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片年代-《再陪刘天仙度过漫长岁月》

  韩三屏手里有最详细的信息。

  欧美发行商买断,大概花了两千五百万美金,内地版权商花了1781万华币,再加上其他地区林林总总的版权费,早就超过了三千万美金。

  他现在没办法鼓动李元青回国拍大片。

  只能将这些资料交给陈诗人。

  “凯歌,你再拍一部大片吧!

  中影愿意支持你!”

  陈诗人有点犹豫。

  《荆轲刺秦王》给他带来的打击还是存在,媒体的批评至今仍在耳边回响。

  很多人不知道,《荆轲刺秦王》的首映礼也是在人民大会堂,耗费了三年心血,首映之后,立即遭到媒体一致的质问,以至陈诗人不得不在公映前去日本修改影片。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陈诗人不打算在历史人物题材里死磕了。

  即便他对《英雄》所宣扬的价值观非常不认同。

  知识分子都在拥抱新自由主义时,张一谋怎么能给集体主义唱赞歌呢?

  但他也看得出来,这部电影会比自己的《荆轲刺秦王》要成功,因为他在电影市场捞回了成本,而不是像自己那样,只有建设秦王宫的横店,能通过时间慢慢吸引资金回本。

  所以,陈诗人经过分析。

  得出一个结论。

  华国电影市场成熟了。

  《荆轲刺秦王》属于黎明前的黑暗,替所有华国导演走了一道弯路而已。

  现在,他有机会再度出山,一雪前耻!

  “老韩,我要拍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大片!

  规格要和张一谋差不多!”

  韩三屏一拍桌子。

  “没问题!

  你准备剧本,我帮你去筹钱!”

  搞定了陈诗人。

  韩三屏仍觉不够。

  他将目光投向港台。

  马上要启动和香江的市场谈判,电影市场作为其中一项也会有所放开。

  到那时,再往碗里扒拉一点大导演和人才。

  总之,《英雄》给了韩三屏很大的自信。

  他要开启华语电影的大片时代!

  —

  青奕公司就剩下实习生王雪因在留守。

  张昭依然没有回北京。

  《少年天子》和《偷心》让他没有时间回北京休息。

  王雪因还是第一次亲眼看见自己的大老板,真是年少帅气还多金。

  平常都是电话通讯,熟悉声音,对相貌的熟悉还是来源于报纸和电视,没有亲眼看见的冲击力来得大!

  李元青一边看《天下第一》的成片,一边漫不经心的问王雪因。

  “公司就留你一个人在值守?”

  “对,张总带着其他人去忙工作,留下我完成一些简单的宾客接待和业务运转。

  当然,还有每天给李导收集信息材料。”

  “你将来想做什么?

  是在影视圈里混,还是说利用现在这个工作,稍微过渡一下,日后有新的发展道路,再辞职离去?”

  王雪因解释道。

  “我来公司不是为了过渡。

  李导,我毕业于北电管理学院。

  我的职业规划是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制片人。”

  “制片很辛苦的,你一个女孩子吃不吃的消?”

  “李导,你这就小瞧人了。

  妇女能顶半边天,谁说女子不如男了!”

  “停停停!

  你没理解对。

  男女当然平等,女性中有很多优秀的个体。

  我只是在问你,高强度的制片工作对你来说会不会太累了?”

  李元青转过头打量了王雪因一眼。

  “你看起来挺瘦的,我怕你接受不了那么多项工作。”

  王雪因保证道。

  “李导,你别看我体格瘦小。

  我身体素质还行,我不敢说自己会比男性制片人要强,但也绝不会差到哪儿去。”

  李元青点点头,开始“画饼”。

  “那你跟着张昭或者黄紫燕多学几年。

  以后,我会让你单独主持项目。

  加油,我看好你!”

  “谢谢李导!”

  “嗯。

  跟我说说《天下第一》卖的怎么样?”

  “首轮播放权卖给了广州电视台,明年3月5日平台首播。

  张总说,打通渠道比较重要,所以价格收的不算高,一集五十万,一共三十五集。

  所以整部电视剧首轮就卖了1750万华币。”

  没能覆盖成本,这就只能指望首轮播放收视率高一点,后续多播几轮。

  “王晶是不是已经在忙别的项目了?”

  “是,慈文联系王晶又开了新项目。”

  李元青用食指轻轻敲击自己的下巴。

  王晶有自己的项目,刘恒拍摄风格偏严肃,张继中忙着拍金庸剧。

  看来还是得联系圈内其他有经验的导演和制片人。

  《刁蛮公主》风格幽默,人物形象和台词都很诙谐,这个项目得找到合适的主导者才行。

  看了《天下第一》成片近两个小时。

  虽然并没有看完,但李元青可以确定,王晶还是对得起给他的资金。

  他拍出了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

  未来还是有人会讨论。

  【曹公公那一退让武侠剧倒退二十年!】

  临走前,李元青为了锻炼王雪因,给她下达了一个任务。

  按照《健听女孩》各角色设定,除女主角以外,寻找匹配其他角色的演员,了解对方的表演风格、近一年内的档期安排,列出详细清单,等李元青下次回国时呈给他作为参考。

  王雪因本就在公司闲的发慌,她都想要趁着这段时间考个外国的大学,去留学几年,回国后再回青奕直接当制片人,或者去更大平台展示自己。

  现在多了一项工作任务。

  工作量不大,只是需要点耐心而已。

  现在的王雪因不缺时间和耐心,就缺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的任务。

  因此对这件事格外上心。

  李元青也能放心踏上回返美利坚的航班。

  他前脚上飞机。

  宁昊后脚就带着《香火》的成片来青奕公司交差。

  奈何青奕公司现在没有主事的人。

  他只能带着女朋友邢爱娜,一起讨论下一部电影要拍什么。

  邢爱娜劝道。

  “张总希望咱们能拍商业片。

  《大钻石》的剧本,我算是写了一个大框架,找人跟我一块往里填充笑料就好。”

  宁昊纠结道。

  “《大钻石》投资比较高,现在咱们什么成绩都没有做出来,青奕凭啥投资呢。

  张昭的承诺或许是真心,可他背后老板是李元青,两人意见未必统一。”

  “那你直接去找李元青?”

  “他很忙,特意耽误他时间没必要。

  还是慢慢等吧,等到张总回来,我们再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