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一个也不能落下-《被时代重塑的王》

  蛮兵过境,一路制造出了大量的无人区。

  凡是发现过尸体的地方,贾正都选择了绕过去。

  因为有贾正的承诺,百姓们都轻装上路,又有两百多匹战马帮忙驮运东西。

  即使拖家带口,贾正他们每天也能走出五十里左右的距离。

  无影军在前面开路,贾正带着一百多有武器的青壮断后。

  五天时间,迁徙的队伍走出了旧土原。

  因为都是选择的偏僻的地方,加上他们队伍庞大,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找到一遗弃的村落,贾正安排百姓们暂时驻扎在这里。

  再往前走就正式进入松州地界了,他们过来的时候人少,松州的探子怎么都躲过去。

  可如今这么多人过境,即便是全走偏僻山路,他也不敢保证这些人不被松州军发现。

  毛奎比他们在出发一个晚上,一人双马,日夜兼程的话,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山寨。

  李丘他们一直都在操练,队伍直接拉出来应该也不需要过多准备。

  松州到平洲的南北跨度有六百余里,平洲到松州之间有一百里的无人区。

  松州和魏州地界之间,又有两百多里的无人区。

  如果不想和松州军发生正面冲突,李丘他们最多也只能到松州无人区的边界接应。

  魏州与松州之间的无人区他们已经走完,最难的就是接下来的三百余里的路程。

  众人都安顿下来以后,贾正刚找到一块石头坐下,村老就找了上来。

  老者年纪大了,这些天赶路,虽一直被家中晚辈抬着。

  一路的颠簸,让他看上去更老了。

  大人,这一路多亏了您的照顾,丰枣村的子民们才得以安稳到了这里。

  丰枣庄离松州只有二百里于里,这里的事情小老儿也都听说过。

  您是朝廷命官 ,不能因为这些腌臜事耽误您的前程。

  接下来的路,就让小老儿带着他们自己走吧!

  我们再把衣服弄的乱一些,这些战马您也收回去。

  如今所有人都知道,蛮子在攻打魏州。

  我们作为逃难的难民过境,应该不会遭人为难的。

  贾正看着老者,他一开始也如老者那样想。

  如今战乱四起,最常见的就是这些逃难的百姓。

  但想起治理松州的那人,贾正放弃了这个打算。

  凡是有野心的人,都知道百姓的重要性。

  松州还有那么多的无人区,没人耕种,还要以一地之力,养十数万兵。

  不出去抓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又怎会错过这些过境逃难的百姓。

  贾正主动上前搀扶着老者在石头上坐下,对于这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和蔼老人,贾正的感官极佳。

  贾正在老者面前蹲下,真诚的眼神看着老者道;村老,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后来又觉得我不能这么做!

  你们自己走或许不会有性命之忧,但也一定走不出松州。

  为了方便治理你们,松州官员还会把你们分散。

  如今松州和朝廷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儿郎们肯定会被征召入伍。

  本应逃离战乱,保全家小才不得已远离故土。

  如果到头来,还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

  那这场迁徙又有什么意义,我既然承诺了大家,要把丰枣村完整的带回去,那我就一定要做到。

  哪怕少一个人,那也不是完整的。

  老者看着贾正的眼睛,扶着拐杖的手抬了一下。

  想摸摸他的脑袋,意识到贾正的身份,才没有伸出来。

  浑浊的眼睛,已经没有多少聚焦,泪水在他眼眶中打转。

  大人,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我们这些卑贱之人,怎能受您如此恩惠,要遭天谴的啊!

  老者的拐杖重重的杵在地上,情绪波动很大。

  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小儿子,上前准备安抚一下父亲。

  但他是个木讷,不善言辞的。

  只是伸出大手按住父亲的肩膀,尽量扶着老人的身子。

  老人一巴掌拍在男人的手上,拐杖高高扬起,作势要打。

  男人收回手,依然木讷的在他旁边站着,一点也没有要躲避老人拐杖的意思。

  已经死了一个孙子,面对乖顺的儿子,老者最终也没能下的去手。

  拐杖又杵在了地上!

  大人,你有什么打算,不妨和小老儿直说。

  别的地方我管不着,丰枣庄的这些人,包括小老儿我,有一个算一个,您尽管吩咐。

  如果有人不听您安排,您也不用顾忌,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老头说话恶狠狠的,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混浊的眼神和贾正的目光对上的那一刻,老者好像又有些后悔。

  觉得处理两个字太宽泛了,贾正虽然宽仁,但也是个能提刀杀人的狠角色。

  迁徙的队伍中,所有人都是他看着长大的。

  万一真的有那不长眼的,招惹了贾正,被他一刀杀了?

  随即他又补充一句;不听招呼的,就逐出丰枣庄,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家人,自生自灭。

  贾正嘴角上扬,微笑的看着老者,老者的担心不是没有原因的。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更别说这好几千人。

  从村子撤离的时候,就一波三折,很多人都想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一起走。

  迫于生命的威胁,又有老者挨家挨户的施压,才让他们放弃了那些东西。

  如今要过敌境,出一点差错都是巨大的麻烦。

  老头话说的公正,但语气中依然处处维护着丰枣庄的村民。

  贾正并没有因为老者的小心思而生气,反而还觉得他有些可爱。

  贾正也明白,为什么丰枣庄的每一个村民,无论秉性如何,对老者都很尊重。

  即便队伍中,还有几个年龄稍大一些的,同样也以老者马首是瞻。

  应该也是老者,长期处处为人着想的结果。

  村老,不用您操心,能把你们带到这里来,就能把你们都带出去。

  驻扎在这里只是暂时的,还劳请您继续安抚一下百姓们。

  等到毛队长他们的消息一到,我们就继续往前走。

  老者双手搭在拐杖上,拒绝了儿子的搀扶,自己缓缓站起身。

  像是接收到贾正的命令一样,一脸严肃的的保证道;大人放心谋划。

  小老二会不留余力的站在您这边,绝不会有一人给您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