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伏法后,京城暂归平静,可晚棠掌心的青玉佩却总在午夜泛起微光。那夜拼合的玉佩内侧,除了先皇铭文,竟还刻着极小的“云州”二字,以及一朵半开的棠花印记——这印记,她曾在谢珩随身的剑穗上见过一模一样的。
她寻谢珩对质时,向来沉稳的游侠竟指尖发颤,沉默半晌才道出隐情:“我幼时被师父收养,剑穗是师父所赠,他说这是我亲生父亲的遗物。”他解下剑穗,棠花中心藏着一粒细小的黑曜石,与晚棠玉佩的材质如出一辙,“师父临终前说,我的身世与沈家、与当年的云州旧案息息相关。”
话音未落,沈砚匆匆而来,神色凝重:“宫中传来消息,靖安侯的家产被查抄时,发现了一封密信,提及‘云州十八忠良’,还说当年的案子并未了结。”他将密信递出,纸上“斩草未除根”五字触目惊心。
晚棠心头一震,想起幼时母亲临终前的呓语:“云州……棠儿……不是沈家女……”原来她并非沈砚的亲妹妹,而是当年云州案中某位忠良的遗孤,被沈父收养以避祸。而谢珩的父亲,大概率便是那位与沈父并肩的忠良挚友。
三人正欲动身前往云州追查,朝堂骤生变故:太后突然以“沈砚私放诏狱要犯”为由发难,削去其兵权,同时启用外戚韦氏一族掌京畿卫戍。更诡异的是,韦家主事者韦承业的腰间,竟挂着一枚与青玉佩纹路相似的墨玉珏。
“韦家是当年云州案的受益者。”沈砚压低声音,“我父亲生前曾说,二十年前云州守将联名上书揭发外戚贪腐,后遭集体构陷,十八家忠良几乎满门抄斩,唯有两家侥幸逃脱。”
晚棠豁然开朗:“沈家收养我,谢珩被师父所救,我们便是那侥幸逃脱的两家后人!韦家怕旧事败露,当年杀了我父亲他们,如今又想除掉我们!”
三人乔装成商人连夜赶赴云州,却在城外山谷遭遇伏击。韦家死士刀刀致命,谢珩为护晚棠左臂中箭,剑穗上的棠花被斩断半瓣。危急时刻,一群身着黑衣、腰佩棠花印记的人突然杀出,为首的老者看到玉佩,扑通跪地:“属下参见小主子!”
老者是当年云州守将的旧部,隐居山谷二十年,只为等待玉佩传人。他道出惊天秘闻:当年揭发外戚贪腐的奏折,不仅涉及韦家,还牵扯到先帝驾崩前的“遗诏疑云”——韦家联合部分朝臣篡改遗诏,扶持当今圣上登基,而云州十八家忠良,正是因知晓此事才遭灭口。
“青玉佩与墨玉珏本是一对,是先皇赐给两位领头守将的信物,合在一起能打开藏有真遗诏和贪腐铁证的密室。”老者指着谢珩的黑曜石,“这是开启密室的钥匙,而密室,就在云州城的棠花祠下。”
可韦承业早已率大军围堵云州,他站在城楼上冷笑:“交出玉佩和钥匙,饶你们全尸。否则,不仅你们要死,整个云州城都要为当年的叛逆陪葬!”
晚棠望着身旁负伤的谢珩与神色坚毅的兄长,握紧了掌心的玉佩:“他要的是真遗诏和铁证,我们偏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她看向沈砚,“兄长,你带旧部牵制城外大军;谢珩,随我潜入棠花祠,取出证据!”
夜色如墨,晚棠与谢珩借着夜色潜入祠中,密室入口藏在棠花雕像底座下。当玉佩与黑曜石同时贴近石壁,石门缓缓开启,内中除了泛黄的遗诏和账本,还有两封家书——一封是晚棠生父写给沈父的,提及“棠儿托付,万望保全”;另一封是谢珩父亲的绝笔,字里行间满是对韦家的控诉,以及对儿子的牵挂。
就在两人取出证据的瞬间,韦承业带人闯入密室:“今日,你们都给十八家忠良陪葬!”谢珩将晚棠护在身后,拔剑迎战,左臂的伤口渗出血迹,却依旧凌厉如昔。晚棠握着遗诏,趁乱从密室侧门逃出,却见沈砚正与韦家大军浴血奋战,身上已添数道伤口。
“兄长!”晚棠放声呼喊,将遗诏高高举起,“韦家篡改遗诏、构陷忠良的铁证在此!”城墙上的士兵见状,纷纷犹豫不前——谁也不愿背负叛逆之名。
韦承业见状气急败坏,挥刀直扑晚棠,谢珩飞身挡在她身前,剑与刀相撞的瞬间,墨玉珏从韦承业腰间滑落,与青玉佩在空中相撞,迸出耀眼的光芒。密室深处突然传来机关响动,一面石壁轰然倒塌,露出当年云州十八家忠良的灵位,以及先帝亲书的“还我清白”四字匾额。
士兵们见状哗然,纷纷倒戈。韦承业穷途末路,欲自刎灭口,却被沈砚一剑制服。
晨光洒满棠花祠时,真遗诏被送往皇宫,韦家外戚势力被连根拔起。晚棠望着十八座灵位,泪水潸然:“爹爹,娘亲,女儿终于为你们昭雪了。”谢珩站在她身旁,将断裂的棠花剑穗轻轻放在灵前:“父亲,儿子做到了。”
沈砚走上前,将两人护在身侧:“无论你们是谁的孩子,往后,沈家永远是你们的家。”
可谁也没注意,皇宫深处,太后望着韦家倒台的奏报,指尖划过一枚金丝棠花簪,眼底闪过一丝阴鸷——云州案的真相,似乎还藏着更深的秘密。
她寻谢珩对质时,向来沉稳的游侠竟指尖发颤,沉默半晌才道出隐情:“我幼时被师父收养,剑穗是师父所赠,他说这是我亲生父亲的遗物。”他解下剑穗,棠花中心藏着一粒细小的黑曜石,与晚棠玉佩的材质如出一辙,“师父临终前说,我的身世与沈家、与当年的云州旧案息息相关。”
话音未落,沈砚匆匆而来,神色凝重:“宫中传来消息,靖安侯的家产被查抄时,发现了一封密信,提及‘云州十八忠良’,还说当年的案子并未了结。”他将密信递出,纸上“斩草未除根”五字触目惊心。
晚棠心头一震,想起幼时母亲临终前的呓语:“云州……棠儿……不是沈家女……”原来她并非沈砚的亲妹妹,而是当年云州案中某位忠良的遗孤,被沈父收养以避祸。而谢珩的父亲,大概率便是那位与沈父并肩的忠良挚友。
三人正欲动身前往云州追查,朝堂骤生变故:太后突然以“沈砚私放诏狱要犯”为由发难,削去其兵权,同时启用外戚韦氏一族掌京畿卫戍。更诡异的是,韦家主事者韦承业的腰间,竟挂着一枚与青玉佩纹路相似的墨玉珏。
“韦家是当年云州案的受益者。”沈砚压低声音,“我父亲生前曾说,二十年前云州守将联名上书揭发外戚贪腐,后遭集体构陷,十八家忠良几乎满门抄斩,唯有两家侥幸逃脱。”
晚棠豁然开朗:“沈家收养我,谢珩被师父所救,我们便是那侥幸逃脱的两家后人!韦家怕旧事败露,当年杀了我父亲他们,如今又想除掉我们!”
三人乔装成商人连夜赶赴云州,却在城外山谷遭遇伏击。韦家死士刀刀致命,谢珩为护晚棠左臂中箭,剑穗上的棠花被斩断半瓣。危急时刻,一群身着黑衣、腰佩棠花印记的人突然杀出,为首的老者看到玉佩,扑通跪地:“属下参见小主子!”
老者是当年云州守将的旧部,隐居山谷二十年,只为等待玉佩传人。他道出惊天秘闻:当年揭发外戚贪腐的奏折,不仅涉及韦家,还牵扯到先帝驾崩前的“遗诏疑云”——韦家联合部分朝臣篡改遗诏,扶持当今圣上登基,而云州十八家忠良,正是因知晓此事才遭灭口。
“青玉佩与墨玉珏本是一对,是先皇赐给两位领头守将的信物,合在一起能打开藏有真遗诏和贪腐铁证的密室。”老者指着谢珩的黑曜石,“这是开启密室的钥匙,而密室,就在云州城的棠花祠下。”
可韦承业早已率大军围堵云州,他站在城楼上冷笑:“交出玉佩和钥匙,饶你们全尸。否则,不仅你们要死,整个云州城都要为当年的叛逆陪葬!”
晚棠望着身旁负伤的谢珩与神色坚毅的兄长,握紧了掌心的玉佩:“他要的是真遗诏和铁证,我们偏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她看向沈砚,“兄长,你带旧部牵制城外大军;谢珩,随我潜入棠花祠,取出证据!”
夜色如墨,晚棠与谢珩借着夜色潜入祠中,密室入口藏在棠花雕像底座下。当玉佩与黑曜石同时贴近石壁,石门缓缓开启,内中除了泛黄的遗诏和账本,还有两封家书——一封是晚棠生父写给沈父的,提及“棠儿托付,万望保全”;另一封是谢珩父亲的绝笔,字里行间满是对韦家的控诉,以及对儿子的牵挂。
就在两人取出证据的瞬间,韦承业带人闯入密室:“今日,你们都给十八家忠良陪葬!”谢珩将晚棠护在身后,拔剑迎战,左臂的伤口渗出血迹,却依旧凌厉如昔。晚棠握着遗诏,趁乱从密室侧门逃出,却见沈砚正与韦家大军浴血奋战,身上已添数道伤口。
“兄长!”晚棠放声呼喊,将遗诏高高举起,“韦家篡改遗诏、构陷忠良的铁证在此!”城墙上的士兵见状,纷纷犹豫不前——谁也不愿背负叛逆之名。
韦承业见状气急败坏,挥刀直扑晚棠,谢珩飞身挡在她身前,剑与刀相撞的瞬间,墨玉珏从韦承业腰间滑落,与青玉佩在空中相撞,迸出耀眼的光芒。密室深处突然传来机关响动,一面石壁轰然倒塌,露出当年云州十八家忠良的灵位,以及先帝亲书的“还我清白”四字匾额。
士兵们见状哗然,纷纷倒戈。韦承业穷途末路,欲自刎灭口,却被沈砚一剑制服。
晨光洒满棠花祠时,真遗诏被送往皇宫,韦家外戚势力被连根拔起。晚棠望着十八座灵位,泪水潸然:“爹爹,娘亲,女儿终于为你们昭雪了。”谢珩站在她身旁,将断裂的棠花剑穗轻轻放在灵前:“父亲,儿子做到了。”
沈砚走上前,将两人护在身侧:“无论你们是谁的孩子,往后,沈家永远是你们的家。”
可谁也没注意,皇宫深处,太后望着韦家倒台的奏报,指尖划过一枚金丝棠花簪,眼底闪过一丝阴鸷——云州案的真相,似乎还藏着更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