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反常之处,必有猫腻-《名义:格局打开,全部抓起来!》

  钟父更得意了:

  “对了!”

  “你也知道老马这个人,轻易不送人东西。”

  “就算那人是我女婿,他一般也不会送。”

  “那次正好赶上我女儿和祁总监订婚。”

  “老马总不能空着手来吧?”

  “这茶就是那时候送的。”

  骆山河笑了:

  “原来如此!”

  “那我可得好好尝尝。”

  钟父笑眯眯地斟茶:

  “我这里还有不少,回头给你带二两。”

  骆山河毫不在意分量少:

  “二两够我喝一个月了。”

  “赚到了!”

  钟父问:

  “案子办得怎么样?”

  骆山河摇头:

  “不太顺利。”

  “关于杜伯仲拍他们学外语的事,交代得很清楚。”

  “其他方面……”

  “很难突破。”

  “他们防得很严。”

  钟父听后,一点也没觉得奇怪。

  “这些人总觉得自己能躲过调查,完全是侥幸心理。”

  “他们原本都不笨,可一旦牵扯到自身利益,就开始犯糊涂。”

  “自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想想都觉得荒唐。”

  骆山河低声提醒:

  “钟老,这批案子比想象中复杂。”

  “这两天陆续整理的资料,整整用了三辆卡车运输。”

  “这不是一场短时间能结束的战斗。”

  “要打的是持久战。”

  钟父放下茶杯,神情依旧沉稳。

  “我早就预料到了。”

  “上面派我和你来,本身就说明问题。”

  骆山河沉默。

  什么时候连钟老这种级别的人都要亲自出面了?

  哪怕是他带队,也已经是极少见的高规格。

  钟父看着他说道:

  “小祁之前经手的几个案子,我都仔细看过。”

  “第一个是海州市的郭小鹏案。”

  “郭小鹏的养父林子烈也被牵扯进来。”

  “接下来是深厦市的兆辉煌案。”

  “南胡省前任书记梁老,现任副书记董贤达,深厦市原副市长郭子仪、李子涛等人都被牵连。”

  “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骆山河愣了一下。

  “您是指?”

  钟父语气直接:

  “过去那些人,都是单打独斗,对公务员心存畏惧。”

  “那时候的犯罪,不过是看谁更狠。”

  “一个小混混,派出所就能收拾。”

  “现在不一样了,犯罪方式已经变了。”

  “他们用金钱和美色来拉拢腐蚀干部。”

  “兆辉煌这个案子,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我们回过头再研究时,越看越觉得可怕。”

  “他们拉下了一大批人,这些人还心甘情愿替他们站台。”

  “这种模式极具隐蔽性,破坏性也非常大。”

  “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伤害更是难以估量。”

  骆山河皱眉:

  “深厦市那起案子确实很有代表性。”

  “不过我认真查过,汉东省的情况还没发展到那种程度。”

  钟父点点头:

  “确实没那么严重。”

  “但已经有了苗头。”

  “如果不是小祁突然介入,这个集团一旦做大,后果不堪设想。”

  祁同伟是怎么介入的?

  他带着赵瑞龙正大光明地赚了整整一个亿。

  他让赵瑞龙明白,只要有人脉,走正道也能赚大钱。

  这才是正路。

  那些偷偷摸摸送钱、拍马屁、腐蚀干部的手段,根本就是歪门邪道。

  也正因如此,当赵瑞龙的知杜伯仲竟然偷偷拍了干部学外语的视频时,才会那么愤怒!

  谁愿意偷偷摸摸地干事情?能堂堂正正地受人尊重,谁愿意躲躲藏藏。

  钟父语气认真地说:

  “这三起案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深厦市的情况,可能在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存在。”

  骆山河心头一震。

  钟父语气缓慢却掷地有声地说道:

  “反腐不是一句口号。”

  “等你把现在这件案子办完,我会安排你带队前往中江省。”

  “那边有一起非常奇怪的举报案件。”

  “有一个人,十年来坚持举报同一件事。”

  “我们怀疑背后另有隐情……但这得等你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再说。”

  骆山河听了之后,默默记在心里。

  眼前的重点,仍是当前的案子。

  钟父接着问:

  “高育良有没有交代于水的下落?”

  骆山河摇了摇头:

  “高育良是个老江湖,防备心很强。”

  “不过,他还是露出了破绽。”

  “他说于水出国后还给他写过一封信。”

  “更奇怪的是,那封信他居然一直留着。”

  “而且,就放在他的书桌上。”

  钟父一愣:

  “这不是明摆着此地无银吗?”

  骆山河忍不住笑了:

  “没错!”

  “以他的政治头脑,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当年于水和梁璐的事情闹得多大,梁璐受的伤害有多深,高育良心里清楚得很。”

  “是谁把他提拔起来的?”

  “梁群峰!”

  “他怎么可能敢得罪梁家?”

  “反常之处,必有猫腻。”

  “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查得很清楚,于水和他的爱人根本没有出国,而是人间蒸发了!”

  “高育良的供词前后不一!”

  钟父追问:

  “他有没有坦白?”

  骆山河遗憾地摇头:

  “还没有。”

  “想让他开口,难度不小。”

  钟父语气沉稳地说:

  “不急,我们一步步来。”

  “既然确认了小祁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那就继续沿着这个方向查下去。”

  ……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帝都派来的工作组已经在汉东省驻扎了许久。

  这消息,被徐建军和赵立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传播——电视、广播、报纸,一个都没落下。

  两位高层显然有明确的意图,想借帝都工作组的入驻,把汉东省的各种问题彻查一遍。

  像赵公子那样的事件,决不能再次发生。

  全省的百姓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向工作组提交举报材料。

  整个汉东省陷入了一片紧张的氛围。

  很多问题本不属于工作组的职责范围,但百姓依旧递了材料。工作组按照流程登记后,再转交给汉东省处理。

  京州市上上下下忙得不可开交。

  高育良被请去谈话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汉东省各界都感到意外。

  客观来说,高育良的口碑一直不错。

  他说过,自己不贪。

  清廉的人,往往容易获得他人尊重。

  大家都不明白,那个不贪的高育良,为什么会突然被工作组“请去谈话”?

  可话又说回来,要是你没出问题,组织上也不会无缘无故找你谈话。

  这是基本逻辑。

  一个个公务员接连被谈话。

  汉东省的风气,一下子变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