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真-《再陪刘天仙度过漫长岁月》

  开拍当天的心情本不错,即便李元青能感受到刘奕菲还没进入状态。

  他也没有多加苛责。

  总得给她一点宽容度。

  但韩三屏临走前透露的消息却让李元青有些无语。

  中影那间最大的摄影棚,恐怕明年不能租给李元青执导的蝙蝠侠剧组。

  原因很简单。

  陈诗人拍大片需要。

  “韩董,我应该是先于陈诗人申请吧。

  怎么变成我给他让路?”

  韩三屏无奈道。

  “你那剧组是国外的,流程走的比他慢,所以总体便落后了。”

  本来中影的摄影棚就是只拍一部分,真正的主体城市搭景,现阶段只能去英国。

  这下,怕是连部分都拍不了。

  李元青无奈摇头,心想让国内赚点的愿望怕是要落空。

  没想到韩三屏话还没说完。

  “中影摄影棚没有了,但长影还有一个差不多大的摄影棚。”

  “能申请到吗?”

  “能,长春制片厂也没多少钱拍大片,摄影棚空着也是空着。

  我已经跟那边的领导沟通了。

  你让蝙蝠侠剧组派人跑几次流程,明年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行!”

  只要不耽误进度,从河北换到吉林而已,在哪不是拍。

  而且,韩三屏还告诉李元青。

  在喜马拉雅附近取景的请求已经被批准,但拍摄地点最好选在青海,别去西藏。

  “韩董,是因为敏感吗?”

  韩三屏摆摆手。

  “跟那些没关系,主要是西藏海拔太高了。

  拍摄一点自然风光没问题,剧组几百号人在那吃喝拉撒,耗费资金不说,还有生命危险。

  为了你们安全,我建议就在青海或者川西搭景拍。

  非要去西藏,我怕你吃不消。”

  人类在自然条件面前还是太弱小了。

  李元青点点头,表示自己会认真考虑,实在不行,自己会取消上高原的计划。

  毕竟人命关天。

  他可不想自己掌握的剧组出人命官司。

  谢晋导演还真是遵守约定,以五十万的片酬担任《健听女孩》监制和顾问,留在剧组里帮李元青调教演员早些进入状态。

  重点教育的目标自然是刘奕菲。

  “你不要嬉皮笑脸。

  我也是刚刚知道,你和小李在谈恋爱。

  他碍于情面不想惹你不高兴,我作为你的长辈,说起话来不会顾忌,你要有心理准备。”

  这么简单几句话就让刘奕菲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眼神下意识投向妈妈。

  可刘晓丽这岁数,在谢晋面前也是小辈,并且她也赞同自己女儿需要有人来治一治。

  还说想要当一个好演员呢。

  在李元青剧组里更要严格要求!

  要不然,真把《健听女孩》这个好剧本给毁了。

  倘若真到了那时候,观众首当其冲就会批评刘奕菲,好电影和好导演都掩盖不了她的不及格。

  眼看妈妈都不打算护着自己,刘奕菲也只好收敛一点性子,耐心听谢晋导演教导她该怎么表演。

  “你能理解自己这个角色在电影中的挣扎吗?”

  “能。”

  “那你说说看,对女主角来说,是家庭更重要还是梦想更重要?”

  “我觉得梦想更重要。

  因为最后女主角考上了音乐学院,踏上了追梦之旅。”

  谢晋重重叹了一口气。

  “你比我那个小燕子学生漂亮,但你脑子比她出演的小燕子还要天真。”

  “啊?”

  刘奕菲有些丧气,自己想的难道不对?

  谢晋继续说道。

  “整个故事里,家庭的责任始终如同大山一样压在女主角身上,最后即便追求梦想,也是来源于家庭的和解与支持。

  所以,重视家庭才是女主角的底色。

  父母和兄长是她生命中最不可分割的部分。

  你想想你自己。

  我听说你和妈妈在一块生活。

  你想想看,要是你的梦想逼迫你必须要和妈妈分开,你会怎么抉择?”

  “我...我不想和妈妈分开。”

  “这种情感也能被你代入到表演中,女主角也不想和家人分开,她担心自己离开后,爸妈还有哥哥的生活会受到影响。”

  不止是谢晋,还有李雪健、刘莉莉老师一块对刘奕菲传授角色感悟心得。

  这让刘奕菲在片场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和李元青一块坐下聊天。

  哪怕在收工之后。

  李元青的日常工作依然很多。

  时不时就会有一些不利的负面新闻蹦出来。

  比如。

  有些影评人或者电影学者,借评论李元青之机,实现贬低华国电影之实。

  <《健听女孩》一出现代版南橘北枳!>

  【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李元青在美利坚能够顺利拍摄大制作商业片,迪士尼、华纳等公司都能放心大胆的将项目交给他来掌控,甚至还有一个独属于他的影视制作公司,夜以继日的帮他拍摄商业电影。

  但当他回国后,第一部电影却瞄准了聋哑人这一现实主义题材。

  这片土地不能承载李元青的商业电影梦。

  而我们一些大型制片厂却因为《英雄》的成功而冲昏了头脑。

  准备付出更多金钱,拍出更大规模的大片!

  我们不禁想问,这是否符合当下华国电影发展的主流?

  难道商业大片拍多了,电影市场就能真的走向商业化?】

  《健听女孩》只是引子。

  他们想要抨击的是“大片计划”。

  陈诗人的新电影虽然很多细节尚未披露,但其投资规模之大,阵容之豪华,已经从中影内部员工得知一二。

  片场休息时。

  谢晋也向李元青发出疑问。

  “小李,你说三平他们这么大规模的砸钱,真能砸出一个繁荣的电影市场吗?

  会不会打水漂啊?”

  “有打水漂的风险,也有砸出繁荣的可能。

  我个人更倾向后者。

  想要造就电影市场繁荣,把当下观众拉回电影院。

  不砸钱是不可能的。”

  “那怎么不能砸钱多拍几部,把数量搞上去,让观众有更多选择。

  这样是不是也能把观众拉回来?”

  李元青摇摇头。

  “不行,堆数量毫无意义。

  全都是些没有吸引力的电影,就算一年拍一万部也拉不回观众。

  就是要靠大片。

  震撼的视觉效果,远超DVD机的体验。

  观众才愿意花钱走进电影院。

  要不然,路边盗版碟性价比永远无法超过。”

  谢晋坐在一旁若有所思。

  他反正是拍不了大片了,下个时代和他已经完全无关,他那些经验对李元青来说恐怕都没什么借鉴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