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起源岛超级要塞启动:金乌计划!-《超神之自研战锤40K科技》

  2007年3月22日,巨峡市股市癫狂,智核科技的股价像坐了火箭,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同时,浩瀚太平洋深处,代号“起源”的火山岛屿之下,一项堪称奇迹的工程悄然竣工。

  资金投入如同丢进熔炉,顶尖国字号基建团队咬牙玩命,将进度推向极限。

  地下基地,全面完工。

  主控制室、多重安全等级的核心实验室群、预留的庞大能源中心、超算机房、自动化制造车间、巨型物资仓库、高规格生活区、医疗中心,甚至包括初步贯通的海底隧道入口和深海对接平台基础——所有主体工程,一丝不苟地按最高标准交付。

  一座藏匿于火山心脏,坚固无比,功能完备得令人咋舌,彻底与世隔绝的超级科技要塞,自此诞生。

  最后一名工程师拧紧最后一颗螺丝,完成设备移交和基础环境测试。

  他们来之前都是在最高密级协议上签了字,那是关乎终身的保密承诺。

  一架专机秘密降落,迅速接走了所有建设者。

  关于这座岛屿的记忆,被彻底尘封。

  起源岛,成了真正的无人禁区。

  工程师们被带离前,最后望向那扇厚重的合金门,眼中闪过难以言喻的震惊,那是一种对人类工程极限的敬畏,他们从未想过能参与如此宏伟的项目。

  三天后,3月25日。

  一架经过深度改装,涂覆特殊吸波材料,几乎能融入夜色的湾流G550私人公务机,沿着“天枢”V2规划的绝密航线,幽灵般穿梭于多个国家的雷达盲区。

  它最终降落在起源岛地表,那片伪装成小型气象观测站的简易停机坪上。

  舱门无声滑开。

  何强独自一人走下舷梯。

  脚踏实地的瞬间,太平洋的信风拂过他的衣角。

  空气中混合着火山岩淡淡的硫磺味和原始植被潮湿的气息。

  四周只有望不到边际的深邃蓝色,以及让耳膜微微嗡鸣的、近乎绝对的寂静。

  他展开双臂,任凭海风吹拂,深深吸气,仿佛将整个太平洋的自由都纳入肺腑。

  从这一刻起,这里,便是他一个人的王国。

  一个不受任何窥探、可以肆意挥洒才情与野心的绝对领域。

  短暂的感慨后,何强没有片刻停留,径直走向地下入口。

  他步入空旷、泛着金属冷光的主控室,意识瞬间沉入辅助空间。

  那些分散隐藏、随身携带的核心家当,开始在基地内部预设位置凭空显现,精准落位。

  主控室内,一块核心显示屏亮起,设备列表信息流高速闪过。

  “天枢”V2核心计算集群的物理备份主机,稳稳落座于拥有独立能源和最高物理屏蔽等级的信息中心。

  制造“皓月”和“天璇”芯片的那套超精密设备,包括他用物质融合能力“搓”出的原子级打印机,被小心翼翼地安放在最高等级无尘实验室的预留基座上。

  打印机外壳在出现的瞬间闪过微光,随即稳定下来。

  五十台崭新的“笨笨”系列高级智能机械臂,整齐排列,冰冷而肃穆,等待着指令。

  它们位于巨大的自动化制造车间内。旁边,是数百台造型各异、充满重工业力量感的多功能工程机器人原型机。

  还有山一样堆积的特殊原材料、“能量核心V1.5”备件、加密硬盘阵列存储的研究资料备份……

  海量物资如同无形河流涌入,迅速填充着基地的血肉与骨骼。

  何强站在主控台前,通过临时接口下达指令。

  “嫦娥,启动基地主能源系统,临时切换至能量核心V1.5阵列供电。”

  “激活‘天枢’V2集群。”

  “初始化基地内部光纤网络,最高安全级别。”

  指令发出。

  嗡——

  沉睡的基地被注入了灵魂。

  灯光由中心向四周逐层点亮,驱散了黑暗。巨大的显示屏幕闪烁着启动信息。

  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沉有力的嗡鸣。

  一个独立于世界、只为一人服务的科技王国,正式开始运转!

  何强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将重心放在自动化生产线建设上。

  他激活全部五十台“笨笨”机械臂。通过基地内网与“天枢”V2高速连接的“嫦娥”,获得了这些机械臂的最高协调指挥权限。

  瞬间,这些拥有高级智能和微米级操作精度的机械臂动了起来。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最高效、最精准的建设者。

  按照“天枢”中存储的详细蓝图,它们高速组装早已秘密运抵基地的自动化生产线模块。

  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自动化激光焊接站、智能材料分拣处理单元、大型工业级3d打印阵列……

  巨大的制造车间内,只有机械臂运转时液压系统发出的嘶嘶声,以及金属部件精准对接、焊接发出的细微声响。

  一处角落,数个机械臂正同时协作,将原子级打印机精密安装至预定位置,配合无间,精准得令人惊叹。

  没有任何人类脚步声和交谈声。

  只有绝对的效率和冰冷的秩序。

  这里充满未来科幻电影般的场景,但效率远超任何电影想象。

  与此同时,何强也没闲着。

  他通过“奇点动力”遍布全球的、如同蛛网般复杂的空壳公司网络和加密数字账户,继续进行更大规模的秘密采购。

  目标直指建造“金乌”核裂变反应堆所需的海量基础物资。

  高强度特种合金、厚重屏蔽用铅块和特殊混凝土添加剂、冷却剂化学原料……各种高精度传感器、冗余控制系统元件、特种泵阀……

  最重要的,是通过九曲十八弯的特殊渠道艰难搞到手,经过多重伪装和拆分运输的少量启动用核燃料材料——低浓缩铀和几克研究用钚同位素,以及配套特殊处理设备。

  这些敏感物资,伪装成普通科研耗材或大宗工业原料。

  由悬挂不同国家旗帜的货轮,甚至几艘改装特种潜艇,在远离起源岛的指定深海坐标点,进行水下秘密交接。

  基地派出的、工程机器人操控的水下运输机器人,在深海中悄无声息地搬运这些“零件”,运回地下仓库。

  整个流程隐秘、高效、滴水不漏。

  在等待生产线组装完成和所有材料设备到位的空档期,何强一头扎进起源岛全新的核心实验室。

  这里的环境和设备,远超巨峡市临时搭建的水平。

  他调动“天枢”V2几乎无穷尽的算力,在智能“嫦娥”全天候辅助分析下,对之前设计的“金乌”可控核裂变反应堆方案,进行最后一次、最彻底的优化和模拟验证。

  他甚至抽空详细分析从屎塔克工业“借鉴”来的“FZ反应堆小型化”数据,分析其失败的技术陷阱和工程设计取舍逻辑,让自己的设计更加自信。

  反应堆结构强度、热交换效率、中子慢化与吸收的精确控制、自动化应急处理逻辑……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打磨。

  2007年4月15日。一份在安全性、效率、小型化和自动化程度上堪称完美图纸,正式定稿。

  它包含所有制造细节、运行参数和维护流程。

  第一代“金乌”小型可控核裂变反应堆,理论上,已无懈可击。

  这段时间,自动化制造车间内的机械臂和工程机器人几乎没有停歇,不分昼夜地工作着,冰冷的金属躯体爆发出令人敬畏的效率。

  时间来到2007年4月22日。

  起源岛地下基地,巨大自动化制造车间灯火通明。

  经过机器人团队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第一条具备高度柔性化生产能力,集成了机器人制造、精密部件加工、自动化焊接、材料处理等多种功能的超级自动化生产线,正式组装完成!

  并且,通过了初步联动调试!

  何强独自一人站在主控室内,背着双手。

  面前巨大全息屏幕上,代表生产线各项关键参数的指示灯,全部显示为正常的绿色。

  旁边,悬浮着“金乌”核裂变反应堆那复杂又充满力量感的最终设计蓝图三维模型。

  基地落成。智能助手(嫦娥)初步觉醒。

  自动化生产力(机器人大军 超级生产线)准备就绪。

  终极能源解决方案(裂变反应堆)设计完美收官。

  何强看着眼前的一切,感受着基地深处传来稳定而有力的能量脉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和机油气息。

  他紧握拳头,骨节发出轻微声响。

  “所有拼图,都已各就各位。”他眼中,燃起了足以熔化钢铁的炽热光芒。

  他面向全息屏幕上的反应堆蓝图,沉声下令:

  “嫦娥,启动‘金乌’反应堆建造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