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汉王-《长安新火》

  兕子抽噎着,泪眼朦胧地看着兄长坚定而温柔的眼睛。那目光像温暖的港湾,驱散了她心中的一部分寒意和迷茫。虽然那份懵懂的心动带来的痛楚依旧清晰,但兄长的承诺和庇护,给了她面对未来的勇气。她用力地点点头,将小脸重新埋进李承乾温暖的怀抱,闷闷地说:“嗯…兕子相信哥哥…只是…只是现在还是好难过…”

  “难过是暂时的。”李承乾抚摸着她的头发,声音温和而充满力量,“就像这秋天的落叶,再美,也终将化为泥土,滋养新的生机。我们兕子的春天,还在后面呢。”

  亭外,金黄的银杏叶依旧在萧瑟的秋风中盘旋飞舞,带着一种凄美的决绝。暖亭内,兄长的怀抱是此刻最温暖的依靠。兕子紧紧依偎着,虽然心头的失落还未散去,但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与亲情,已悄然为她撑起了一片天空。未来的驸马会是什么样子?她不知道。但她知道,无论前路如何,她的太子哥哥,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安抚好兕子,看着她虽然依旧有些蔫蔫的,但情绪总算平复下来,由侍女陪着回宫休息后,李承乾才稍稍松了口气。妹妹这初开的情窦被无情浇灭,虽然处理得还算及时,但他心中也不免为兕子未来的驸马人选平添了几分忧虑。世家子弟关系盘根错节,寒门俊杰又恐底蕴不足,更怕遇上那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这驸马,既要配得上兕子的身份地位,更要性情敦厚,能真心待她,着实不易。

  他摇摇头,暂时将这份忧虑压下。儿女姻缘,强求不得,也急不得。眼下,他还有堆积的政务需要处理。刚走出暖亭,沿着铺满金黄银杏叶的宫道没行多远,便听见一个带着几分惊喜和热络的声音从侧面传来:

  “太子殿下!真是巧遇啊!”

  李承乾循声望去,只见汉王李元昌正从一条岔道上快步走来。李元昌是李渊第七子,李世民的异母弟,年纪比李承乾大不了太多,约莫三十出头。他面容清雅,留着三缕美髯,颇有几分名士风范,只是眼神深处偶尔闪过的一丝精明算计,稍稍破坏了那份飘逸感。这位皇叔不爱政事,生平最大嗜好便是收藏金石书画,为此甚至不惜重金,乃至“巧取豪夺”,在宗室和士林中名声颇为微妙。

  “原来是汉王叔。”李承乾停下脚步,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拱手为礼,“王叔这是要去何处?”

  “闲来无事,正想去弘文馆转转,看看新近入库的几卷前朝摹本。”李元昌走近,目光却不着痕迹地在李承乾脸上扫过,带着明显的探究和热切,“方才见殿下似有忧色?可是为兕子侄女之事烦心?那清河崔氏的小子,着实不识抬举!”他消息倒是灵通,显然听说了兕子单恋崔清远却无果的风声。

  李承乾神色不变,淡淡道:“劳王叔挂心。不过是些小儿女心思,无甚大碍。兕子还小,将来自有良配。”

  “那是那是!晋阳公主金枝玉叶,还愁找不到好驸马?”李元昌连连点头,随即话锋一转,脸上的笑容更加热切,甚至带上了几分讨好,“说起来,殿下…小王听闻,前些日子,有南边来的行商,向殿下进献了一卷…王右军的《江州帖》摹本?不知…不知可有此事啊?”他搓着手,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渴望光芒,仿佛饿狼见到了肥肉。

  李承乾心中了然。原来在这等着他呢。这位皇叔对王羲之真迹及上等摹本的痴迷,早已是人尽皆知。那卷《江州帖》虽是唐初摹本,但摹写者功力深厚,几可乱真,价值连城。消息不知怎么走漏到了李元昌耳中。

  “王叔消息真是灵通。”李承乾微微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确有这么一卷东西。怎么,王叔对此帖也有兴趣?”

  “何止是兴趣!”李元昌激动得声音都拔高了几分,随即意识到失态,连忙压低声音,凑近了些,“殿下!小王求之若渴啊!王右军真迹早已渺如云烟,能得此等神妙摹本,亦是毕生幸事!殿下…殿下可否割爱?”他眼巴巴地望着李承乾,姿态放得极低。

  李承乾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暗笑。这倒是个机会。他故作沉吟,片刻后才缓缓道:“此帖乃孤心爱之物,本不欲转手。不过…”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李元昌瞬间紧张起来的神情,“孤素知王叔乃真正的鉴赏大家,此帖若能入王叔宝库,倒也不算明珠暗投。只是…”

  “殿下但说无妨!只要小王有的,绝不吝惜!”李元昌拍着胸脯保证,生怕李承乾反悔。

  李承乾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慢条斯理地道:“孤近来对钟元常(钟繇)的古拙笔意和展子虔的山水人物颇为心仪。听闻王叔府中,藏有钟繇的《荐季直表》真迹残页三帧,以及展子虔的《游春图》摹本一卷?不知…王叔可舍得以此二物,交换孤手中的《江州帖》?”

  李元昌脸上的热切瞬间凝固,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钟繇的《荐季直表》残页,虽只三帧,却是他费尽心思才淘换来的心头肉!展子虔的《游春图》摹本更是传世精品,价值不菲!太子这口开得…简直是趁火打劫!

  “这…这…”李元昌肉痛得脸都皱了起来,额头冒汗,内心天人交战。一边是梦寐以求的王右军《江州帖》,一边是同样珍若拱璧的钟繇残页和展子虔摹本…

  李承乾也不催促,气定神闲地欣赏着满园秋色,仿佛刚才那“狮子大开口”的人不是他。

  足足煎熬了一盏茶的功夫,李元昌终于狠狠一跺脚,脸上露出壮士断腕般的决绝:“罢了!为了右军神品,小王…小王换了!《荐季直表》残页三帧,展子虔《游春图》摹本一卷,换殿下手中的《江州帖》摹本!”说出这话,他感觉心都在滴血,但想到即将到手的《江州帖》,那份狂热又压倒了割肉的痛楚。

  “王叔爽快!”李承乾展颜一笑,仿佛做了一笔再公平不过的买卖,“孤这就命人去取帖。王叔也请派人将钟、展二物送至东宫吧。你我叔侄,银货两讫,童叟无欺。”

  “好!好!一言为定!”李元昌生怕李承乾反悔,连连点头,也顾不上肉痛了,满脑子都是即将到手的《江州帖》,“小王这就回府!亲自取来!亲自送来!”说完,竟有些迫不及待地拱手告辞,脚步匆匆地离去,那背影带着几分失魂落魄,却又透着一种得偿所愿的急切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