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十一年一月,本州最北端的青森地区笼罩在严寒之中,但比严寒更让当地人恐惧的,是即将跨海而来的帝国北路军。定王柏凌峰站在北海道的南端,遥望着相隔仅二十余里的本州,目光如炬。
王爷,所有渡海准备都已就绪。王士珍指着海面上密密麻麻的登陆艇,只要您一声令下,我北路军十万将士即刻挥师南下。
柏凌峰微微颔首,但眉宇间仍带着一丝忧虑:据报,倭寇在青森一带布有重兵,特别是津轻海峡两岸,炮台林立。强渡恐怕伤亡不小。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兵快步走来:王爷,南路靖王急电!
柏凌峰接过电报,眼中顿时精光一闪。电报是柏凌锐亲笔所写,告知南路军已经突破姬路防线,正向京都、大阪疾进。同时建议北路军可暂缓强渡津轻海峡,而是绕道北海道东海岸,从钏路方向渡海,直插仙台。
妙啊!柏凌峰拍案叫绝,凌锐此计,正合我意!传令下去,改变计划,主力向东转移,从钏路渡海!
这个大胆的迂回计划果然出乎日军意料。当北路军主力在钏路登船时,日军还在津轻海峡严阵以待。二月十日,北路军先头部队在仙台以东的荒浜海岸成功登陆,迅速向仙台方向推进。
仙台是日本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也是通往关东平原的门户。日军在这里部署了重兵,准备依托城市进行顽强抵抗。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柏凌峰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
命令第一军佯攻仙台,但要网开一面,让守军能够向外界求援。柏凌峰在军事会议上部署道,第二军、第三军分别埋伏在福岛、山形方向,专打援军!
这一招果然奏效。仙台守军见帝国军攻势,急忙向周边求援。福岛、山形等地的日军纷纷来援,结果在半路遭遇伏击,损失惨重。
二月二十五日,在歼灭多股援军后,北路军对仙台发动总攻。此时的仙台守军已经孤立无援,士气低落。经过三天的激战,这座东北重镇终于落入帝国手中。
仙台的陷落,在北路战线上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柏凌峰乘胜追击,指挥大军沿太平洋海岸线向南疾进。与此同时,他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向西推进,与正在信浓地区奋战的南路军取得联系。
三月五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在北路军的西进部队与南路军的北进部队在长野地区的犀川岸边相遇时,两军将士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意味着,帝国征倭大军终于完成了对日本核心地带的战略合围。
报告王爷!与南路军会师了!传令兵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
柏凌峰长长舒了一口气,数月来的艰辛与牺牲,在这一刻都化为了值得。他立即下令:立即将此消息通报全军!同时,八百里加急,向新京报捷!
消息传到南路大军指挥部,柏凌锐同样激动不已。他立即回电:凌峰兄辛苦了!请速率主力南下,我们在江户城下会师!
此时此刻,在江户城内,日本朝野已经乱作一团。南北两路大军的会师,意味着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主战派和主和派在御前会议上激烈争吵,明治天皇面色惨白,不知所措。
陛下!陆军大臣桂太郎跪地泣诉,请允许臣率领近卫师团,与支那人决一死战!
内大臣岩仓具视立即反驳:陛下!如今大势已去,再战只会让更多无辜百姓遭殃。请陛下...请陛下为天下苍生考虑啊!
就在日本朝堂争论不休之时,帝国两路大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江户推进。柏凌锐的南路军连克甲府、横滨,柏凌峰的北路军则攻陷宇都宫、川越。两路大军如同两只铁拳,狠狠砸向江户。
三月十日,帝国两路大军终于在江户城西的八王子完成会师。当柏凌峰与柏凌锐两位亲王在百万大军的注视下紧紧拥抱时,全场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凌峰兄,辛苦了!柏凌锐激动地说。
凌锐弟才是真辛苦了,千里跃进,用兵如神啊!柏凌峰同样感慨万千。
在临时设立的联军大本营内,两位统帅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摊开江户城防图,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江户作为日本经营数百年的都城,城防之坚固,远超想象。
江户城分为三重,外城、内城和本丸。柏凌锐指着地图说,城墙高达十丈,护城河宽达二十丈。更麻烦的是,城内巷道错综复杂,利于守军巷战。
柏凌峰补充道:据侦察,倭寇在城内储备了足够支撑半年的粮草,而且将全城百姓都动员起来,准备进行所谓的作战。
就在这时,武王柏凌岳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抵达大营。作为征倭大军最高统帅,他的到来让全军士气大振。
参见武王!两位亲王立即行礼。
柏凌岳摆手示意他们起身,直接走到沙盘前:情况我都知道了。陛下有旨,江户围城,要速战速决,但也要避免无谓的伤亡。
他环视在场的将领,继续说道:我决定,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江户城再坚固,也总有粮尽援绝的一天。同时,我们要在政治上施加压力,促使倭寇内部生变。
这一策略果然高明。帝国百万大军将江户围得水泄不通,却并不急于攻城。与此同时,柏凌岳命令各部在城外修筑工事,摆出长期围困的架势。
围城期间,帝国军队展现了严格的纪律。柏凌岳严令各部不得扰民,对逃出城的百姓给予人道主义救助。这些举动逐渐瓦解了城内军民的抵抗意志。
三月十五日,转机终于出现。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暗中派遣使者,请求与帝国谈判。使者是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他面色憔悴,步履蹒跚,显然承受着巨大压力。
外臣陆奥宗光,参见武王殿下。他深深鞠躬,声音颤抖。
柏凌岳冷冷地看着他:陆奥先生此来,是代表日本政府投降吗?
陆奥宗光艰难地开口:外臣奉天皇陛下及伊藤总理之命,特来恳请贵国暂缓攻城。日本愿意...愿意议和。
议和?柏凌岳冷笑一声,此时此刻,你们还有什么资格谈议和?若要停战,唯有无条件投降一途。
就在谈判进行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侍卫匆匆入内禀报:启禀王爷,倭寇主战派头目山县有朋,率领两千死士出城突围,已被我军击溃,山县有朋本人被俘!
这个消息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陆奥宗光瘫坐在地,老泪纵横。
柏凌岳站起身来,走到他面前:回去告诉你们的明治天皇,明日正午之前,若不出城投降,我军将发动总攻。届时,江户城内,鸡犬不留!
三月十八日,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正午时分,江户城门缓缓打开。明治天皇率领文武百官,素服出降。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君主,此刻只能低着头,一步步走向等待在那里的帝国大军统帅。
柏凌岳骑在战马上,俯视着跪在面前的日本天皇。在他身后,百万帝国将士肃立,赤龙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
日本天皇睦仁,率文武百官,向中华帝国乞降。明治天皇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他双手高举,呈上了一份用汉文书写的降表。
柏凌岳接过降表,朗声宣读:自即日起,日本国无条件向中华帝国投降。日本政府立即解散,日本军队全部解除武装。日本领土及人民,悉听中华帝国处置。
这一刻,在场的所有帝国将士无不热泪盈眶。自甲午以来的国仇家恨,终于在这一天得到了洗雪。
在远处的山丘上,柏凌峰与柏凌锐并肩而立,望着这历史性的一幕。
终于...结束了。柏凌锐长叹一声。
柏凌峰点头道:是啊,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如何治理这片土地,将是更大的挑战。
两人相视一笑,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对未来的信心。帝国的东征,在这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一个新的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序幕。
王爷,所有渡海准备都已就绪。王士珍指着海面上密密麻麻的登陆艇,只要您一声令下,我北路军十万将士即刻挥师南下。
柏凌峰微微颔首,但眉宇间仍带着一丝忧虑:据报,倭寇在青森一带布有重兵,特别是津轻海峡两岸,炮台林立。强渡恐怕伤亡不小。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兵快步走来:王爷,南路靖王急电!
柏凌峰接过电报,眼中顿时精光一闪。电报是柏凌锐亲笔所写,告知南路军已经突破姬路防线,正向京都、大阪疾进。同时建议北路军可暂缓强渡津轻海峡,而是绕道北海道东海岸,从钏路方向渡海,直插仙台。
妙啊!柏凌峰拍案叫绝,凌锐此计,正合我意!传令下去,改变计划,主力向东转移,从钏路渡海!
这个大胆的迂回计划果然出乎日军意料。当北路军主力在钏路登船时,日军还在津轻海峡严阵以待。二月十日,北路军先头部队在仙台以东的荒浜海岸成功登陆,迅速向仙台方向推进。
仙台是日本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也是通往关东平原的门户。日军在这里部署了重兵,准备依托城市进行顽强抵抗。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柏凌峰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
命令第一军佯攻仙台,但要网开一面,让守军能够向外界求援。柏凌峰在军事会议上部署道,第二军、第三军分别埋伏在福岛、山形方向,专打援军!
这一招果然奏效。仙台守军见帝国军攻势,急忙向周边求援。福岛、山形等地的日军纷纷来援,结果在半路遭遇伏击,损失惨重。
二月二十五日,在歼灭多股援军后,北路军对仙台发动总攻。此时的仙台守军已经孤立无援,士气低落。经过三天的激战,这座东北重镇终于落入帝国手中。
仙台的陷落,在北路战线上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柏凌峰乘胜追击,指挥大军沿太平洋海岸线向南疾进。与此同时,他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向西推进,与正在信浓地区奋战的南路军取得联系。
三月五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在北路军的西进部队与南路军的北进部队在长野地区的犀川岸边相遇时,两军将士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意味着,帝国征倭大军终于完成了对日本核心地带的战略合围。
报告王爷!与南路军会师了!传令兵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
柏凌峰长长舒了一口气,数月来的艰辛与牺牲,在这一刻都化为了值得。他立即下令:立即将此消息通报全军!同时,八百里加急,向新京报捷!
消息传到南路大军指挥部,柏凌锐同样激动不已。他立即回电:凌峰兄辛苦了!请速率主力南下,我们在江户城下会师!
此时此刻,在江户城内,日本朝野已经乱作一团。南北两路大军的会师,意味着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主战派和主和派在御前会议上激烈争吵,明治天皇面色惨白,不知所措。
陛下!陆军大臣桂太郎跪地泣诉,请允许臣率领近卫师团,与支那人决一死战!
内大臣岩仓具视立即反驳:陛下!如今大势已去,再战只会让更多无辜百姓遭殃。请陛下...请陛下为天下苍生考虑啊!
就在日本朝堂争论不休之时,帝国两路大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江户推进。柏凌锐的南路军连克甲府、横滨,柏凌峰的北路军则攻陷宇都宫、川越。两路大军如同两只铁拳,狠狠砸向江户。
三月十日,帝国两路大军终于在江户城西的八王子完成会师。当柏凌峰与柏凌锐两位亲王在百万大军的注视下紧紧拥抱时,全场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凌峰兄,辛苦了!柏凌锐激动地说。
凌锐弟才是真辛苦了,千里跃进,用兵如神啊!柏凌峰同样感慨万千。
在临时设立的联军大本营内,两位统帅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摊开江户城防图,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江户作为日本经营数百年的都城,城防之坚固,远超想象。
江户城分为三重,外城、内城和本丸。柏凌锐指着地图说,城墙高达十丈,护城河宽达二十丈。更麻烦的是,城内巷道错综复杂,利于守军巷战。
柏凌峰补充道:据侦察,倭寇在城内储备了足够支撑半年的粮草,而且将全城百姓都动员起来,准备进行所谓的作战。
就在这时,武王柏凌岳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抵达大营。作为征倭大军最高统帅,他的到来让全军士气大振。
参见武王!两位亲王立即行礼。
柏凌岳摆手示意他们起身,直接走到沙盘前:情况我都知道了。陛下有旨,江户围城,要速战速决,但也要避免无谓的伤亡。
他环视在场的将领,继续说道:我决定,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江户城再坚固,也总有粮尽援绝的一天。同时,我们要在政治上施加压力,促使倭寇内部生变。
这一策略果然高明。帝国百万大军将江户围得水泄不通,却并不急于攻城。与此同时,柏凌岳命令各部在城外修筑工事,摆出长期围困的架势。
围城期间,帝国军队展现了严格的纪律。柏凌岳严令各部不得扰民,对逃出城的百姓给予人道主义救助。这些举动逐渐瓦解了城内军民的抵抗意志。
三月十五日,转机终于出现。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暗中派遣使者,请求与帝国谈判。使者是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他面色憔悴,步履蹒跚,显然承受着巨大压力。
外臣陆奥宗光,参见武王殿下。他深深鞠躬,声音颤抖。
柏凌岳冷冷地看着他:陆奥先生此来,是代表日本政府投降吗?
陆奥宗光艰难地开口:外臣奉天皇陛下及伊藤总理之命,特来恳请贵国暂缓攻城。日本愿意...愿意议和。
议和?柏凌岳冷笑一声,此时此刻,你们还有什么资格谈议和?若要停战,唯有无条件投降一途。
就在谈判进行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侍卫匆匆入内禀报:启禀王爷,倭寇主战派头目山县有朋,率领两千死士出城突围,已被我军击溃,山县有朋本人被俘!
这个消息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陆奥宗光瘫坐在地,老泪纵横。
柏凌岳站起身来,走到他面前:回去告诉你们的明治天皇,明日正午之前,若不出城投降,我军将发动总攻。届时,江户城内,鸡犬不留!
三月十八日,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正午时分,江户城门缓缓打开。明治天皇率领文武百官,素服出降。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君主,此刻只能低着头,一步步走向等待在那里的帝国大军统帅。
柏凌岳骑在战马上,俯视着跪在面前的日本天皇。在他身后,百万帝国将士肃立,赤龙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
日本天皇睦仁,率文武百官,向中华帝国乞降。明治天皇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他双手高举,呈上了一份用汉文书写的降表。
柏凌岳接过降表,朗声宣读:自即日起,日本国无条件向中华帝国投降。日本政府立即解散,日本军队全部解除武装。日本领土及人民,悉听中华帝国处置。
这一刻,在场的所有帝国将士无不热泪盈眶。自甲午以来的国仇家恨,终于在这一天得到了洗雪。
在远处的山丘上,柏凌峰与柏凌锐并肩而立,望着这历史性的一幕。
终于...结束了。柏凌锐长叹一声。
柏凌峰点头道:是啊,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如何治理这片土地,将是更大的挑战。
两人相视一笑,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对未来的信心。帝国的东征,在这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一个新的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