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跑进房,脱下自己的衣裳,穿上苏姨娘的绸缎罗裙,又坐到梳妆台上准备梳个妇人头。
刚平复呼吸没多久,门外就传来响动,很快房门便被踹开。
饶是舒云再稳重,也被这阵仗吓了一跳。
“放肆!你们胆敢闯进我们太师府的后院!”
两个禁军在这间屋子发现了个妇人,看这妇人的穿着打扮,和屋内的陈设,皆说明这位便是他们要找的人,于是二话不说,驾着人就往外走。
他们也不管若这真的是苏家女,如今在太师的后院,他们这样直接触碰太师的女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书房院门口两个站岗的护院,怒斥来人:“这里是我家太师的书房重地,没有你们要找的人!要找,上别处找去!”
颜成冷笑,手握住绣春刀柄,快步向前:“难道书房就不会藏人么?既然是搜查,那便要里里外外,仔细的查!”
锦衣卫踹开书房门,可一眼便见到处都是翻动过的痕迹。
心道不好,马上在书案和书架处找了起来。
有人先他们一步,将东西全部转移了,这书房里,连个官印都没留下。
他愤恨的掀翻了书案,而后带着人马上去寻崔昀野的卧房,总该找出点东西。
这座府邸,主院还是好找的,看朝向就知大概在什么地方。
只是中途看到禁军抓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妇人,那妇人一直叫嚷着自己是太师的妾室,他们敢这么对她,一定会付出代价。
他目光没有多做停留,那苏家女只是他们进崔府搜查的伐子。
来到崔府主院时,禁军又揪出一个妇人打扮的女子,而赵祖昂却是拿着一个金拨浪鼓,脸色阴沉的走出。
颜成几步上前,问道:“找到了什么?”
赵祖昂摇头:“有人比咱们快一步,危险的东西,全部被转移了。”
他又拿起那个拨浪鼓:“崔昀野的榻上不仅有女人的东西,还有这种小孩子的玩意儿,他有孩子了?”
颜成嗤笑:“崔昀野装的那般正经,还后院虚设,如今连孩子都有了。”
“只可惜不能抓住那小崽子,不然,此行也不算白来。”
锦衣卫还不死心的在找有用的东西,赵祖昂却是觉着这趟已经扑空了。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马上调集禁军围困朝堂。禁军多有不顺从者,待明日珹王世子领兵到城外,那些文官不服也得服。
此时突然一声鹰鸣,上空如风般划过一抹灰黑色的残影。
是伯烈。
赵祖昂熟悉自己的猎隼,知道它是发现了情况,立马带人追了上去。
那个小巧的金拨浪鼓,被他鬼使神差的放进了胸前的衣襟。
两个护院带着沈瑜跑出后门,直奔一条街后的府里管事的私宅。
那处宅子其貌不扬,左右也有邻居,用来暂时隐藏最好不过。
可当他们翻墙进入这三进小院后,小姐突然惊恐的看向天空。
原来方才听到的不是普通鸟叫,而是训练出来的猎鹰。
沈瑜这一路慌忙的逃窜,以为崔府被搜查,是因为自己这个宁远侯的人被发现还在京城,所以很是配合他们。
她知今日这一出又是皇帝搞出来的,心里气愤之余,对皇家的滤镜算是碎了个彻底。
这个正统帝真是穿了龙袍也不像太子。
沈瑜朝带她的两个小厮道:“那只游隼认得我!快躲开它!”
小厮不疑有他,立马带着沈瑜去到一间耳房。
外面没有了鹰鸣声,沈瑜却是心头扑通扑通的跳,直觉自己已经被发现了。
果然没多久,大门的方向就传来声响。
小厮当机立断,拉着她的手臂出了耳房,先将她垫上墙头,然后自己爬上去。
可就在沈瑜坐在墙上时,突然一双鹰爪扣住她的肩膀,将她带起。
小厮扑救不及时,未能抓住她的脚踝。
视线颠簸几瞬,她就被扔在地上,落在等着的赵祖昂面前。
“沈瑜!”
赵祖昂眉眼震惊的看着跌落在地的女子,在崔昀野房里发现的怪异之处有了解释。
沈瑜没有跟着沈曜一起离京,而是被崔昀野藏在榻上!
沈瑜缓缓站起,知道他是皇帝的走狗,于是脸上没有好脸色。
赵祖昂眼里翻滚着烈烈燃烧的怒火,几乎要将人烧穿。
只是片刻后,他莫名的笑了声。
如今得来全不费工夫,不是么?
这个人既是宁远侯的女儿,又是崔昀野在意的人,比之晦涩难懂的密信公文,更能威胁到崔昀野。
颜成确定崔府不会有什么收获之后,收队准备返回皇宫,可当他们出了崔府侧门,门房就立马将门给关上了。
他嗤笑一声便骑上停在门前的马,轻夹马腹后,待马跑动起来,便要挥鞭加速。
可鞭子扬起,却迟迟没有落下。
他抬手示意后面人别动,锦衣卫瞬间感到自己正在被注视被围猎,连落在肩头的绵绵细雨都带着萧杀之气。
顷刻间,无数龙爪钩如毒蛇一般冲向他们,锦衣卫身手敏捷,也被钩到三四个,他们座下的马却是全部毙命。
四周屋檐上的锦衣卫,首次向他们亮出绣春刀,今日便要有一方命丧于此。
赵祖昂亲自将人捆了,让一个心腹将沈瑜送去他的将军府。
自己则带着找出来的两个女人,准备回去金銮殿。
到宫门口的时候,赵祖昂见到等候在此的严昭。
他冷眼斜过便视若无睹的往前走,可严昭却是在他走近时,将一个黑布包裹的东西扔给他。
赵祖昂接住的瞬间就发觉不对,浓烈的血腥气扑面而来,双手立刻被血水染红。
他眸光跳跃,打开黑布一看。
是颜成的人头。
赵祖昂看向对面的严昭,而立之年便坐上锦衣卫北镇抚使,先前一直未露锋芒。
眼神黑暗片刻,他将人头扔回给严昭,准备去往金銮殿。
宫门口却是多了近一倍的守门禁军拦住他,目光凛凛,不容反抗。
严昭嗤笑了声,无知小儿懂什么权利之争?
寿和宫内。
吴金禄的徒弟夏凌赶到太后跟前,将金銮殿上的情况仔细说了遍。
刚平复呼吸没多久,门外就传来响动,很快房门便被踹开。
饶是舒云再稳重,也被这阵仗吓了一跳。
“放肆!你们胆敢闯进我们太师府的后院!”
两个禁军在这间屋子发现了个妇人,看这妇人的穿着打扮,和屋内的陈设,皆说明这位便是他们要找的人,于是二话不说,驾着人就往外走。
他们也不管若这真的是苏家女,如今在太师的后院,他们这样直接触碰太师的女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书房院门口两个站岗的护院,怒斥来人:“这里是我家太师的书房重地,没有你们要找的人!要找,上别处找去!”
颜成冷笑,手握住绣春刀柄,快步向前:“难道书房就不会藏人么?既然是搜查,那便要里里外外,仔细的查!”
锦衣卫踹开书房门,可一眼便见到处都是翻动过的痕迹。
心道不好,马上在书案和书架处找了起来。
有人先他们一步,将东西全部转移了,这书房里,连个官印都没留下。
他愤恨的掀翻了书案,而后带着人马上去寻崔昀野的卧房,总该找出点东西。
这座府邸,主院还是好找的,看朝向就知大概在什么地方。
只是中途看到禁军抓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妇人,那妇人一直叫嚷着自己是太师的妾室,他们敢这么对她,一定会付出代价。
他目光没有多做停留,那苏家女只是他们进崔府搜查的伐子。
来到崔府主院时,禁军又揪出一个妇人打扮的女子,而赵祖昂却是拿着一个金拨浪鼓,脸色阴沉的走出。
颜成几步上前,问道:“找到了什么?”
赵祖昂摇头:“有人比咱们快一步,危险的东西,全部被转移了。”
他又拿起那个拨浪鼓:“崔昀野的榻上不仅有女人的东西,还有这种小孩子的玩意儿,他有孩子了?”
颜成嗤笑:“崔昀野装的那般正经,还后院虚设,如今连孩子都有了。”
“只可惜不能抓住那小崽子,不然,此行也不算白来。”
锦衣卫还不死心的在找有用的东西,赵祖昂却是觉着这趟已经扑空了。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马上调集禁军围困朝堂。禁军多有不顺从者,待明日珹王世子领兵到城外,那些文官不服也得服。
此时突然一声鹰鸣,上空如风般划过一抹灰黑色的残影。
是伯烈。
赵祖昂熟悉自己的猎隼,知道它是发现了情况,立马带人追了上去。
那个小巧的金拨浪鼓,被他鬼使神差的放进了胸前的衣襟。
两个护院带着沈瑜跑出后门,直奔一条街后的府里管事的私宅。
那处宅子其貌不扬,左右也有邻居,用来暂时隐藏最好不过。
可当他们翻墙进入这三进小院后,小姐突然惊恐的看向天空。
原来方才听到的不是普通鸟叫,而是训练出来的猎鹰。
沈瑜这一路慌忙的逃窜,以为崔府被搜查,是因为自己这个宁远侯的人被发现还在京城,所以很是配合他们。
她知今日这一出又是皇帝搞出来的,心里气愤之余,对皇家的滤镜算是碎了个彻底。
这个正统帝真是穿了龙袍也不像太子。
沈瑜朝带她的两个小厮道:“那只游隼认得我!快躲开它!”
小厮不疑有他,立马带着沈瑜去到一间耳房。
外面没有了鹰鸣声,沈瑜却是心头扑通扑通的跳,直觉自己已经被发现了。
果然没多久,大门的方向就传来声响。
小厮当机立断,拉着她的手臂出了耳房,先将她垫上墙头,然后自己爬上去。
可就在沈瑜坐在墙上时,突然一双鹰爪扣住她的肩膀,将她带起。
小厮扑救不及时,未能抓住她的脚踝。
视线颠簸几瞬,她就被扔在地上,落在等着的赵祖昂面前。
“沈瑜!”
赵祖昂眉眼震惊的看着跌落在地的女子,在崔昀野房里发现的怪异之处有了解释。
沈瑜没有跟着沈曜一起离京,而是被崔昀野藏在榻上!
沈瑜缓缓站起,知道他是皇帝的走狗,于是脸上没有好脸色。
赵祖昂眼里翻滚着烈烈燃烧的怒火,几乎要将人烧穿。
只是片刻后,他莫名的笑了声。
如今得来全不费工夫,不是么?
这个人既是宁远侯的女儿,又是崔昀野在意的人,比之晦涩难懂的密信公文,更能威胁到崔昀野。
颜成确定崔府不会有什么收获之后,收队准备返回皇宫,可当他们出了崔府侧门,门房就立马将门给关上了。
他嗤笑一声便骑上停在门前的马,轻夹马腹后,待马跑动起来,便要挥鞭加速。
可鞭子扬起,却迟迟没有落下。
他抬手示意后面人别动,锦衣卫瞬间感到自己正在被注视被围猎,连落在肩头的绵绵细雨都带着萧杀之气。
顷刻间,无数龙爪钩如毒蛇一般冲向他们,锦衣卫身手敏捷,也被钩到三四个,他们座下的马却是全部毙命。
四周屋檐上的锦衣卫,首次向他们亮出绣春刀,今日便要有一方命丧于此。
赵祖昂亲自将人捆了,让一个心腹将沈瑜送去他的将军府。
自己则带着找出来的两个女人,准备回去金銮殿。
到宫门口的时候,赵祖昂见到等候在此的严昭。
他冷眼斜过便视若无睹的往前走,可严昭却是在他走近时,将一个黑布包裹的东西扔给他。
赵祖昂接住的瞬间就发觉不对,浓烈的血腥气扑面而来,双手立刻被血水染红。
他眸光跳跃,打开黑布一看。
是颜成的人头。
赵祖昂看向对面的严昭,而立之年便坐上锦衣卫北镇抚使,先前一直未露锋芒。
眼神黑暗片刻,他将人头扔回给严昭,准备去往金銮殿。
宫门口却是多了近一倍的守门禁军拦住他,目光凛凛,不容反抗。
严昭嗤笑了声,无知小儿懂什么权利之争?
寿和宫内。
吴金禄的徒弟夏凌赶到太后跟前,将金銮殿上的情况仔细说了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