来,她往指甲上抹了点,居然染出层透亮的黄,像涂了层蜜。
“回去跟李婶学学,咱自己染块帕子呗?”丫蛋举着满篮的果子,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豆宝点头,指尖的黄渍蹭在衣角上,留下朵小小的黄花。风从山坡上吹过,带着染坊的草木香和手里的果香,她忽然觉得,这日子就像染布,得慢慢泡,细细搅,才能浸出最匀净的颜色,藏着最踏实的甜。
豆宝揣着娘给的碎银,踩着青石板路往染坊走。刚到门口,就闻见一股草木混合着水汽的清香——那是蓼蓝草和石灰水发酵的味道,闻着有点冲,习惯了倒觉得亲切。
“李婶!”豆宝隔着篱笆喊了一声。院里传来“哗啦啦”的搅水声,李婶围着块靛蓝色围裙,从染缸后探出头来,手里还攥着根长木棍:“是豆宝啊,来取布?”
“嗯!”豆宝跑进去,眼睛盯着晾在杆上的那块宝蓝色布料,“我娘说让我来看看,上次定的那块‘月白’染好了没。”
李婶放下木棍,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指着墙角那匹叠得整整齐齐的布:“早好了!你娘要的‘月白’,特意多浸了两遍,不发灰,透着亮呢。”
豆宝走过去摸了摸,布料滑溜溜的,像浸过月光,比家里的粗麻布软和多了。她忽然瞥见染缸边堆着些紫黑色的果子,圆滚滚的像小葡萄,便问:“李婶,这是啥?”
“是茜草果,”李婶拿起一颗捏碎,紫色的汁水立刻染紫了指尖,“捣碎了能染胭脂红,前儿你王婶来,定了块红布,说是给她家丫蛋做嫁妆。”
正说着,王婶就挎着篮子来了,篮子里装着刚蒸的糖糕,见了豆宝就笑:“这丫头,又来给你娘取布?你娘那身月白布衫穿了三年,早该换件新的了。”
豆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李婶已经把月白布卷起来,用麻绳捆好:“拿着吧,收你娘的钱时,我多饶了半尺,够给你做个小坎肩。”
“谢谢李婶!”豆宝接过布,沉甸甸的,裹着股潮湿的草木香。她刚要走,却被院里那几口大染缸吸住了目光——缸里的水蓝得发黑,像深不见底的小湖,水面还浮着层泡沫,李婶说那是“靛花”,是染布的精髓。
“想试试不?”李婶看出她的好奇,递过来根木杆,“搅搅看,能打出蓝花来。”
豆宝握着木杆伸进染缸,冰凉的水没过手腕,她学着李婶的样子顺时针搅动,缸里的蓝水打着旋,果然浮起更多细碎的蓝泡沫,像撒了把星星。搅着搅着,她忽然发现缸底沉着块没染透的白布角,便问:“这布咋不捞上来?”
“得泡够时辰,”李婶蹲下来,指着缸壁上的刻度,“你看这道线,布得没过这条线泡三天,每天搅三遍,颜色才能吃进布里,洗十遍都不掉色。”她忽然笑了,“你娘年轻时,总偷摸来帮我搅缸,说搅得胳膊酸,转头又来,就为了多要半尺布给你做肚兜。”
豆宝的脸“腾”地红了,手里的木杆差点掉进缸里。王婶在一旁打趣:“可不是嘛,你娘当年定的那块‘天青’布,穿到你满月才舍得脱。”
正说着,染坊的门被推开,丫蛋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手里举着朵野菊花:“娘!李婶!你看我摘的花,能染黄色不?”
李婶接过菊花,捏了捏花瓣:“这野菊瓣太少,得攒一筐才够染块帕子。要不,你跟豆宝去后山采点黄檗果?那玩意儿染出来的黄色,亮得像向日葵。”
丫蛋眼睛一亮,拉着豆宝的胳膊就往外跑:“豆宝姐,咱快去!采完果子,我请你吃麦芽糖!”
豆宝被她拽着跑,手里的月白布晃悠悠地扫过青石板,留下道淡淡的水痕。染坊里,李婶和王婶的笑声混着布料飘动的“哗啦”声,飘得老远,连空气里的草木香,都染上了点甜。
后山的黄檗果挂在枝头,像一串串小灯笼。豆宝和丫蛋踮着脚摘,果子砸在竹篮里,发出“咚咚”的轻响。丫蛋忽然指着远处喊:“你看!那片山坡全是!”
两人跑过去,只见漫山遍野的黄檗果,阳光照在上面,黄得晃眼。豆宝摘了颗熟透的果子,掰开,橙黄色的汁水立刻流出来,她往指甲上抹了点,居然染出层透亮的黄,像涂了层蜜。
“回去跟李婶学学,咱自己染块帕子呗?”丫蛋举着满篮的果子,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豆宝点头,指尖的黄渍蹭在衣角上,留下朵小小的黄花。风从山坡上吹过,带着染坊的草木香和手里的果香,她忽然觉得,这日子就像染布,得慢慢泡,细细搅,才能浸出最匀净的颜色,藏着最踏实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