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天命所归?-《盗墓:我的尸宠,吞了六翅蜈蚣》

  “九鼎真的存在吗?”

  大辅双眼几乎要瞪出眼眶。

  日本人的野心虽大,却仍低估了真正的较量。

  他们只顾着寻找传国玉玺,却没将“禹王九鼎”四字列入计划。

  因为在他们心中,那不过是华夏古老的传说。

  但如果九鼎真的现世……

  那意味着,华夏文明远不止四千年那么简单。

  三千八百年前就能铸造出如此庞大的青铜重器,那它之前,又经历了多久的沉淀与积累?

  那样的工艺,又是历经多少时光打磨而成?

  “九门!”

  如果?大辅心中泛起寒意,他在心里默念:“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九门,将会成为帝国征服华夏的最大阻碍。”

  而九门不仅找到了九鼎,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堂而皇之地将其摆在庭院之中。

  这份气魄,仿佛掀起一场风暴,震撼着每一个在场之人的心神。

  “难道九门,真是天命所归?”

  若非如此,为何历代帝王都未曾寻得的九鼎,如今却落入他们之手?

  “诸位,请稍安勿躁。”

  张启山话音刚落,张云山便从旁走上前来。

  他手中捧着一个方正的木盒,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正对大门的案几之上。

  “我这里,还有一件东西,想请五脉一同鉴定真假。”

  “不会吧?”

  “这个盒子……难道是!”

  在场众人,几乎都屏住了呼吸。

  “疯了,真是疯了。”

  “连那件东西,也被九门找到了?”

  盒未开,可所有人脑海中,几乎同时浮现出一个词——

  传国玉玺!

  “玉玺!”

  “真的是传国玉玺!”

  眼前的玉玺毫无耀眼光华,却自带一种无法言喻的气韵。

  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描述。

  就像随侯珠一般,哪怕旁人并不知其为何物,

  可在血脉深处,却有种本能的渴望,想要据为己有。

  与侯珠的亲近感截然相反,这块玉玺散发出的气息冰冷而疏离。

  “九门竟连这东西也寻到了?”

  王宇恒立于人群之中,目光落在那方玉玺上。真假之辨,他心中已然明了。纵使老朝奉技艺通神,也绝无可能仿制出如此气势恢宏的国之重器。即便此物并非真正的传国玉玺,其本身亦足以价值连城。

  “传国玺!!”

  木户有三和以大辅几乎同时屏住呼吸。他们曾听闻,康熙皇帝得此玉玺后,将其随葬皇陵深处。唯有九龙宝剑中暗藏通往墓道的地图线索。风土考察团远渡重洋来到华国,目的正是夺取宝剑,继而取得玉玺。

  可眼前景象令二人彻底震惊。玉玺不是应随康熙长眠地底吗?怎会现身于此?

  面对实物,他们甚至无需鉴定便知非同寻常。只消一眼,心神即被牢牢攫住,恍若置身天庭。

  “天命所归。”

  “天命……所归。”

  以大辅浑然未觉,双脚已不由自主向前挪动。手臂高举,似要将那玉玺握入掌心。

  “你敢碰它?!”

  归老板与贾老板猛然拽住他的衣领。惊呼声四起:“这日本人想抢玉玺!”

  “什么?”以大辅一震,如梦初醒,才意识到方才心智已被玉玺吞噬。

  此事诡异至极。旁人皆见其贵,却无人生出占有之念。相反,心底深处浮现出一种敬畏——仿佛此物不属于凡俗之人,他们根本不配触碰。

  “诸位所料不差。”张启山缓缓开口,视线扫过众人,“这,正是传国玉玺。”

  “我张家千年传承,收藏珍宝无数。”

  “但在所有奇物之中,此玺位列巅峰。”

  “凡夫俗子见之,心生敬畏,不敢染指。”

  这玉玺似有灵性,能照见人心。五脉之人即便侥幸得之,也不敢私藏。最多代为守护,待真龙降世,再行奉上。

  “唯有一类人,会为其迷惑。”张启山语气坚定,“心怀滔天野心者。”

  “原来如此!”

  “这日本人,果真居心叵测!”

  “日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群情激愤,却无可奈何。民国孱弱,无力抗衡东瀛势力。

  “今日之事,到此为止。”

  “五脉各派掌门听令。”

  张启山示意众人注意那方传国玉玺:“真假如何,还得靠你们亲自查验。”

  要辨明传国玉玺的真伪,并非易事。

  单论鉴宝的底蕴,五脉确实无可匹敌,堪称一代宗师。

  放眼天下,能担此重任的,除了五脉中人,再无他人具备如此眼力,足以断定传国玉玺与禹王九鼎的真实与否。

  “一城!”

  当许一城迈步向前,沈默伸手将他拦住。

  “大爷爷?”

  “十多年前,你父亲正是因这块玉玺而死。”

  可如今所见的玉玺,明显与昔日所见大相径庭。

  两块玉玺之间,差异之大,几乎判若云泥。

  “这一次,我们五脉共同见证。”

  沈默虽以木器鉴定闻名,可他年事已高,阅历深厚,对玉器与珠宝,同样有独到之处。

  “沈老先生,打算从何入手?”

  “请张大佛爷,将玉玺重新盖上。”

  “盖上?”

  张启山有些惊讶,但仍依言而行,命人将玉玺重新放入木匣之中。

  众人皆不明其意,纷纷望向老人,等待他下一步动作。

  沈默身为五脉元老,年已八十四,在这乱世之中,实属罕见高龄。

  ........

  “呼——”

  只见他缓缓取下胸前的一串珠链。

  这条项链非比寻常,它由珍珠、翡翠、琥珀、玛瑙、玉石、黄金、白银等三十种材质组成,每颗珠子形态各异,匠心独具。

  有的雕成双面寿星的金丝楠木,有的是精巧的镂空铜珠,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哗啦!”

  下一刻,老人猛然一扯,珠链应声而断。

  “曜!”

  顿时,数十颗珠子飞散空中,如花纷落。

  “簌簌!”

  沈默双手齐动,双指轻弹,将一枚金珠与一枚银珠,准确地击向面前的木匣。

  “咚咚!”

  金银两珠撞击木盒,空气随之震动,引发匣内玉玺产生共鸣。

  而那些珠子在空中飞行后,竟借力于两旁的青铜鼎,巧妙反弹,再次落向木匣之上。

  一时之间,院中回荡着清脆的碰撞声,仿佛百鸟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