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又出命案了?!-《名义:格局打开,全部抓起来!》

  祁同伟继续说道:

  “你讲得有道理。”

  “尿毒症病人平时身体很弱,肾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出问题,自然缺乏精力。”

  “但你们只了解一部分。”

  严良一脸疑惑,

  “还有别的内情?”

  祁同伟神情凝重地点头,

  “接受肾透析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尿毒症患者的身体状态会短暂恢复,接近正常人!”

  赵铁民、严良、林奇三人脸色大变。

  祁同伟进一步提示:

  “这个时候的骆闻,完全具备做出‘雪人’那种行为的能力。”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间接判断骆闻是否就是‘雪人’的重要线索。”

  严良立刻追问:

  “那骆闻最近一次做透析是什么时候?”

  林奇语气沉重:

  “就在昨天。”

  “这也是我反对怀疑他的原因。一个刚做完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怎么可能干出那种事?”

  “原来是这样。”

  “居然还有这种细节!”

  林奇由衷地感叹:

  “祁处,您真是懂的太多了,连这种医学知识都清楚!”

  赵铁民和严良再次点头附和。

  祁同伟摆了摆手,

  “只是刚好知道罢了。”

  “好了,我们重新理一理这个案子。”

  他没有解释自己为何懂得这些专业知识,而是直接转入正题:

  “假设骆闻就是‘雪人’。”

  “他的家人失踪,他非常焦急,一心只想找到他们。”

  “作为一名法医,他在家里进行了彻底检查,发现了一枚指纹和一小块骨头。”

  “于是,他沿着这条线索开始追查。”

  “这一追,就是四年。”

  “后来,他查出自己得了尿毒症。”

  他稍作停顿,等三人消化完这些信息后才继续说道:

  “他意识到自己时间不多了,单靠自己肯定找不到妻儿。”

  “而且……”

  “他自己也清楚。”

  “妻儿很可能已经遇害!”

  “人在遭遇巨大打击时,情绪容易失控。”

  “骆闻就是如此。”

  “他做出了一个极端决定——杀人!”

  “还在A4纸上留下他在家中找到的那枚指纹。”

  “他做过法医,也曾是警察的一员,非常了解警方对命案的态度。”

  赵铁民低声说道:

  “命案必破。”

  祁同伟点头赞同,

  “没错,命案必破。”

  “但他毕竟还有自己的底线,对普通人下不了手。”

  “他选择的,是那些社会败类。”

  “之前发生的四起案件,受害者全是这类人。”

  “那四年前,他为什么突然销声匿迹了……林队?”

  林奇接着解释:

  “四年前骆闻病情急剧恶化,从那之后就一直在医院里。”

  “他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作案。”

  她顿了顿继续说,

  “我和骆闻的主治医生沟通过,医生提到骆闻并不希望外人知道他的病情。”

  “因为我是警察,来查案子,她才告诉我这些。”

  “她还说骆闻的身体状况很糟糕,可能撑不了太久了。”

  赵铁民正要开口,林奇的电话响了。她接完电话,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城南桥下发现了一具尸体。”

  赵铁民头皮一紧,

  “又出命案了?!”

  他脸色阴沉,情绪紧绷。

  两天之内,接连发生两起命案。

  他大声命令:

  “马上赶往现场!”

  人命关天,不容耽搁,所有人立刻上车出发。

  林奇一边赶路一边介绍情况:

  “刚接到消息,城南大桥下发现了一具尸体。”

  “尸体是留在一辆面包车上的。”

  “有人在江面玩,看到车停在那儿,出于好奇靠近看了看……”

  “然后就报了警。”

  哈城这个时候冷得刺骨,江面早已结成厚厚的冰层,坚硬得连车都能在上面跑。

  每到这个时节,江面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里是哈城人心中冬日的游乐场。

  不管贫富,所有人都能在冰封的江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赵铁民阴着脸问:

  “有没有更具体的信息?”

  林奇摇头:

  “目前还不清楚,得等到现场才能了解。”

  赵铁民皱紧眉头,

  “怎么偏偏又来一桩命案?”

  祁同伟安慰道:

  “去了现场自然会有答案。”

  “每起案件,总会留下一点痕迹。”

  赵铁民低声道:

  “也只能这样了。”

  他心里又惊又恼。

  哈城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命案,

  但两天之内,在节假日期间,接二连三出现如此恶劣的案件,实在令人震惊。

  上面对“雪人案”已经非常不满,要求限期破案。

  现在又冒出新的案子,无疑是火上浇油。

  赵铁民怒火中烧,

  “什么时候哈城的治安变成了这个样子?”

  “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然而,当众人赶到现场时,全都愣住了。

  那辆出事的面包车孤零零地停在江中央。

  这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

  真正棘手的是,车子周围布满了脚印——密密麻麻,杂乱不堪。

  想找线索?几乎不可能!

  赵铁民怒不可遏:

  “怎么会变成这样?”

  严良和林奇脸色凝重。

  当地派出所的民警解释说:

  “赵局,我们也是接到电话才过来的。”

  “大概在九点左右接到报警。”

  “等我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来了不少人。”

  “有散步的,有冬泳的,什么人都有。”

  “没人组织,全都是自发过来的。”

  “可是,我们实在想不明白,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赵铁民用力踩了下脚下的地面,却没有冲着现场的片警发火。

  他有自己的分寸。

  不是对方的错,发火也无济于事。

  林奇刚准备靠近,

  祁同伟伸手拦了下来,

  “先拉警戒线,哪怕再找一遍,说不定还能发现点什么。”

  林奇瞪大了眼睛,

  “祁处,这现场都被破坏成什么样了,”

  “还能找什么?”

  嘴上这么说,他还是第一个动手拉起了警戒线。

  祁同伟继续安排,

  “往外扩,至少二十米范围。”

  林奇照做,没有犹豫。

  祁同伟又问,

  “谁有墨镜?给我一副。”

  林奇一愣,

  “墨镜?!”

  祁同伟解释,

  “我要仔细查看现场,现在下着雪,哪怕被人踩乱了,还是雪。”

  “今天阳光挺强的。”

  “我不想被雪光刺伤眼睛。”

  林奇立刻回应,

  “我马上去找!”

  一旁的严良从兜里摸出一副墨镜,

  “先用我的吧。”

  祁同伟道谢后戴上,开始缓慢但高效地勘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