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神一样的人物,来了!-《名义:格局打开,全部抓起来!》

  郭小鹏认真地问:

  “你真的行?”

  祁同伟露出一抹笑意:

  “你觉得我像勤快的人吗?”

  郭小鹏摇头。

  在他的印象里,祁同伟最爱做的事就是混日子。

  可他又是自己见过最厉害的人。

  每次任务,他都能用最短的时间搞定。

  然后就悠哉地躺平。

  你想挑他毛病?根本不可能。

  他一直奉行一句话:

  “拿多少工资,干多少事。”

  想要他加班?想都别想。

  在国内,这种员工早就开了。

  郭小鹏从海外回来,倒是能接受。

  不过他也在心里悄悄吐槽了一句:

  “资本家那边不是人啊,好好的天才都惯坏了。”

  他心里嘀咕着:

  “为什么要等到十二月才让费总工走人?”

  祁同伟理直气壮:

  “我现在太忙。”

  郭小鹏一愣。

  你不是天天摸鱼吗?还说自己忙?

  他刚想发火,忽然想到一件事。

  “红色联苏那边出事了?”

  祁同伟轻轻点头。

  “是的。”

  “确实出了点状况。”

  郭小鹏脸色一紧,

  “什么状况?”

  祁同伟神情凝重,

  “我之前判断红色联苏还能撑三年。”

  “现在看,撑不过一年。”

  郭小鹏倒吸一口冷气,愣了片刻,随即眉开眼笑,

  “那我们岂不是发了?”

  祁同伟微微一笑,

  “我现在没心思当总工程师,这事没落地前,我不考虑接手。”

  “我建议是,先别动。”

  “你可以把我的想法告诉G先生。”

  “我觉得,两边不能同时押注。”

  “稳字当头。”

  “而且,费总工现在干得挺不错。”

  “没理由中途换人。”

  “我们的生意,跟古董行当很像。”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郭小鹏听后,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G先生。

  一晃时间过去,费经纬的合同到期,郭小鹏没有续签,两人算是和平了结。

  这件事上,G先生全力支持祁同伟。

  G先生是金三角新崛起的毒枭,势力遍布全球。

  祁同伟曾提出一个设想,G先生起初半信半疑。

  他用了整整两周,多方验证——也就是祁同伟待在半岛酒店总统套房的那段时间。

  最后结果让他震惊——红色联苏的经济早已千疮百孔,连勉强维持都难以为继。

  G先生还发现,国际上没人敢断言红色联苏会垮台。

  只有祁同伟敢这么说。

  G先生意识到,这是百年难遇的良机。

  只要能拿下红色联苏百分之一的资产,这辈子就彻底翻身了。

  这才是头等大事,制毒都得靠边站。

  更关键的是,祁同伟通过一系列资本操作,真的让这个三人小组赚到了巨额利润。

  回报率高达三百个百分点。

  如此巨额的资金入账,G先生若还让祁同伟去搞制毒,那简直是浪费人才。

  就在十二月的某一天,郭小鹏冲进办公室,大喊:

  “祁总监,天大的消息!”

  “红色联苏崩了!”

  祁同伟猛地站起,狠狠挥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

  “郭总,恭喜发财!”

  郭小鹏又惊又喜,

  “现在赚了多少?”

  祁同伟迅速收拾东西,

  “我得回家,办公室电脑没接网线,我用不了。”

  “目前收益,是十倍。”

  郭小鹏虽是海外归来的人,见识也不算少,但心跳还是忍不住加快。

  祁同伟一边快步往回走,一边交代任务,语气干脆利落:

  “告诉G先生,我今天要集中精力做事,有一笔大钱要赚,谁都不能打扰。”

  “我电话也别接,就说我在忙。”

  郭小鹏是海州药业的总裁,现在却成了祁同伟身边最听话的人。

  “您放心,我一定把话原原本本传达到。”

  在郭小鹏眼里,祁同伟像是从天而降的财神爷,浑身散发着光芒。

  神一样的人物,来了!

  祁同伟没再多说,几乎是快步冲出了办公室。

  郭小鹏转身回自己房间,脚步不自觉地加快,整个人像是被什么推着一样,也小跑了起来。

  一进门,他立刻拨通了G先生的电话,语气激动:

  “先生,红色联苏垮了!祁总监说的全都应验了!”

  “他说,我们发财了!”

  “是是是,我一定会把祁总监照顾得妥妥帖帖。”

  另一边,祁同伟回到家中,拨通了李维民的电话。

  “李局,可以动手了!”

  红色联苏瓦解,双极世界落幕,美丽国一家独大。

  整个世界都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震惊。

  曾经红色联苏的盟友,震惊中带着失落。

  而另一个阵营,则在震惊中庆祝胜利。

  汉国海棠小院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内容未对外公开,会上学习的是一份与做空红色联苏有关的小计划。

  主持人慢慢说道:

  “这份计划,本来是轮不到我们看到的。”

  “它的作者,是一位正在临海省公安厅执行卧底任务的缉毒警察。”

  “这个计划,原本是引两位毒王上钩的诱饵。”

  “公安部的同志觉得重要,才送到我们这里。”

  “我们召集专家,对计划进行了完善。”

  “现在可以告诉大家,”

  “成果非常可观。”

  会议室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继续说:

  “这位同志还有后续计划,已经通过临海省的李维民同志提交上来了。”

  “但为了保护他的身份,我们不会公开他的名字。对外,我们统一口径,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位同志的代号是q。”

  “只是,这位同志的情况有些复杂……”

  一张薄纸在众人手中传递。

  几行字,让在场的几位大佬眉头微皱。

  主持人语气平静:

  “前线的英雄,不能既流血又流泪。”

  有人提议:

  “要不要查查这个梁群峰?”

  “不如,把他交给q?”

  主持人略一沉思,点头应允:

  “就这么办。”

  ……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

  祁同伟接替了费经纬,成为海州药业的新任总工程师。

  他没说空话,很快设计出一套程序和配方,效率出奇地高。

  在无尘车间里,第一批次的冰毒顺利出炉。

  郭小鹏望向祁同伟的眼神,变了。

  这条生产线极为先进,运转速度飞快。除了最初投料和最后出货,整个流程几乎全由机器完成。

  生产出的成品,纯度高得吓人。

  买家拿到货后,必须掺入大量辅料稀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交货时间很快到来。

  出人意料的是,郭小鹏竟主动邀请祁同伟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