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祁同伟提中江省门户战略-《名义:格局打开,全部抓起来!》

  当天下午四点多,中江省的一把手王为民、二把手刘鲁豫抵达绿藤市。

  他们没去别处,直接前往督导组的驻地。

  王政早就在那里等候多时。

  督导组其他人没有出现,只有骆山河和祁同伟出面迎接两位大领导。

  这阵势,已经说明了一切。

  王政一看,心里顿时踏实下来——果然,两位领导下来不是为了听取专案组汇报的,而是为了谈中江省的事。

  不过王政也想偏了。

  他忘了,骆山河的级别摆在那儿。

  人家跟王为民、刘鲁豫是平级的。

  作为帝都出来的干部,级别上还比地方公务员高出半档。

  即便督导组要向两人传达信息,也只是“通报”,不是“汇报”。

  王政显然搞错了这一点。

  不过好在骆山河和祁同伟确实没有打算在王政面前谈专案组的事情。

  他们确实在谈中江省的工作。

  整个谈话的中心人物,就是祁同伟。

  祁同伟开口说道:

  “来绿藤市这么些天,我不是整天窝在专案组里,也经常走走看看,了解咱们绿藤市和整个中江省的投资环境。”

  “我注意到中江省其实潜藏着一个特别突出的优势。”

  王为民和刘鲁豫一脸意外:

  “我们中江还有优势?”

  祁同伟认真地点头:

  “没错。”

  “这个优势一直存在,只是没被充分发掘。”

  刘鲁豫露出一丝苦笑:

  “同伟同志,这话听着有点奇怪。”

  “我们自己都不觉得有什么优势。”

  “不是沿海省份,地理位置比沿海差了不少。”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我们中江还有什么地理优势。”

  祁同伟语气坚定:

  “其实,如果跟沿海省份相比,你们确实没什么突出的条件。”

  “但我还是要强调,中江省的潜力非常大。”

  “它是连接多个省份的交通枢纽。”

  “是重要的物流与人流通道。”

  “只要方向对了,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与沿海不同的发展路径。”

  几人不约而同地愣了一下。

  祁同伟接着说道:

  “我一直讲,我是坚定的大棋局拥护者。”

  “不能说沿海发展好了,中西部就一直落后。”

  “这和我们组织的宗旨是不相符的。”

  “既然中江处在这么一个关键位置,那就得好好利用。”

  咦?!

  几个人面面相觑。

  祁同伟继续说道:

  “沿海发展快,理应带动内陆省份一起进步。”

  “可以这么说,”

  “沿海每个省,都有对应的帮扶对象,这是长期以来的做法。”

  在场的人都点头。

  其实有不少人没意识到,沿海省份一边发展自己,还要支援其他地区。

  祁同伟顺势说:

  “中西部大开发迟早会成为国家战略。”

  王为民、刘鲁豫、骆山河和王政四人几乎同时睁大了眼睛!

  国家战略?!

  这可是个重磅消息!

  祁同伟语气平稳:

  “你们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不可能让中西部整体经济加起来还比不过东部一个省吧?”

  “这不符合我们大棋局的整体布局。”

  王为民、刘鲁豫、骆山河陷入沉思。

  越想越觉得祁同伟说得有理。

  王为民忍不住问:

  “祁总监,您的意思是不是……”

  祁同伟笑了笑:

  “我敢说,这个政策一定会出台。”

  “那么,中江的机会也就来了。”

  王为民认真地问:

  “祁总监,那具体是什么样的机会?”

  祁同伟语气肯定:

  “交通枢纽带来的机会。”

  “中江就是中西部的门户,就像当年的香江。”

  “香江过去是大汉对外的主要窗口,汇聚资源,飞速成长。”

  “但随着开放程度提升,门户多了,香江的地位就慢慢下降了。”

  “我可以断言,将来它可能还不如隔壁的小城市。”

  几人再次一愣。

  祁同伟缓缓说道:

  “每个省都有这样的门户,华亭县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王为民和刘鲁豫越听越觉得这话有分量。

  祁同伟淡淡一笑,说道:

  “那中江省为何不能成为西部几个省的门户呢?”

  两人眼神一亮,看向祁同伟的目光也变了。

  难怪他能自由出入海棠小院。

  这种眼界,他们作为一省的头号和二号人物,竟还比不上。

  这是在为一个省打根基。

  比起从祁同伟这里拿到一个集团的资源,这份战略价值更高。

  王为民咬了咬牙,开口道:

  “祁总监,能不能请您写一份报告?”

  祁同伟爽快答应:

  “没问题!”

  “不过我到底还是特殊案件调查处的处长,我可以帮忙写,但署名就算了。”

  王为民态度坚决:

  “不行!”

  “我们组织讲的是实事求是,这种战略,我们不敢冒领。”

  “只能请您多费心了。”

  祁同伟笑了笑:

  “那好,为了配合这个战略,我们再成立一家公司吧。”

  王为民一愣:

  “成立公司?”

  他原本只想着能拿到一份战略就足够了。

  有了政策还发展不起来,那是中江省自己的问题。

  可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他立刻表态:

  “祁总监,您说,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刘鲁豫也在一旁频频点头。

  两位中江省的大人物隐约觉得,这可能是中江近年来最重要的机会了。

  祁同伟语气平稳:

  “中江省优势不少,但短板也不少。”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人才的培养。”

  王为民、刘鲁豫神色一黯。

  这话直击要害。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我们从教育入手如何?”

  在场几人一时没反应过来。

  不是说要配合战略开家公司吗?

  怎么突然谈到教育去了?

  祁同伟继续说道:

  “不只是中江省,整个西部几个省,学生上大学的负担都不小。”

  “我有个想法……”

  王为民和刘鲁豫对视一眼,心里都在犹豫,要不要提醒祁同伟几句。

  大汉有各种传统。

  但从来没有把上学当成生意来做这一条。

  在他们那个年代,甚至在祁同伟读书的那个年代,大学几乎都是免费的。

  学生还能拿到补助。

  现在听祁同伟的意思,他是要把教育做成一门生意?

  这,有些出格了。

  可他们刚从祁同伟这里接下这么重的一份战略,实在不好当面反驳。

  两人修养深厚,自然不会当场说出来。

  祁总监如果说了什么与大汉传统不合的话,他们会私下提醒他。

  祁同伟前途光明。

  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