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刚过,田野里的麦子就像被泼了桶金漆,齐刷刷地黄了。风一吹,麦浪翻滚,沉甸甸的麦穗互相碰撞,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无数细碎的欢歌。
豆宝跟着爹去地里割麦,手里攥着把小镰刀,刃口被磨得雪亮。他学着爹的样子,弯下腰,左手拢住一丛麦子,右手挥镰割下去。可镰刀像是故意跟他作对,要么割不断麦秆,要么连带着把泥土都刨起来。
“慢慢来,手腕别太使劲。”爹直起身,用袖子擦了把汗,示范给她看,“贴着根割,又快又省力。”
豆宝依样画葫芦,果然顺手多了。金黄的麦秆在她手里簌簌倒下,散发出带着阳光的麦香。她忽然想起去年沈爷爷说过,他们家的麦子要留一部分做麦种,明年种在自家新开的那块荒地上。
“爹,沈爷爷啥时候来呀?他说要教我选麦种呢。”豆宝直起腰,望着远处的田埂。
爹笑了:“等割完这亩地,我就去镇上给他打个电话。你沈爷爷啊,最看重你选的那几株‘麦王’,说穗大粒满,准能长出好麦子。”
豆宝眼睛一亮,加快了手里的动作。她特意留了几株长得最高最壮的麦子,穗子比巴掌还大,颗粒饱满得像是要裂开。沈爷爷说,这就是“麦王”,能带着一整块地的麦子都长这么好。
【特写:豆宝的小手上沾着泥土,指甲缝里嵌着麦芒,却紧紧攥着一株沉甸甸的麦穗,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割到日头偏西,田埂上忽然传来熟悉的笑声。豆宝抬头一看,沈爷爷背着个布包,正跟娘站在埂上招手呢。
“沈爷爷!”豆宝扔下镰刀就跑过去,麦茬子扎得脚底板痒痒的,她也顾不上。
沈爷爷弯腰接住扑过来的豆宝,布包里的东西硌得她后背有点疼。“慢点跑,当心摔着。”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个竹编的小簸箕,装着些圆滚滚的东西,“给你带了新炒的南瓜子,你娘说你爱吃咸口的。”
【细节:竹簸箕上还沾着几片南瓜叶,带着新鲜的水汽】
娘拎着个竹篮跟过来,里面是刚蒸好的玉米饼和腌黄瓜。“先歇会儿,吃点东西。”她把饼递给出汗的沈爷爷,“今年的麦子长得真好,多亏了你去年给的那袋有机肥。”
沈爷爷咬了口玉米饼,指着豆宝特意留的那几株麦王,眼里带着赞许:“眼光不错,这几株确实是好苗子。等晒干了,我教你怎么脱粒、扬场,再挑出最饱满的当种子。”
豆宝趴在沈爷爷膝头,看他用手指捻开麦粒,讲解哪些颗粒适合留种。阳光透过麦秆的缝隙照下来,在他银白的头发上镀了层金边。
“沈爷爷,”豆宝忽然问,“明年这些麦种长出来,是不是能分给村里的人?王奶奶家的麦子总不够吃……”
沈爷爷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当然可以。好东西要大家分着种,地里的收成才会一年比一年好。”他摸了摸豆宝的头,“我们豆宝,心里装着别人呢。”
【镜头拉远:金黄的麦田里,几个人影坐在田埂上,玉米饼的香气混着麦香飘远】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铺到麦田深处。豆宝啃着玉米饼,看爹和沈爷爷商量着翻地的日子,看娘在一旁低头择着刚摘的豆角,忽然觉得,这麦浪里藏着的不只是粮食,还有好多好多约定——
和沈爷爷约定好一起选麦种,和爹约定好明年多种两亩地,和娘约定好秋收后去镇上扯块花布做新棉袄,甚至在心里悄悄和王奶奶约定,明年一定送她满满一袋新麦子。
风又起,麦浪更盛,像是在应和着这些细碎而温暖的约定。豆宝把沈爷爷给的南瓜子揣进兜里,一粒一粒地剥着吃,咸香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像极了此刻心里的滋味——踏实,满足,还有点甜甜的期待。
她知道,等到明年麦浪再黄时,这些约定都会像麦粒一样,饱满而实在地长在泥土里,长在阳光里,长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
豆宝跟着爹去地里割麦,手里攥着把小镰刀,刃口被磨得雪亮。他学着爹的样子,弯下腰,左手拢住一丛麦子,右手挥镰割下去。可镰刀像是故意跟他作对,要么割不断麦秆,要么连带着把泥土都刨起来。
“慢慢来,手腕别太使劲。”爹直起身,用袖子擦了把汗,示范给她看,“贴着根割,又快又省力。”
豆宝依样画葫芦,果然顺手多了。金黄的麦秆在她手里簌簌倒下,散发出带着阳光的麦香。她忽然想起去年沈爷爷说过,他们家的麦子要留一部分做麦种,明年种在自家新开的那块荒地上。
“爹,沈爷爷啥时候来呀?他说要教我选麦种呢。”豆宝直起腰,望着远处的田埂。
爹笑了:“等割完这亩地,我就去镇上给他打个电话。你沈爷爷啊,最看重你选的那几株‘麦王’,说穗大粒满,准能长出好麦子。”
豆宝眼睛一亮,加快了手里的动作。她特意留了几株长得最高最壮的麦子,穗子比巴掌还大,颗粒饱满得像是要裂开。沈爷爷说,这就是“麦王”,能带着一整块地的麦子都长这么好。
【特写:豆宝的小手上沾着泥土,指甲缝里嵌着麦芒,却紧紧攥着一株沉甸甸的麦穗,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割到日头偏西,田埂上忽然传来熟悉的笑声。豆宝抬头一看,沈爷爷背着个布包,正跟娘站在埂上招手呢。
“沈爷爷!”豆宝扔下镰刀就跑过去,麦茬子扎得脚底板痒痒的,她也顾不上。
沈爷爷弯腰接住扑过来的豆宝,布包里的东西硌得她后背有点疼。“慢点跑,当心摔着。”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个竹编的小簸箕,装着些圆滚滚的东西,“给你带了新炒的南瓜子,你娘说你爱吃咸口的。”
【细节:竹簸箕上还沾着几片南瓜叶,带着新鲜的水汽】
娘拎着个竹篮跟过来,里面是刚蒸好的玉米饼和腌黄瓜。“先歇会儿,吃点东西。”她把饼递给出汗的沈爷爷,“今年的麦子长得真好,多亏了你去年给的那袋有机肥。”
沈爷爷咬了口玉米饼,指着豆宝特意留的那几株麦王,眼里带着赞许:“眼光不错,这几株确实是好苗子。等晒干了,我教你怎么脱粒、扬场,再挑出最饱满的当种子。”
豆宝趴在沈爷爷膝头,看他用手指捻开麦粒,讲解哪些颗粒适合留种。阳光透过麦秆的缝隙照下来,在他银白的头发上镀了层金边。
“沈爷爷,”豆宝忽然问,“明年这些麦种长出来,是不是能分给村里的人?王奶奶家的麦子总不够吃……”
沈爷爷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当然可以。好东西要大家分着种,地里的收成才会一年比一年好。”他摸了摸豆宝的头,“我们豆宝,心里装着别人呢。”
【镜头拉远:金黄的麦田里,几个人影坐在田埂上,玉米饼的香气混着麦香飘远】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铺到麦田深处。豆宝啃着玉米饼,看爹和沈爷爷商量着翻地的日子,看娘在一旁低头择着刚摘的豆角,忽然觉得,这麦浪里藏着的不只是粮食,还有好多好多约定——
和沈爷爷约定好一起选麦种,和爹约定好明年多种两亩地,和娘约定好秋收后去镇上扯块花布做新棉袄,甚至在心里悄悄和王奶奶约定,明年一定送她满满一袋新麦子。
风又起,麦浪更盛,像是在应和着这些细碎而温暖的约定。豆宝把沈爷爷给的南瓜子揣进兜里,一粒一粒地剥着吃,咸香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像极了此刻心里的滋味——踏实,满足,还有点甜甜的期待。
她知道,等到明年麦浪再黄时,这些约定都会像麦粒一样,饱满而实在地长在泥土里,长在阳光里,长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