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精致的雕花窗棂,在东宫偏殿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草药味。李承乾斜倚在一张特制的、铺着厚厚软垫的躺椅上,身上盖着锦被。虽然脸色依旧苍白,精神却比前几日好了许多。太医的精心调理和年轻身体的恢复力,让他的伤势开始稳定下来。
他暂时无法处理繁重的政务,连下地行走都颇为艰难,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静养。这对于一个习惯了忙碌、内心充满紧迫感的灵魂来说,无异于一种煎熬。为了打发时间,也为了转移对伤痛的注意力,李承乾想到了一个法子。
此刻,他面前的小几上摊开几幅色彩鲜艳、线条简练的图画。李治和兕子一左一右趴在小几旁,两双大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图画,充满了好奇。
“阿兄阿兄,这张画的是什么呀?”兕子指着其中一幅。画上是一个人身蛇尾、面容慈祥的女子,正用泥土捏出一个个小人,旁边还有熊熊燃烧的火焰和奔腾的洪水。
“这是女娲娘娘,”李承乾的声音温和,带着一丝病后的沙哑,“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间没有人类,是这位伟大的女神,觉得世界太寂寞了,就用黄土,照着神的模样,捏出了许多小人儿。她捏得很用心,后来累了,就用藤条沾了泥浆甩出去,泥点落地也变成了人。所以啊,就有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华夏子孙。”
“哇!女娲娘娘好厉害!”李治惊叹道,“那…那旁边的大火和大水呢?”
“那是后来,天塌地陷,洪水泛滥,猛兽食人,人间变成了炼狱。”李承乾指着另一幅画着五彩石补天的图,“女娲娘娘不忍心看到自己创造的孩子受苦,就斩断巨鳌的脚撑起四极,又炼了五色的神石,把苍天破碎的窟窿补好,杀死了兴风作浪的黑龙,用芦苇灰止住了洪水。这才让大地恢复了平静,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女娲娘娘真好!”兕子感动地说,小脸满是崇敬,“那…阿兄,女娲娘娘现在在哪里呀?兕子想谢谢她。”
李承乾笑了笑,这个问题触及了他作为现代灵魂的认知边界。“女娲娘娘完成了她的使命,或许化作了山川河流,或许在某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继续守护着这片大地吧。她的精神和力量,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努力生存、守护家园的人心中。”他巧妙地避开了具体的神灵存在论,引导向精神层面。
“那…那妖怪呢?”李治的注意力又被另一幅画吸引。画上是一个面目狰狞、长着九个脑袋的巨蛇,周围是燃烧的村落和惊恐奔逃的人。“阿兄,这妖怪好可怕!它有九个脑袋!”
“这是九头蛇怪相柳,”李承乾耐心解释,“它性情残暴,所到之处,喷吐毒液,大地变成沼泽,寸草不生,人们无法生存。后来,是一位叫禹的英雄,带领众人,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斩杀了它,疏通了水道,让大地重新焕发生机。”他刻意将神话英雄事迹与“治水”的现实功绩联系起来,淡化纯粹的怪力乱神。
“禹真勇敢!”李治握紧了小拳头,仿佛自己也充满了力量。
“阿兄阿兄,”兕子的问题总是充满童趣,“女娲娘娘用泥土造人,那我们都是泥巴做的吗?下雨天会不会化掉呀?”她伸出自己的小胳膊,好奇地捏了捏。
李治听了也紧张地看着自己的手。
李承乾忍俊不禁,牵扯到伤口又疼得龇牙咧嘴,逗得两个孩子咯咯直笑。“傻孩子,”他缓了口气,笑道,“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神话传说啦。我们当然不是泥巴做的。你看,我们有血有肉,骨头是硬的,皮肤是软的。女娲娘娘造人的故事,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学习她创造和守护的精神。就像禹治水的故事,是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勇敢智慧,团结一心。”
他拿起炭笔和裁剪好的硬纸片:“来,阿兄教你们认字好不好?认识了字,你们就能自己看更多有趣的故事,懂得更多的道理。”
“好!”两个孩子异口同声。
李承乾在纸片上写下简单的象形字,如“日”、“月”、“山”、“水”、“人”、“口”,结合图画和生动的讲解,让识字变得有趣起来。李治学得很认真,兕子虽然年纪小,记性却很好,咿咿呀呀地跟着念。
教了几个字后,李承乾停了下来。他看着纸片上繁复的笔画,又看看弟弟妹妹专注又有些吃力的样子,心中一动。现行的文字,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儿童,门槛还是太高了。他需要一个更便捷的入门工具。
“阿治,兕子,你们觉得这些字好写吗?”他问。
李治皱着眉:“有点难,笔画好多。”
兕子也点头:“歪歪扭扭的,兕子写不好看。”
李承乾笑了:“阿兄教你们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就像声音的密码,学会了它,就能拼出所有字的读音,学认字会快很多。”他拿起笔,在另一叠干净的纸片上,开始书写一些奇怪的符号——那是他凭借记忆简化、调整过的拉丁字母。
“看,这个像个小蝌蚪,念‘a’(啊)…这个像扇小门,念‘b’(波)…这个弯弯的,念‘c’(呲)…”他耐心地教着基础的声母和韵母发音,用简单的事物打比方。李治和兕子觉得这些“小符号”新奇有趣,学得很起劲,虽然发音还有些奶声奶气的不标准。
李承乾尝试着用拼音标注刚才教过的几个字:“‘日’——r-i…‘月’——y-u-e…‘山’——sh-a-n…”他一边写拼音,一边指着汉字。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孩子们看着拼音符号,结合阿兄的发音引导,再对应到汉字时,仿佛多了一把开锁的钥匙,对字音的把握清晰了许多。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皇后娘娘驾到——”
长孙皇后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看到儿女们其乐融融的画面,眼神更加柔和。“在做什么呢?这么热闹。”
“阿娘!”兕子立刻献宝似的拿起一张写着拼音的纸片,“阿兄教我们‘小蝌蚪’和‘小门’!它们会唱歌!这个是‘啊’,这个是‘波’…”
他暂时无法处理繁重的政务,连下地行走都颇为艰难,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静养。这对于一个习惯了忙碌、内心充满紧迫感的灵魂来说,无异于一种煎熬。为了打发时间,也为了转移对伤痛的注意力,李承乾想到了一个法子。
此刻,他面前的小几上摊开几幅色彩鲜艳、线条简练的图画。李治和兕子一左一右趴在小几旁,两双大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图画,充满了好奇。
“阿兄阿兄,这张画的是什么呀?”兕子指着其中一幅。画上是一个人身蛇尾、面容慈祥的女子,正用泥土捏出一个个小人,旁边还有熊熊燃烧的火焰和奔腾的洪水。
“这是女娲娘娘,”李承乾的声音温和,带着一丝病后的沙哑,“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间没有人类,是这位伟大的女神,觉得世界太寂寞了,就用黄土,照着神的模样,捏出了许多小人儿。她捏得很用心,后来累了,就用藤条沾了泥浆甩出去,泥点落地也变成了人。所以啊,就有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华夏子孙。”
“哇!女娲娘娘好厉害!”李治惊叹道,“那…那旁边的大火和大水呢?”
“那是后来,天塌地陷,洪水泛滥,猛兽食人,人间变成了炼狱。”李承乾指着另一幅画着五彩石补天的图,“女娲娘娘不忍心看到自己创造的孩子受苦,就斩断巨鳌的脚撑起四极,又炼了五色的神石,把苍天破碎的窟窿补好,杀死了兴风作浪的黑龙,用芦苇灰止住了洪水。这才让大地恢复了平静,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女娲娘娘真好!”兕子感动地说,小脸满是崇敬,“那…阿兄,女娲娘娘现在在哪里呀?兕子想谢谢她。”
李承乾笑了笑,这个问题触及了他作为现代灵魂的认知边界。“女娲娘娘完成了她的使命,或许化作了山川河流,或许在某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继续守护着这片大地吧。她的精神和力量,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努力生存、守护家园的人心中。”他巧妙地避开了具体的神灵存在论,引导向精神层面。
“那…那妖怪呢?”李治的注意力又被另一幅画吸引。画上是一个面目狰狞、长着九个脑袋的巨蛇,周围是燃烧的村落和惊恐奔逃的人。“阿兄,这妖怪好可怕!它有九个脑袋!”
“这是九头蛇怪相柳,”李承乾耐心解释,“它性情残暴,所到之处,喷吐毒液,大地变成沼泽,寸草不生,人们无法生存。后来,是一位叫禹的英雄,带领众人,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斩杀了它,疏通了水道,让大地重新焕发生机。”他刻意将神话英雄事迹与“治水”的现实功绩联系起来,淡化纯粹的怪力乱神。
“禹真勇敢!”李治握紧了小拳头,仿佛自己也充满了力量。
“阿兄阿兄,”兕子的问题总是充满童趣,“女娲娘娘用泥土造人,那我们都是泥巴做的吗?下雨天会不会化掉呀?”她伸出自己的小胳膊,好奇地捏了捏。
李治听了也紧张地看着自己的手。
李承乾忍俊不禁,牵扯到伤口又疼得龇牙咧嘴,逗得两个孩子咯咯直笑。“傻孩子,”他缓了口气,笑道,“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神话传说啦。我们当然不是泥巴做的。你看,我们有血有肉,骨头是硬的,皮肤是软的。女娲娘娘造人的故事,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学习她创造和守护的精神。就像禹治水的故事,是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勇敢智慧,团结一心。”
他拿起炭笔和裁剪好的硬纸片:“来,阿兄教你们认字好不好?认识了字,你们就能自己看更多有趣的故事,懂得更多的道理。”
“好!”两个孩子异口同声。
李承乾在纸片上写下简单的象形字,如“日”、“月”、“山”、“水”、“人”、“口”,结合图画和生动的讲解,让识字变得有趣起来。李治学得很认真,兕子虽然年纪小,记性却很好,咿咿呀呀地跟着念。
教了几个字后,李承乾停了下来。他看着纸片上繁复的笔画,又看看弟弟妹妹专注又有些吃力的样子,心中一动。现行的文字,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儿童,门槛还是太高了。他需要一个更便捷的入门工具。
“阿治,兕子,你们觉得这些字好写吗?”他问。
李治皱着眉:“有点难,笔画好多。”
兕子也点头:“歪歪扭扭的,兕子写不好看。”
李承乾笑了:“阿兄教你们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就像声音的密码,学会了它,就能拼出所有字的读音,学认字会快很多。”他拿起笔,在另一叠干净的纸片上,开始书写一些奇怪的符号——那是他凭借记忆简化、调整过的拉丁字母。
“看,这个像个小蝌蚪,念‘a’(啊)…这个像扇小门,念‘b’(波)…这个弯弯的,念‘c’(呲)…”他耐心地教着基础的声母和韵母发音,用简单的事物打比方。李治和兕子觉得这些“小符号”新奇有趣,学得很起劲,虽然发音还有些奶声奶气的不标准。
李承乾尝试着用拼音标注刚才教过的几个字:“‘日’——r-i…‘月’——y-u-e…‘山’——sh-a-n…”他一边写拼音,一边指着汉字。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孩子们看着拼音符号,结合阿兄的发音引导,再对应到汉字时,仿佛多了一把开锁的钥匙,对字音的把握清晰了许多。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皇后娘娘驾到——”
长孙皇后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看到儿女们其乐融融的画面,眼神更加柔和。“在做什么呢?这么热闹。”
“阿娘!”兕子立刻献宝似的拿起一张写着拼音的纸片,“阿兄教我们‘小蝌蚪’和‘小门’!它们会唱歌!这个是‘啊’,这个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