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老物件里的光阴-《灶王爷的赊账簿》

  灶房的烟囱又冒出了烟,娘正蒸着新收的黏米,蒸汽裹着甜香漫到院里,勾得豆宝直咽口水。他蹲在墙角,手里摩挲着个铁皮饼干盒——是昨儿帮三婆整理老屋时翻出来的,锈迹斑斑,锁扣早就坏了,里面却藏着些宝贝。

  “这是啥?”豆宝捏起个巴掌大的布偶,红布做的身子,黑豆缝的眼睛,胳膊腿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憨气。三婆坐在门槛上择菜,抬头瞅了眼,笑道:“那是你娘小时候的玩意儿,我用她穿旧的红肚兜改的,那时候她总抱着睡觉,丢了能哭半宿。”

  饼干盒里藏着的尽是老物件:缺了角的粗瓷小碗,碗底还留着“囍”字,三婆说那是她嫁过来时的陪嫁;半截银镯子,接口处磨得发亮,“这是你太奶奶的,她总说戴着干活不方便,摘下来就忘了搁哪儿,没想到在这儿呢”;还有张泛黄的纸,上面是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我长大了要给娘买花布”,三婆指着字迹笑:“这是你爹十岁写的,后来真给你娘扯了块最时兴的牡丹布。”

  豆宝把布偶揣进兜里,又拿起那半截银镯子,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像触到了太奶奶的温度。他忽然想起前几天去镇上,看见首饰铺里摆着亮晶晶的银镯子,比这半截的好看多了,可不知为啥,这带着缺口的旧镯子,摸着更让人心里踏实。

  “三婆,这些都能给我吗?”豆宝抬头问。

  “拿去吧拿去吧,”三婆挥挥手,“搁着也是落灰,你拿着,也算替我们记着点老日子。”

  回家的路上,豆宝兜里揣着布偶,手里攥着银镯子,走得小心翼翼。路过村头老槐树,看见王大爷正给孩子们讲过去的事:“那时候没电灯,晚上点油灯,你婶子总说我看书费油,把灯芯拨得只剩个火星子……”

  豆宝忽然停下脚步。他想起自己房间的台灯,亮得能照清课本上最小的字;想起娘蒸黏米时用的电蒸锅,比灶台快多了;想起爹开的拖拉机,突突突跑起来,比以前的老牛车快十倍。可这些新物件再好,也抵不过老布偶里藏着的念想,抵不过粗瓷碗里盛过的热粥香,抵不过那些带着温度的旧时光。

  “豆宝,愣着干啥?”爹骑着摩托车经过,停下来捎他一程。豆宝跳上车,搂住爹的腰,把布偶和银镯子紧紧攥在手里。风从耳边吹过,带着新麦的清香,他忽然觉得,那些老物件就像颗种子,埋在时光里,长出的不只是回忆,还有过日子的底气——知道从哪儿来,才更明白该往哪儿去。

  回到家,豆宝找了个木盒子,把老物件一件件摆进去。娘进来看见,拿起那布偶笑出了声:“这丑东西你还留着?”豆宝认真地点头:“留着,等我有了小弟弟,就给他讲这是我娘小时候的宝贝。”

  娘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眼里却闪着光。豆宝看着娘的笑,忽然懂了——老物件哪是什么旧东西,那是一代代人攒下的日子,是用爱和牵挂串起来的线,一头连着过去,一头牵着将来,怎么也断不了。

  夜里,豆宝把木盒子放在床头。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红布偶黑豆般的眼睛上,像落了两颗星星。他摸了摸布偶粗糙的针脚,忽然觉得,心里满满当当的,比揣着块糖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