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东莨菪碱牵出毒案-《名义:格局打开,全部抓起来!》

  祁同伟开口问道:

  “李局,你怀疑同事的死另有隐情,难道这些年来一直在暗中追查?”

  李维民直接回答:

  “是的。”

  “我不了解东莨菪碱的特性,但当时在她体内检测出这种成分,我就觉得不对劲。”

  “更关键的是,小钟的妻子说,她们家里从未有过东莨菪碱这种药。”

  “我担心遗漏了什么,特地去问了局里的医生,没人给她开过这种药。”

  祁同伟冷笑:

  “那这东莨菪碱,难道是凭空出现的?”

  李维民微微颔首:

  “没错,表面看就是凭空出现。”

  “但现在我明白了,哪有什么凭空出现,那是毒贩身上才有的东西!”

  “我一定要把那个毒枭抓出来,亲手绳之以法!”

  祁同伟语气坚定:

  “李局,这一天会来的。”

  李维民咬牙点头,压抑住情绪,过了片刻才继续说:

  “其实,从那时起,我虽然不了解东莨菪碱是什么,但从没放弃查它的来源。”

  “十几年的追查,最终让我发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这东莨菪碱,竟来自我们临海省东江市!”

  众人一愣。

  严良惊讶地看着李维民:

  “李局,不好意思问一句,这东莨菪碱很难查吗?不是正规药厂生产的吗?”

  李维民摇头:

  “不是药厂做的。”

  祁同伟神情一冷:

  “毒贩。”

  他接着解释道:

  “我们现在用的药物,除了部分中成药,其余基本都是西药。”

  “西药大多数是化学合成的。”

  “通常来说,药企研发新药时,会设定一个目标,然后筛选大量化学品做实验。”

  “从实验中找到有效的成分,再进一步优化。”

  “说白了,西药的本质就是化学品。你要是感兴趣,可以看看任何一款西药的说明书,里面一定有分子式。”

  “药品可以救人,但一旦被滥用,也可以致命。”

  “某些矿物类药物稍作改动,就成了毒药。”

  “就像郭小鹏那样。”

  “他研究新药根本不是为了治病救人,而是为了操控人的意识。”

  严良听得脊背发凉。

  祁同伟冷冷地说道:

  “李局查的这个人,恐怕和郭小鹏类似,有极高的化学造诣。”

  “既然能把东莨菪碱用得像毒贩一样,那他的行事方式,也多半是毒贩的套路。”

  李维民露出赞许的神情:

  “祁处,你果然是懂我的,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我就是这么推测的。”

  祁同伟心中一震,若有所思。

  “李局,你是不是掌握了确切的消息来源?不然你也不会安排马云波同志去执行那个任务!”

  李维民轻轻叹了口气。

  “是的。”

  “在追查东莨菪碱的过程中,我一直没有放松其他工作的推进。结果,我发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

  林奇下意识重复了一句:

  “震惊的事实?”

  李维民神情凝重。

  “是的,震惊的事实。当我顺着东莨菪碱的线索追到东山市时,我才意识到,东山市早已不是一个普通的县级市。”

  严良皱眉问道:

  “有多严重?”

  李维民苦笑着回应:

  “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严重。”

  他顿了顿,接着说:

  “这么说吧……”

  “东山市,已经成了整个亚洲最大的毒品集散地!”

  什么?!

  调查处的三人都变了脸色。

  祁同伟眉头紧锁:

  “李局,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了吗?”

  李维民点头:

  “是的,现实就是如此。”

  “我刚察觉到这件事时,心里就有一种强烈的不安。”

  “毒品的根已经扎进了东山市的各个角落。”

  “一个小小的县城,到处都是缉毒工作的盲区,我要扫毒,竟然一时都找不到突破口。”

  “原本我是打算安排马云波去当地公安局担任副职,潜伏几年慢慢渗透。谁能想到,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

  祁同伟缓缓开口:

  “这个案子,我接手了。”

  特殊案件调查处的权限来自部里,而李唐作为上头一把手,早就定下调子:只要祁同伟认为有必要查,这个案子就必须查。

  而缉毒,自然也在权限范围之内。

  祁同伟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任务。亚洲最大的毒源地,这已经不是普通案件,而是必须动真格的了。

  李维民继续说道:

  “说起来,东山市能引起我的注意,还得感谢祁处。”

  调查处三人听得一头雾水。

  李维民郑重其事地解释:

  “我没开玩笑。”

  “当初祁处在调查海州市案件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布局,安排他和马云波一起调查东山的情况。”

  “后来G先生、郭小鹏和铁孜这些横跨境内外的毒贩落网,祁处被调往深厦市。我重新审视东山市时,才真正察觉到问题。”

  李维民语气低沉:

  “我发现,东山市流出的冰毒数量,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严良一脸惊讶:

  “之前为什么没人发现?”

  林奇接过话头:

  “卷宗上写得很清楚,G先生、郭小鹏和铁孜,是真正的da一度。”

  “特别要提的是G先生,他出身于金三角,是亚洲多国毒圈的源头人物。他被抓,意味着大批毒源断掉,肯定会有新人填补这个空缺。”

  林奇思索着说:

  “我认为,其他毒源只能被迫增加供货量。”

  李维民点头:

  “林队说得准。确实是这样,他们不仅被动应对,也想趁机抢下G先生退出后的市场。”

  “所以,东山就这样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严良问:

  “李局,既然已经知道毒源在东山市,有没有采取过行动?”

  李维民停顿了一下,缓缓摇头:

  “我们有部署指导,但成效不大。”

  “讽刺的是,年年喊着禁毒,东山的毒情却越来越严重。五个乡、二十个镇,现在都成了禁毒重点区域!”

  “是我的责任,海州和东山都在临海省境内,没想到这两个地方竟然成了毒枭的温床!”

  “确实让人汗颜!”

  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

  祁同伟冷声开口:

  “禁毒和反腐是一样的逻辑,用的是‘蟑螂理论’。”

  李维民有些疑惑:

  “蟑螂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