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回高峰观-《仙途万里》

  “莹儿!”

  顾阳山温声打断,眼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关切:“此行风波险恶,绝非儿戏。花姐产期近在眼前,身边岂能无人?”

  “你安心留在竹山陪护花姐。待小滑头送我至福州,我即刻命它返回竹山伴你!”

  莹儿闻言,如遭电殛般愣在当场。

  万般话语堵在喉间,想要追随师兄同闯风波,又怎能放心撇下即将临盆的花姐独守空山?

  两难之间,唯有珠泪滚落,莹儿猛地扑入顾阳山怀中,紧紧抱住他腰身。

  “师兄......”莹儿声音哽咽,带着万般不舍,“你一定要......早些平安回来......”

  顾阳山感受着身前少女微微颤抖的身躯,心中亦是不忍,抬手轻轻拍了拍她发顶,声音轻柔却坚定!

  “莹儿,师兄......该走了!”

  恰在此时,空中一声清唳,小滑头翩然落下,稳稳停驻在众人面前。

  片刻之后。

  顾阳山翻身跃上鹤背,灵鹤双翅一展,冲天而起。

  竹山之巅,莹儿拼命挥舞着手臂,带着哭腔的呼喊穿透云霄!

  “师兄——你要早些回来啊——!”

  ......

  饶州,高峰观。

  清幽厢房内,李长临正凭窗而立,手捻茶盏,悠然品茗。

  窗外松涛阵阵,一派清寂。

  忽闻天际传来一声清越鹤唳,他眉头微蹙,面现惑色——高峰山境,何曾有鹤迹?

  李长临摇摇头,只道是幻听,复又啜饮一口清茶。

  不多时,却见弟子李白沧气喘吁吁奔至门外,急声禀告!

  “师父!师父!师弟......师弟他回山了!”

  李长临闻言,缓缓放下茶盏,嘴角泛起一丝欣慰笑意:“下山近三载,这小子,终是知道回山看看我这把老骨头了,哈哈!”

  李白沧扶着门框,气息未平,紧接着又道:“师父!师弟他......他是乘着一只仙鹤回来的!”

  “嗯?”李长临眼中精光一闪,霍然起身,大步流星走出厢房。

  刚至大殿外石阶,便见一只神骏非凡的白鹤正自云端优雅降落,鹤背上跃下一人,身姿挺拔,正是爱徒顾阳山。

  “师父!弟子回来了!”

  顾阳山整肃衣冠,恭恭敬敬俯身长揖。

  “山儿......”李长临目光如炬,瞬间便被顾阳山身旁那灵气四溢、神异非凡的仙鹤所吸引,心中震动!

  “你身边这......是?”

  “回师父,此乃弟子机缘所得灵禽,名唤‘小滑头’!”顾阳山含笑轻抚灵鹤修长颈项。

  “灵......鹤!果然仙姿不凡!”

  李长临啧啧称奇,目光流转间,忽又定在顾阳山背负的那柄古剑之上,瞳孔骤然收缩!

  指着那剑,手指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微颤,李长临喃喃出声,语气中饱含惊疑与沉重!

  “这剑?!是......是《剑经》!?”

  顾阳山神色一肃,解下古剑,双手捧至师父面前:“师父明鉴,此剑正是本门秘传,《剑经》!”

  “你......你遇见你师叔长舟了?!”

  李长临声音陡然拔高,急切之情溢于言表,“他人在何处?为何......为何未与你一同回山?”

  一连串的问题砸出,目光紧紧锁着顾阳山,迫不及待想知道这失落多年的镇派之宝,如何到了徒儿手中?

  “师父,弟子是在西域......”顾阳山方开口欲解释始末,却见师父李长临摆手压下话语。

  “山儿,此处非讲话之所,随为师进来!”

  李长临强压心中波澜,引着顾阳山转身向厢房走去。

  那背影,比之方才凭窗品茗时,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沧桑与凝重。

  厢房内,清茶再沸。

  李长临亲手为顾阳山斟满一碗。师徒三人围坐案前,茶香氤氲间,气氛沉肃。

  顾阳山缓缓道来:西域漫漫黄沙,诡谲寒潭紫莲,天山派之险恶,以及......师叔李长舟被困地底达二十载的凄凉境遇......

  几刻钟后。

  李长临默然听完,久久不语,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似包含了无尽唏嘘与释然!

  “唉......山儿,此事......你做得甚好!”

  “你师叔长舟他......受此困厄,亦是......亦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言罢,李长临闭上双目,似在平复心绪。

  顾阳山恭敬颔首,自怀中取出数个细腻温润的羊脂玉瓶,置于案上!

  “师父,此乃弟子闲暇炼制的些许小真元丹,于修行小有裨益,望师父纳之!”

  “哈哈!”李长临睁开眼,看着眼前沉稳有度的徒儿,老怀大慰,脸上重现豁达笑容!

  “山儿有这份孝心,为师便知足了!为师这把老骨头,黄土已埋到脖子,再好的丹药也是糟蹋!”

  “给你师兄吧,他正当用功之时!”言谈间,目光落在顾阳山身上,尽是满意与欣慰。

  顾阳山也不多言,只将玉瓶轻轻推至师父李长临面前。

  随后,便将即将出海之事,细细禀明......

  两个时辰后,师徒密谈方歇。

  顾阳山独自一人辞别师父师兄,缓步下山,朝那记忆中的小小村落——落山村行去。

  落山村口,老槐依旧枝繁叶茂。

  一群总角小童正绕着虬枝盘结的树根追逐嬉闹,稚嫩的笑语喧哗,恍如昨日重现。

  顾阳山脚步不由得放缓,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与近乡情怯的微涩。他循着熟悉路径,走向叔公家的小院。

  只见屋门紧闭,院中寂静。

  顾阳山轻轻推开院门,走至屋前叩门,良久无人应答。

  问过左右邻里,方知叔公两日前便已动身前往县城堂叔家,乃是去赴堂姐顾慧雪的婚宴,至今未归。

  闻此消息,顾阳山立于院中,望着叔公空落落的屋子,默然片刻。

  遂自怀中取出一只早已备好的囊袋,内里装着一些钱财金器。

  如今......他轻轻将囊袋置于窗台下显眼处,用一块石头小心压好。

  转身出得村来,立于山道之上。

  顾阳山撮唇发出一声清越长啸,声入云霄。不多时,清越鹤唳回应,一点白影自天际破云而下。

  顾阳山最后回望了一眼炊烟袅袅的落山村,轻轻跃上鹤背。

  “小滑头,走吧!”

  灵鹤双翅鼓荡,冲霄而起,化作碧空一点,向着遥远的海天之涯,毅然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