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凤栖东宫-《女镖王的复仇路》

  第七十章凤栖东宫

  紫禁城的血腥气在接连数日的清理和修缮中渐渐淡去,但那一夜留下的创伤与震撼,却深深刻在了每个亲历者的骨子里。焦黑的宫墙、坍塌的殿宇、以及无数新立的坟冢,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正邪交锋的惨烈。

  朝堂之上,风云变幻。

  皇帝朱翊钧虽被林雪以毁掉蟠龙令牌为代价拔除了体内邪种,捡回一条性命,但龙体被邪气侵蚀过久,元气大伤,精神也大不如前,多数时间只能卧榻静养,朝政几乎全权交由太子朱常洛处置。

  太子以雷霆手段,借着血书檄文引发的舆论大势和护驾锄奸的莫大功勋,迅速稳定朝局。魏忠贤及其核心党羽被囚于诏狱,等待最终的审判。东厂、锦衣卫被大规模清洗,无数阉党官员落马,空出的位置被太子提拔的一批较为清廉干练的官员填补。左光斗、杨涟等清流领袖得到重用,开始着手整顿吏治,革除弊政。

  一时间,朝野上下焕然一新,颇有拨云见日的气象,史称“天启中兴之始”(注:此处为架空,借用年号)。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依旧汹涌。莲尊教虽遭受重创,核心人物或死或囚,但其根基未灭,残余势力隐匿不出,那虚空之中莲尊的怒火并未平息,谁也不知它何时会卷土重来。朝中仍有部分阉党余孽心怀叵测,暗中窥伺。

  而在这场风暴中居功至伟的三位江湖儿女,处境却颇为微妙。

  韩奎伤势最重,断了几根肋骨,内腑受创,但凭借其强悍的体魄和太医院不惜代价的救治,总算保住了性命,被安置在一处安静的别苑中养伤。他性情粗豪,不耐宫廷规矩,每日除了喝药运功,便是骂骂咧咧地催促御医让他早日下床活动筋骨。

  顾清风伤势较轻,加之武功高强,恢复迅速。他婉拒了太子授予的官职,依旧以客卿身份留在东宫,协助太子处理一些江湖势力相关的隐秘事务,同时也在暗中追查莲尊教残余的线索。他气质清冷,行事沉稳,很快便赢得了东宫上下乃至部分朝臣的敬重。

  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林雪。

  她强行引爆蟠龙副令,几乎耗尽所有生机,伤势比韩奎更为凶险奇诡。体内经脉因极致冰寒反噬而多处断裂淤塞,丹田气海近乎枯竭,若非《冰心诀》那一点本源生机护住心脉,加之太子倾尽内库珍藏的灵药续命,她早已香消玉殒。

  她被安置在东宫一处最为幽静雅致的殿阁——“凝雪阁”内,由医术最为高明的太医和太子亲信的宫女日夜照料。太子朱常洛几乎每日都会前来探视,亲自过问她的病情,其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这种超乎寻常的重视,很快便在宫廷内外引起了诸多猜测。

  这一日,皇帝精神稍好,于乾清宫偏殿召见太子。

  殿内药香袅袅,万历帝靠在软榻上,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几分清明。他看着跪在榻前、眉宇间已颇有帝王威仪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缓缓开口道:“皇儿,此次国之危难,全赖你临危不乱,果断处置,方能力挽狂澜。你……做得很好。”

  “儿臣不敢居功,全赖父皇洪福,将士用命,更有林雪、顾清风、韩奎等义士舍生忘死,方能挫败奸邪。”太子恭敬回道。

  皇帝点了点头,话题却忽然一转:“朕听闻,你近日对那位林姑娘,颇为上心?”

  太子心中微微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回父皇,林女侠为救父皇、救大明,几乎殒命,儿臣感其恩义,自当尽力救治,以全忠义。”

  皇帝沉默片刻,浑浊的目光似乎能看透人心:“仅是如此吗?朕还听闻,此女武功高强,智勇双全,更身负克制那妖邪的奇异内力。其风骨气度,不似寻常江湖女子。”

  太子抬起头,迎向父皇的目光,坦然道:“父皇明鉴。林姑娘确非常人。她身负血海深仇,却心怀大义,于国有大功。儿臣……钦佩之至。”

  他没有多说,但话语中的意味,已然明显。

  皇帝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有立即表态,只是挥了挥手:“朕知道了。你且退下吧,好生照料。至于……她的身份,容朕再想想。”

  太子退出乾清宫,心中已然明了。父皇的态度,虽未明确支持,但也未反对,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很快,朝堂之上,也开始出现微妙的声音。

  一部分较为开明、或欲讨好太子的官员,开始上奏,盛赞林雪之功,称其“忠勇无双,堪为天下女子典范”,言语间隐隐有为其请功,甚至暗示其与太子良缘之意。

  而另一部分较为保守、注重门第出身的官员,则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林雪虽有大功,但终究是江湖出身,来历不明,且双手染血,若立为太子妃,恐非国家之福,有损皇家体统。甚至有御史隐晦地提出,可厚赐金银田宅,令其荣归故里,方是保全其名节之道。

  两种声音在朝堂上虽未公开争论,但暗流已然形成。

  这些风声,自然也传到了凝雪阁。

  林雪靠在窗边的软榻上,望着庭院中初绽的寒梅,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与冷静。她体内的伤势在灵药和自身《冰心诀》的缓慢运转下,正在一点点好转,但断裂的经脉修复极其缓慢,武功能否恢复,还是未知之数。

  宫女婉儿小心翼翼地将外间的议论说与她听,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平与期待。

  林雪听完,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榻边那柄陪伴她历经生死的软剑“绕指柔”,指尖传来熟悉的冰凉触感。

  太子妃?

  这个词汇对她而言,遥远得如同另一个世界。她的人生,从十年前林家灭门那一刻起,就只剩下一条路——复仇。如今,直接仇人苏擎天已死,元凶魏忠贤下狱,莲尊教遭受重创,大仇似乎已报得七七八八。可不知为何,心中却并无想象中的释然与快意,反而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她想起了顾清风沉稳可靠的身影,想起了韩奎粗豪却真挚的怒吼,想起了太子在血火中逐渐挺直的脊梁……这些原本与她复仇之路无关的人,不知何时,已在她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若接受那太子妃之位,意味着她将彻底告别江湖,被禁锢于这九重宫阙之中,与那个她曾经仰望、如今却感觉复杂的年轻储君绑在一起。从此,她的身份不再是仗剑天涯、快意恩仇的林雪,而是母仪天下、规行矩步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

  这……是她想要的吗?

  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体内的《冰心诀》寒气,在感受到她心绪波动时,流转得更加缓慢了。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的通传声:“太子殿下驾到——”

  林雪收敛心神,将软剑轻轻放回原处。

  朱常洛走了进来,他今日未着朝服,只穿了一身月白色的常服,更显得身姿挺拔,眉目清朗。他挥手屏退了宫人,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他走到榻前,看着林雪依旧苍白的脸,眼中闪过一丝心疼,轻声问道:“今日感觉可好些了?”

  “劳殿下挂心,已无大碍。”林雪垂下眼帘,语气疏离而客气。

  朱常洛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他走到窗边,与她一同望着那株寒梅,半晌,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认真:“外间的议论……想必你也听到了。”

  林雪没有回答。

  朱常洛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林雪,孤不想瞒你。孤之心意,你当知晓。若非有你,孤早已死在荒郊野店;若非有你,父皇危矣,大明危矣!你于孤,于大明,恩同再造!”

  他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那些迂腐之言,说什么门第出身,在孤看来,皆是狗屁!这世上,还有谁比你更配站在孤的身边,与孤一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清明江山?你的坚韧,你的勇敢,你的明辨是非……远胜那些只知吟风弄月、拘泥礼教的所谓闺秀千百倍!”

  他向前一步,几乎要握住她的手,却又强自克制住,只是深深地看着她的眼睛:“孤知道,你心在江湖,向往自由。孤答应你,若你愿意,这宫墙绝不会成为你的牢笼!待朝局稳定,铲除莲尊教余孽,孤愿与你一同微服出巡,体察民情,看看这我们共同守护的万里河山!”

  他的话语真挚而热烈,带着年轻人不顾一切的冲动,也带着未来帝王不容置疑的承诺。

  林雪抬起头,迎上他那双充满了期待、甚至带着一丝恳求的眼睛。这位年轻的储君,在经历血火洗礼后,已然褪去了所有的青涩与彷徨,展现出一种令人心折的魄力与担当。

  她想起了昏迷中,那不断渡入体内、温暖醇和的内力,想起了他日夜不休守在榻边的身影,想起了他谈及理想时眼中闪烁的光芒……

  复仇之路似乎走到了尽头,而一条全新的、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正铺陈在她面前。

  是继续独自仗剑天涯,追寻那已然模糊的仇敌背影?还是留在这权力中心,以另一种方式,守护那些她在乎的人和事,同时……也探寻自身血脉与《冰心诀》背后更深层的秘密?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窗外寒风掠过梅枝的轻响。

  良久,林雪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清冷,却少了几分疏离,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殿下……且容我,再想想。”

  她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但这一句“再想想”,于朱常洛而言,已然是黑暗中透出的一线天光。

  他眼中爆发出璀璨的神采,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孤等你!无论多久,孤都等你!”

  凤栖何处,尚未可知。

  但凝雪阁中的寒梅,却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悄然绽放出了一朵格外傲然的花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