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停时,天刚蒙蒙亮,檐角的冰棱垂得老长,像一串串透明的水晶。我推开院门,脚刚踩进积雪,就听见隔壁赵铁柱家的驴在嘶叫,夹杂着他娘的吆喝声。走近了才见,赵铁柱正蹲在驴车旁发愁——车轴冻住了,昨儿答应给镇上供销社送的白菜,这会儿愣是挪不动窝。
“婶娘,你来得正好!”赵铁柱搓着冻红的手,鼻尖上挂着霜,“这破车,关键时候掉链子!”他娘在一旁急得直跺脚:“供销社等着这批白菜腌酸菜呢,误了时辰要扣钱的!”
我往车轴缝里瞅了瞅,冰碴冻得死死的,难怪驴拉不动。“去灶房舀盆热水来,再拿块粗布。”我一边说一边解下围巾,蹲下身用手摸了摸车轴,冰得指尖发麻。赵铁柱他娘应声跑进屋,很快端来一盆冒着热气的水,粗布上还沾着点面粉——想来是刚揉过面。
“浇慢点,别溅着冰碴子。”我接过水盆,顺着车轴缝慢慢浇下去,热水遇上冰,“滋滋”冒起白气,冰碴子一点点化了。赵铁柱赶紧用粗布擦去融化的冰水,又往轴里灌了点菜籽油——这是他娘刚从油罐里舀的,说滑润些。
“试试!”他娘拍了拍驴屁股,驴“昂”地叫了一声,使劲一拽,车轴“咯吱”响了两声,居然动了!赵铁柱跳上车,高兴得直喊:“成了!婶娘你太厉害了!”他娘往我手里塞了两个还热乎的菜窝窝:“快拿着,刚出锅的,垫垫肚子。”
正说着,东边传来“叮叮当当”的铃铛声,是陈先生赶着驴车过来了,车斗里装着些药箱和绷带。“早啊,”他掀开车帘冲我们笑,“刚去李婆家看过了,老寒腿犯了,给她换了副膏药。”他目光落在赵铁柱的驴车上,“这是要去送菜?”
“是啊,多亏婶娘帮着弄好了车轴。”赵铁柱挠挠头,忽然一拍大腿,“对了先生,你知道王屠户家在哪儿不?我娘让我顺便捎两斤五花肉,说雪后吃炖肉暖身子。”陈先生指了指西边:“过了石桥第三个院就是,他家烟囱正冒烟呢,准在煮肉。”
我帮着赵铁柱把白菜搬上车,雪在脚下“咯吱咯吱”响,太阳刚爬过墙头,把雪照得发亮,晃得人睁不开眼。“婶娘要不要跟我去镇上?”赵铁柱拍了拍车斗,“供销社旁新开了家糖画铺,听说能画老虎的!”
“不了,”我笑着摆手,“你先去送菜,回来给我捎根糖棍就行。”他娘在一旁叮嘱:“路上慢点,别贪玩弄湿了鞋!”赵铁柱扬了扬鞭子,驴车“咯噔咯噔”碾着雪往前走,车后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
陈先生忽然碰了碰我的胳膊,指着北边:“你看,豆宝那小子又在雪地里疯跑。”果然,豆宝裹着件过大的棉袄,像个圆滚滚的雪球,正追着只麻雀跑,脚下一滑,摔了个屁股墩,却咧着嘴笑,一点不疼似的。
“这孩子,”我无奈地摇摇头,刚要喊他,就见他爬起来,手里攥着个东西往回跑,跑到我面前,举着冻得通红的小手:“婶娘你看!我捡的!”是块冻成冰的冰凌,在阳光下闪着光,像块水晶。
“小心冻手。”我把冰凌接过来,揣进怀里焐着,“走,回家煮姜汤,你昨儿在雪地里滚了半天,别着凉了。”陈先生跟着我们往回走,驴车在身后慢悠悠地跟着,铃铛声“叮铃叮铃”的,混着豆宝的笑声,在雪地里荡开老远。
刚进院门,就见张婶挎着个竹篮站在门口,篮子里是些刚蒸的年糕,冒着热气。“听说你帮赵铁柱弄好了车轴,”她把篮子往我手里塞,“这年糕是糯米做的,给豆宝当点心吃。”我刚要推辞,她已经转身往回走,“我家老头子还等着我回去熬粥呢,回见啊!”
豆宝已经迫不及待拿起块年糕,烫得直吹,咬了一大口,糯米黏在嘴角,像只偷吃东西的小松鼠。陈先生坐在炉边烤火,看着他笑:“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我往炉里添了块柴,火光跳起来,映得每个人的脸都暖暖的。
窗外的雪开始化了,屋檐的冰棱滴着水,“滴答滴答”打在石阶上。豆宝举着半块年糕,忽然说:“婶娘,雪化了是不是就该种麦子了?赵铁柱说他爹要教他耕地呢。”陈先生喝了口热茶,慢悠悠地说:“是啊,雪水滋润过的地,种啥长啥,今年准是个好年成。”
我看着炉里跳动的火苗,听着豆宝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忽然觉得,这雪后的日子,就像炉上慢慢熬着的姜汤,看着清清淡淡,喝下去,却从嗓子暖到心里,带着股说不出的踏实劲儿。
“婶娘,你来得正好!”赵铁柱搓着冻红的手,鼻尖上挂着霜,“这破车,关键时候掉链子!”他娘在一旁急得直跺脚:“供销社等着这批白菜腌酸菜呢,误了时辰要扣钱的!”
我往车轴缝里瞅了瞅,冰碴冻得死死的,难怪驴拉不动。“去灶房舀盆热水来,再拿块粗布。”我一边说一边解下围巾,蹲下身用手摸了摸车轴,冰得指尖发麻。赵铁柱他娘应声跑进屋,很快端来一盆冒着热气的水,粗布上还沾着点面粉——想来是刚揉过面。
“浇慢点,别溅着冰碴子。”我接过水盆,顺着车轴缝慢慢浇下去,热水遇上冰,“滋滋”冒起白气,冰碴子一点点化了。赵铁柱赶紧用粗布擦去融化的冰水,又往轴里灌了点菜籽油——这是他娘刚从油罐里舀的,说滑润些。
“试试!”他娘拍了拍驴屁股,驴“昂”地叫了一声,使劲一拽,车轴“咯吱”响了两声,居然动了!赵铁柱跳上车,高兴得直喊:“成了!婶娘你太厉害了!”他娘往我手里塞了两个还热乎的菜窝窝:“快拿着,刚出锅的,垫垫肚子。”
正说着,东边传来“叮叮当当”的铃铛声,是陈先生赶着驴车过来了,车斗里装着些药箱和绷带。“早啊,”他掀开车帘冲我们笑,“刚去李婆家看过了,老寒腿犯了,给她换了副膏药。”他目光落在赵铁柱的驴车上,“这是要去送菜?”
“是啊,多亏婶娘帮着弄好了车轴。”赵铁柱挠挠头,忽然一拍大腿,“对了先生,你知道王屠户家在哪儿不?我娘让我顺便捎两斤五花肉,说雪后吃炖肉暖身子。”陈先生指了指西边:“过了石桥第三个院就是,他家烟囱正冒烟呢,准在煮肉。”
我帮着赵铁柱把白菜搬上车,雪在脚下“咯吱咯吱”响,太阳刚爬过墙头,把雪照得发亮,晃得人睁不开眼。“婶娘要不要跟我去镇上?”赵铁柱拍了拍车斗,“供销社旁新开了家糖画铺,听说能画老虎的!”
“不了,”我笑着摆手,“你先去送菜,回来给我捎根糖棍就行。”他娘在一旁叮嘱:“路上慢点,别贪玩弄湿了鞋!”赵铁柱扬了扬鞭子,驴车“咯噔咯噔”碾着雪往前走,车后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
陈先生忽然碰了碰我的胳膊,指着北边:“你看,豆宝那小子又在雪地里疯跑。”果然,豆宝裹着件过大的棉袄,像个圆滚滚的雪球,正追着只麻雀跑,脚下一滑,摔了个屁股墩,却咧着嘴笑,一点不疼似的。
“这孩子,”我无奈地摇摇头,刚要喊他,就见他爬起来,手里攥着个东西往回跑,跑到我面前,举着冻得通红的小手:“婶娘你看!我捡的!”是块冻成冰的冰凌,在阳光下闪着光,像块水晶。
“小心冻手。”我把冰凌接过来,揣进怀里焐着,“走,回家煮姜汤,你昨儿在雪地里滚了半天,别着凉了。”陈先生跟着我们往回走,驴车在身后慢悠悠地跟着,铃铛声“叮铃叮铃”的,混着豆宝的笑声,在雪地里荡开老远。
刚进院门,就见张婶挎着个竹篮站在门口,篮子里是些刚蒸的年糕,冒着热气。“听说你帮赵铁柱弄好了车轴,”她把篮子往我手里塞,“这年糕是糯米做的,给豆宝当点心吃。”我刚要推辞,她已经转身往回走,“我家老头子还等着我回去熬粥呢,回见啊!”
豆宝已经迫不及待拿起块年糕,烫得直吹,咬了一大口,糯米黏在嘴角,像只偷吃东西的小松鼠。陈先生坐在炉边烤火,看着他笑:“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我往炉里添了块柴,火光跳起来,映得每个人的脸都暖暖的。
窗外的雪开始化了,屋檐的冰棱滴着水,“滴答滴答”打在石阶上。豆宝举着半块年糕,忽然说:“婶娘,雪化了是不是就该种麦子了?赵铁柱说他爹要教他耕地呢。”陈先生喝了口热茶,慢悠悠地说:“是啊,雪水滋润过的地,种啥长啥,今年准是个好年成。”
我看着炉里跳动的火苗,听着豆宝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忽然觉得,这雪后的日子,就像炉上慢慢熬着的姜汤,看着清清淡淡,喝下去,却从嗓子暖到心里,带着股说不出的踏实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