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枣树浓荫-《仙途万里》

  茅草庐,后半夜。

  疲惫如潮水般涌来,顾阳山并未如常打坐练气,而是吹熄灯火,倒头便睡。

  这一觉,睡得格外深沉安稳,仿佛要将一夜的惊心动魄尽数在酣梦中消解。

  日上三竿,金光透过茅庐缝隙洒下。

  顾阳山悠悠醒转,只觉神清气爽,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舒畅。

  昨夜那莫名的颤抖早已消失无踪,身体彻底恢复了掌控。

  他起身舒展筋骨,洗漱一番,便提着黑云剑信步下山,来到山脚潺潺溪流边。

  寻了块平整青石,顾阳山挽起衣袖,仔细清洗剑刃与剑鞘,又将沾染了尘土与些许血迹的外袍脱下搓洗。

  清澈溪水带走了血腥与杀伐之气。

  顾阳山一边洗刷,一边低声嘀咕:“师父他老人家的鼻子灵得很,万一闻出半点血腥味儿...”

  “嘿嘿,怕不是要揪着我的耳朵念上三天三夜‘清静无为’,再罚抄百遍《道德经》咯!”

  直到确认再无一丝铁锈腥气残留,顾阳山才放心地将洗净的黑云剑归入古朴剑鞘,将拧干的外袍搭在肩头!

  迎着初升的朝阳,步履轻快地踏上了回返高峰观的山路。

  山风拂过,带来草木清香,昨夜的血雨腥风,仿佛已被这青山绿水悄然涤荡干净。

  ......

  半月倏忽过!

  修为日益精进,顾阳山内视丹田气海,只觉真元鼓荡,离那炼气四层之境,仅隔一层薄纸。

  自那日携灵机沛然之身归返高峰观,他便沉浸于苦修,借势炼化。

  此番若成,便是鲤鱼跃过龙门坎,正式踏入炼气中期之境,仙途登堂入室矣!

  炎夏正当时!

  顾阳山掐指一算,落山村田间农事近在眼前。心中暗道,叔公年迈,家中田地恐需帮手,此间正是报恩尽孝之时。

  于是收拾几件换洗衣物,提了个轻便包袱,信步向山下走去。

  几刻钟后!

  穿过村口那两株虬枝盘结的老槐树荫,熟门熟路来到叔公家小院。

  院门虚掩,顾阳山扬声唤道:“阿爷!”

  屋内传来急促脚步声,老人佝偻着背探出身,一见院中立着的挺拔身影,皱纹里顿时绽开笑意:“哟!是山儿回来啦!快快,进屋歇着,外头日头毒!”

  “阿爷,我这次下来,本就打算多住几日,好好陪您说说话!”顾阳山一边笑着进屋,一边卸下肩头包袱。

  “好!好!好!”叔公连声应着,接过包袱就往里走,“山儿饿了吧?阿公给你弄点吃的去!”

  “吃过了,阿爷!”顾阳山连忙拦住老人,“山上咱家那两块地,还没翻种吧?”

  “不急,不急,”叔公摆摆手,“原打算明日再去侍弄。”

  “那正好,”顾阳山笑道,“我先回家瞧瞧去,晚些回来。”

  “成......山儿你记得早点回来!”老人殷殷叮嘱。

  顾阳山点头应下,转身出了院门。

  行至青石小巷转角处,忽闻一阵嬉闹声浪袭来,三四个小童如脱缰野马般冲出,险些一头撞进顾阳山怀里。

  他稳住身形,回头望去,只见那几个小身影已嬉笑着跑远,背影陌生。

  才三年光景,村里孩童竟已不识几个了......

  一股物是人非的淡淡惘然悄然爬上心头,时光流逝之感,此刻尤为真切。

  来到自家老屋院前!

  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缓步踏入。

  院内那株老枣树,此刻枝叶婆娑,生机盎然,累累红果压弯了枝头,红得耀眼。

  只是树下再无昔日玩伴攀爬摘果的喧闹,连那挂在枝桠间、曾盛满夏日蝉鸣的草笼,也已消失无踪,唯余满树沉甸甸的寂寞。

  “嘎吱——!”

  推开堂屋的斑驳木门,一股混合着尘埃与旧时光的气息扑面而来。

  目光所及,桌椅梁柱皆蒙着一层细密的灰,静默诉说着主人的久疏。

  顾阳山从墙角搬出那张熟悉的老藤椅,置于枣树浓荫之下。

  随手一挥,一股清风凭空旋起,温柔卷走藤椅上积年的浮尘。

  他这才舒坦地躺了上去,闭目假寐。

  三年道观清修,他已蓄起一头长发,此刻山风拂过,几缕发丝垂落额前,与枣叶的簌簌低语相唱和。

  几刻钟后!

  院外青石板路上响起轻快的脚步声,一道纤细倩影停在院门口。

  “咦?这门......怎地开了?”

  少女清亮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和稚气,迈步跨入院中。

  枣树下,藤椅上斜倚一人,身着淡青道袍,长发以竹枝松松绾起,几缕散发垂落额角,双手闲适搭在扶手上,似在小憩。

  阳光透过叶隙,在他身上洒下斑驳光影。

  “小山?”

  闻声,藤椅上的人眉头微蹙,缓缓坐起身,目光投向院门。只见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正瞪圆了清亮的眸子,好奇又惊讶地盯着他。

  “你......是李因彩?”顾阳山着实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确认。

  记忆中那个拖着鼻涕总跟在他身后的小丫头,何时出落得这般......标志了?

  李因彩闻言,俏脸一垮,小嘴一撇,足尖轻轻一跺:“哼!好你个顾阳山!”

  “三年不见,连我都不认得啦?亏得我还记着你爬树摘枣摔个嘴啃泥的糗样!”

  顾阳山被她这佯怒娇嗔的模样逗乐,轻笑出声:“小彩,你也一样啊,女大十八变,方才乍一看,还以为是哪家画里走出来的仙女儿迷了路呢!”

  顾阳山心中却啧啧称奇,这丫头去城里念了几年书,嘴皮子越发厉害了。

  “对了,”顾阳山想起正事,“听闻你不是在县城求学?”

  “嗯,读完了!刚大考完回来!”李因彩说着,自顾自从檐下搬过一张小竹凳,吹了吹灰,大大方方在枣树下坐了!

  “若无意外,两月后我便要启程,去省城更大学堂读书了!”言语间带着小小的得意和对未来的憧憬。

  “......”顾阳山闻言,神色微微一滞,心底划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疏离感!

  旋即平复,真心实意道:“那便祝你此行,鲲鹏展翅,乘风破浪,诸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