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劫过福来-《仙途万里》

  下一刻!

  李长临老脸一热,须发皆张,瞬间悟透了这憨徒儿脑子里转的龌龊念头。

  他怒从心头起,顺势猛地抄起门后扫帚,劈头盖脸便朝李白沧挥去,口中怒斥:

  “孽障!你这满脑子浆糊的小兔崽子!懂个什么玄机大道?!看打!”

  片刻之后。

  灶房内,顶着满头新鲜出炉“犄角包”的李白沧,委委屈屈地蹲在灶前添柴生火,火光映着他那张写满“冤枉”的肿脸。

  李长临余怒未消地坐在一旁,眼神如刀子般剜着他,半晌才沉声续道:

  “当时为师在溪边所见,乃是你小师弟正以茅草奋力擦拭周身!那黏腻如膏的黑泥,自他体表层层剥落,腥臭之气丝丝缕缕,中人欲呕......”

  老道顿了顿,目光如炬,考校般问道:“沧儿,你可知此象......意味着什么?”

  正鼓着腮帮子吹火的李白沧闻言,停下动作,歪着肿脸认真思索片刻,眼睛一亮,扭头笃定道:“意味......意味那味儿......着实冲得很?”

  “你......唉!朽木不可雕也!”李长临瞧着徒弟这副憨傻模样,心头蓦地一酸,涌起无尽悲凉与自责。

  当年那场大祸,大徒弟殒命,小徒弟伤及灵智......皆是自身无能之过啊!他闭了闭眼,将翻涌的苦涩强压下去。

  良久,一声悠长的叹息在烟火气中散开:

  “此乃......伐毛洗髓之相!”

  “伐毛洗髓?!”

  李白沧如闻惊雷,手中柴火“啪嗒”落地,猛地跳了起来,肿脸都忘了疼:“小师弟他......竟已伐毛洗髓?!师父,此言当真?!”

  “断然无错!”李长临神色肃穆,斩钉截铁,“彼时情景,与吾师门秘传手札所载,分毫不差!”

  李白沧脑中灵光一闪,猛地一拍大腿,又疼得龇牙咧嘴:“难怪!难怪如此!”

  “师父,弟子先前便隐隐嗅到小师弟身上似有......似有清香透出!原来如此!”

  “嗯......”李长临微微颔首,忽地收敛了所有情绪,面沉如水,声音凝重如铁:“正因如此,为师方决意收下此子。”

  “你师弟初来观中祈福时,为师便观其面相,乃是‘劫过福来’之兆!”

  “此等人物,自有其通天机缘,为师若以常法拘之,反成其桎梏,不如......任其逍遥!”

  言及此,老道眼中冷峻尽褪,流露出一丝罕见的温和,目光落在灶前那忙碌的、脑子不甚灵光却赤诚一片的傻徒弟身上。

  他轻抚长须,目光仿佛穿透了道观的砖瓦,投向那渺渺云深不知处,语声轻若鸿羽,却又重若千钧:

  “此子......重情。师门不负他,他必不负师门。”

  言罢,沉默便在灶火的噼啪声中蔓延。

  良久后,李长临的目光转向窗外那被山雾笼罩的远方,袖中枯瘦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颤:

  “待为师百年之后......”

  这一声未尽之语,道尽了其所有托付与牵挂。

  “有你师弟在,为师对你......也算能安心闭眼了。”

  半个时辰后。

  落山村,暮色四合。

  顾阳山行至李因彩家附近,习惯性地便想加快脚步,如一阵风般溜过去。

  这两年,这小妮子黏人的功夫愈发见长,顾阳山一心扑在修炼上,唯恐被她缠住,只得绞尽脑汁东躲西藏。

  自那日梦中奇遇,从她家看完电视出来,便再未踏足过那方小院。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

  “小山!顾阳山!你给我站住!”一声清脆又带着薄怒的娇叱自身后响起。

  坐在自家门槛上的李因彩眼尖,瞧见那熟悉身影又想开溜,登时像只灵巧的雀儿般追了出来,叉腰喊道:

  “你再敢跑!我这就去你家,告诉顾爷爷你天天躲着我!”

  眼看就要拐进巷角,顾阳山却像被施了定身咒,硬生生刹住了脚步。

  让这小姑奶奶跑去爷爷跟前告状?那还了得!

  他只得无奈转身,正对上李因彩气鼓鼓冲到眼前的小脸。

  顾阳山讪讪地挠了挠头,挤出个笑容:“小彩,我刚路过,瞅着......瞅着你家门关着,想是......想是你不在家,就先......先回家看看爷爷......”

  “哼!现在不就看见了?”

  李因彩走到他身前,仰着小脸,乌溜溜的眼睛上下打量着眼前人,带着审问的口气:“老实交代,今日一整天,野哪儿去了?”

  “呃......上山......玩了会儿!”顾阳山眼神飘忽。

  “骗人!”

  李因彩小嘴一撇,气恼地抬脚就朝他小腿踢去:“今早我可是亲自去你家寻你了!”

  “顾爷爷亲口说的,你扒拉完早饭,撂下句‘去小彩家玩’,就一溜烟没影了!”

  她见顾阳山没躲,踢得倒也不重,但那委屈劲儿却更盛了:“说!说来找我玩?人呢?我今儿个搬个小凳在门口,眼巴巴等了你一整天!”

  “之前日头都偏西了!顾爷爷见你压根没在我这儿,急得拄着拐杖村前村后转悠了好几圈!你......你晓得顾爷爷有多担心你吗......”

  说到此处,李因彩的声音已然哽咽,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顺着粉腮滚落下来。

  她小小的身子因抽泣而微微颤抖,每一丝颤动都像无形的鞭子,狠狠抽在顾阳山心上。

  爷爷那焦急佝偻的身影,瞬间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如同一把钝刀,在心口反复剜磨,愧疚与心疼交织翻涌,几乎让顾阳山喘不过气。

  他喉头滚动,终是缓缓伸出手,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小心翼翼地拭去李因彩腮边的泪珠。

  随即,顾阳山双手轻轻扶住她瘦削的双肩,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安抚的意味:

  “我......我今早确是打算去寻你的......只是......只是在路上......遇见了山上的李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