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千年烟火,岁岁长安-《三国之青龙镇世》

  时光碾过三百年风尘,杭城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

  摩天大楼在西湖对岸拔地而起,玻璃幕墙反射着湖面的波光。

  无人机载着游客的笑声掠过雷峰塔尖,磁悬浮列车无声穿梭于城市脉络。

  可西湖畔的“青禾小筑”,却依旧是老样子。

  朱漆木门被岁月摩挲得温润如玉,木质招牌上的“青禾小筑”四字,在三百载风雨中愈发苍劲。

  那枚“叶”字印章依旧清晰,如同他们未曾改变的容颜。

  店内还是简约的江南风,原木桌椅被无数双手摸得发亮,墙上的水墨西湖图换了新的裱框,落款处依旧只有那枚小小的“叶”字。

  窗外的柳丝依旧垂得柔软,荷香伴着饭菜香,漫过门槛,与现代都市的喧嚣隔出一方宁静天地。

  这一日正是立夏,荷风初起,青禾小筑里座无虚席。

  靠窗的位置,坐着几位身着汉服的年轻人,他们举着最新款的折叠屏手机,对着桌上的东坡肉、龙井虾仁拍照,轻声惊叹:“果然是百年老字号,味道和传说中一样绝!”

  邻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给孙辈夹菜,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怀念:“爷爷小时候,你太爷爷就带我来这儿吃。

  那时候叶老板他们就长这样,三百年了,一点都没变。”

  孩童瞪大好奇的眼睛,望着收银台后温婉浅笑的夜姬,又看向端菜走来的貂蝉,小声问:“奶奶,他们是不是神仙呀?”

  老者哈哈一笑,刚要开口,就见夜虎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

  他依旧高大魁梧,只是眉宇间的锐利早已化作温和,放下一盘桂花糕道:“小家伙,我们不是神仙,只是守着这家店,守着好吃的罢了。”

  孩童被他宽厚的笑容逗乐,伸手去拿桂花糕,夜虎轻轻按住他的手:“慢点吃,刚出锅,别烫着。”

  那语气,像是对待自家晚辈一般亲切。

  后厨里,蒸腾的热气中,王越正手持菜刀处理着五花肉。

  三百年过去,他的动作依旧精准沉稳,刀刃划过,肉片均匀得如同量过一般。

  只是那双曾握着重剑的手,指腹多了层厚厚的茧,那是常年与厨具为伴的痕迹。

  旁边的夜墨正专注地剥着莲子,指尖翻飞间,莹白的莲子被整齐码好。

  他身形依旧瘦小,眼神却比从前更加沉静,仿佛世间万物,唯有手中的食材值得专注。

  “越哥,今日的五花肉油脂刚好,炖出来定是肥而不腻。”

  夜墨轻声道,声音里带着三百年未曾改变的笃定。

  王越点头,将肉片放入砂锅中,加入黄酒、冰糖与酱油,火候把控得恰到好处:“嗯,再放些新采的荷叶,添点荷香。”

  两人配合依旧默契,如同这三百年来的每一天,没有言语过多,却早已心意相通。

  前厅里,夜影靠在门框边,目光平静地扫视着店内。

  他依旧是那副不起眼的模样,混在人群中毫无违和感,可任何细微的动静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有个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他身形一动,快得几乎让人看不清,手中已然多了一块抹布,瞬间擦干了水渍,动作自然得仿佛只是随手为之。

  孩子的母亲连忙道谢,夜影微微颔首,退回门边,依旧是那副沉静的模样。

  收银台后,夜姬核对着账单,手指在全息收银屏上轻轻一点,账目便清晰呈现。

  三百年间,记账的工具从账本变成了电脑,又变成了全息屏,可她的精准从未改变。

  偶尔有客人询问西湖的游玩路线,或是想了解杭城的历史,她总能娓娓道来,从古代的临安城讲到如今的国际化都市,条理清晰,引人入胜。

  “夜姬姐,外面有人送来了新采的龙井,说是今年的明前茶。”

  服务员轻声禀报。

  夜姬抬头一笑,眼中带着暖意:“让他进来吧,我去看看。”

  店门口,叶青山正靠在门框上,手中的蒲扇早已换成了一把竹制折扇,扇面上画着淡淡的荷花。

  他穿着简单的棉麻衣衫,面容依旧俊朗,岁月似乎格外偏爱他,未曾留下一丝痕迹。

  他望着西湖边来来往往的人群,有穿着汉服拍照的年轻人,有推着智能轮椅的老者,有嬉笑打闹的孩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平和的笑容。

  三百年间,他见证了太多变迁。

  看到了医学的进步,曾经难治的疫病如今早已可控。

  看到了科技的飞跃,人类甚至能登上更远的星球。

  看到了社会的包容,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在此和睦相处。

  这一切,都远超他当年守护江南时的期盼。

  “公子,明前茶送来了,品质极好。”

  貂蝉端着一杯刚泡好的龙井茶走来,递到他手中。

  她依旧系着素色的棉麻围裙,眉眼间的柔润如同三百年前初见时那般,温婉动人。

  叶青山接过茶杯,浅啜一口,清香回甘,沁人心脾:“好茶,小墨若是用这茶做龙井虾仁,定是绝佳。”

  貂蝉点点头,站在他身边,目光望向远处的西湖:“公子,还记得三百年前我们去帝都看奥运会吗?如今,杭城也举办了好几次国际盛会了。”

  叶青山轻笑:“记得,那时候夜虎拍了满满一相册的照片,天天拿出来翻看。”

  正说着,夜虎从店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老旧的相册,那是三百年前的物件,如今被精心保存着。

  他坐在门口的竹椅上,翻看着照片,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想当年,鸟巢的圣火真亮啊,长城的风真烈啊,现在想想,还是觉得热闹。”

  夜影走过来,坐在他身边,淡淡道:“前几日我看新闻,说人类在火星建立了定居点,若是有兴趣,我们也可以去看看。”

  夜虎眼睛一亮,随即又摇了摇头:“不了,还是这儿好,有西湖的风,有店里的菜,还有你们这些老伙计,哪儿也不去了。”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三百年间,他们并非没有去过更远的地方,曾乘飞船上过太空,曾潜入深海看过珊瑚礁,曾去极地见过极光,可最终,还是觉得西湖边的这家小筑最安心。

  傍晚时分,客人渐渐散去,店里恢复了宁静。

  王越和夜墨收拾着后厨,厨具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

  夜虎和夜影打扫着前厅,动作有条不紊。

  夜姬核对着今日的账目,指尖轻触,完成了最后的结算。

  貂蝉则开始准备明日要用的食材,择菜、洗菜,动作娴熟。

  叶青山坐在窗边,看着身边的六人。

  三百年过去,他们的容颜依旧,只是眼底的沉静与温柔愈发浓厚。

  从隋朝到如今,一千八百多年的时光,他们从主仆到亲人,从刀光剑影到人间烟火。

  一起经历了朝代更迭,一起见证了时代变迁,一起度过了无数个日夜。

  他们没有长生不老的孤寂,因为彼此相伴。

  没有时代变迁的迷茫,因为心有所归。

  “公子,收拾好了。”

  貂蝉走过来,坐在他身边,递上一杯温热的酸梅汤。

  叶青山接过,喝了一口,酸甜的滋味在口中化开,还是当年的味道。

  他看向众人:“这些年,辛苦大家了。”

  王越摇头:“公子说笑了,能守着这家店,陪着大家,不辛苦。”

  夜姬浅笑:“是啊,这样的日子,安稳又踏实,是最好的时光。”

  夜墨点头,眼中带着认同:“食材本味,人间烟火,便是圆满。”

  夜虎哈哈一笑:“有吃有喝,有你们这些老伙计,还有西湖的风景,我这辈子,值了!”

  夜影微微颔首:“守护着这份安宁,便是我所愿。”

  貂蝉握住叶青山的手,指尖温暖:“从洛水初遇,到如今,一千八百多年了。

  只要能和公子,和大家在一起,无论过多久,都是幸福的。”

  叶青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身边的六人,他们的笑容如同西湖的月光,温柔而明亮。

  他知道,这份跨越千年的情谊,早已融入彼此的骨血,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存在。

  夜色渐浓,西湖的灯火倒映在水面,波光粼粼。

  雷峰塔的钟声悠悠传来,带着千年的厚重与温柔。

  青禾小筑的灯光依旧温暖明亮,映照着六个相守千年的身影。

  叶青山站起身,走到门口,推开朱漆木门。

  西湖的风迎面吹来,带着荷香与桂香,沁人心脾。

  他回头望去,貂蝉、王越、夜姬、夜墨、夜虎、夜影都站在他身后,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

  “时候不早了,关店吧。”

  叶青山轻声说。

  众人点头,一起走到门口。

  夜虎伸手,轻轻合上了朱漆木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门内,是淡淡的饭菜香,是彼此的陪伴,是跨越千年的安宁。

  月光洒在门上,给朱漆木门镀上了一层银辉。

  青禾小筑静立在西湖畔,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岁月流转,守护着一份永恒的温暖。

  一千八百多年的风雨同舟,他们见过刀光剑影,见过盛世繁华,见过时代变迁,最终选择守着这一方小筑,守着身边的人,守着人间最寻常的烟火。

  没有长生不老的孤寂,因为亲友在侧。

  没有时代变迁的迷茫,因为心有所归。

  没有江湖纷争的疲惫,因为山河无恙。

  这世间最圆满的结局,莫过于此。

  山河永安,烟火寻常,亲友相伴,岁岁长安。

  青禾小筑的灯光,会一直亮下去,映照着西湖的日夜,映照着他们跨越千年的情谊,在人间烟火中,续写着永恒的幸福与安宁。

  而这份幸福,如同西湖的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