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夕阳下的两个身影-《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小吴正要转身离开,王启元忽然叫住他:“等等,小吴,刚才……你听到打雷声了吗?”

  小吴满脸困惑,挠了挠头:“没有啊镇长,我就看见那人跺了下脚,别的啥动静也没听见。”

  王启元眉头紧锁,陷入了沉默。待小吴走远,他猛地低头,死死盯住办公室门口的地板。右边一块光亮的地板上,赫然布满了蛛网般辐射开的细密裂纹,刺眼又突兀。

  他无比确信,上周镇机关大楼翻新工程验收时,这地方绝无半点损伤。当时在党委会上,他就激烈反对过这个项目,可李书记最终还是强行推动举手表决通过了。一股不祥的预感爬上心头。

  他心绪烦乱地抬起头,目光不经意扫过门楣上“镇长办公室”的牌子。

  这一瞥,让他瞬间倒吸一口凉气,门牌中央,赫然裂开一道笔直的缝隙,如同被无形的利刃当空劈下!

  他下意识伸手去摸,指尖刚触到裂缝边缘,一股灼痛猛地袭来,如同碰到烧红的烙铁!

  他闪电般缩回手,指尖已烙下一道刺目的红痕,火辣辣的疼让他低哼出声。

  与此同时,在小镇的另一端,张薇正端着两碗热腾腾的饭菜从厨房出来。

  饭菜的香气在小小的空间里弥漫。她朝阳台柔声唤道:“青山,来吃饭了!”

  阳台上的陈青山,正全神贯注地凝视一盆造型奇特的盆景。

  它仅有一根虬曲的主干,分出两枝,每枝上均匀缀着九枚小巧玲珑的花苞,生机盎然,仿佛凝聚着天地间的灵气。

  “张老师,这盆景叫什么?”陈青山好奇地问,目光依旧被它牢牢吸住。

  张薇将米饭轻轻放在桌上,朝阳台瞥了一眼,笑道:“山里挖的,看着别致就带回来了,也不知名目。”

  陈青山没再追问,只觉得站在盆景旁,一股难以言喻的清爽气息沁入心脾,滋养着每根神经,大脑异常舒畅。

  他回头应道:“张老师,我在家吃过了。”

  “看你瘦的,再吃点,正长身体呢,今天还炖了排骨汤。”张薇热情地拉开凳子,眼神里满是关切。陈青山其实并未吃饱,便不再推辞,坐下来大口吃起来。

  张薇的厨艺算不上精湛,饭菜朴素无华。但陈青山吃得格外香甜,每一口都透着满足。

  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张薇心中泛起暖意。自从家庭变故后,她带着伤痛回到这里,学习烹饪成了排遣愁绪的方式。

  手艺虽不精,看着眼前这孩子吃得如此开心,那些烦忧似乎也暂时消散了。

  她放下碗筷,忽然感慨:“青山,你好像变了不少,不像以前那么腼腆,整个人都透着股自信劲儿了。”

  陈青山一怔,仔细回想,确实如此。这种变化,似乎就是从大脑彻底康复开始的。

  时间虽短,但那份刻进骨子里的怯懦正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面对一切时的沉着。

  “张老师,今天来,其实是想请您帮个忙。”陈青山也放下碗筷,神情认真。

  张薇盛了碗汤,轻轻吹着:“你说,能帮的我一定帮。”

  待她喝完汤,陈青山才小心地从书包里抽出试卷:“张老师,我这几天把高考真题又做了一遍,想请您帮我看看。”

  张薇接过试卷,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工整字迹,惊讶地睁大了眼:“你自己做的?”陈青山用力点头。

  “行吧。上次见你前,我正要去打印答案呢,店老板还说,你印的卷子就是我之前留底的那份。这样改起来快。”

  张薇笑着,话锋一转,“不过,有条件的,你得帮我把碗洗了。”

  陈青山立刻笑着应下。看着张老师拿着试卷走进隔壁教室,他便麻利地收拾起碗筷。

  洗完后,见张老师正伏案专注批改,他便轻手轻脚来到阳台,躺在那盆奇特的盆景旁,在摇椅的晃动和午后的暖阳微风里,沉沉睡去。

  时间悄然滑过,已是下午。

  张薇走出房间,看到阳台上熟睡的陈青山,心中依旧翻涌着震惊。

  起初,看着那几近完美的答卷,她甚至怀疑过抄袭——毕竟他之前的成绩相去甚远。

  但想到这孩子的秉性,这念头立刻被打消了。他是她心中最诚实善良的学生。

  陈青山似乎感受到目光,缓缓醒来。

  他揉揉惺忪睡眼,见张薇站在门口,连忙起身:“对不起,张老师,不小心睡着了。”

  张薇摇摇头,信任归信任,疑问还是脱口而出:“青山,那试卷……真是你自己做的吗?”

  陈青山理解她的疑虑,坦然点头:“是的。”

  得到确认,张薇长长舒了口气,脸上绽放出抑制不住的惊喜:“你知道吗?你这四套卷子的分数,比今年省里的高考状元陈淑珍还要高!”

  陈淑珍作为状元本就备受瞩目,更是她昔日的得意门生。出乎意料的是,陈青山脸上竟毫无波澜,眼神平静:“嗯,我猜到了。”

  看着他如此淡定,张薇满脸不可思议。陈青山主动解释道:“张老师,以前学不好,是因为记不住东西,大脑出了问题。”

  他简略说了原委,隐去了真实原因,只道是摔了一跤后,脑子反而好了。

  张薇思索片刻,恍然道:“听起来,像是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症状。”

  丈夫发生变故后,她曾遍阅医学书籍寻求慰藉,对神经科略有涉猎。这解释让陈青山暗自松了口气,省去了许多麻烦。

  她又问:“那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复读吗?”

  上大学对此刻的陈青山已非必然之选。他眼神坚定:“张老师,我决定了,去当兵。现在政策也好。”

  张薇对此并不意外,她尊重选择,无论是上大学还是入伍,都是不错的道路。

  道别时,陈青山怀里多了那盆心爱的盆景,那是他厚着脸皮向张薇讨来的,张老师也欣然相赠。

  归途上,陈青山心情无比畅快。他骑着自行车一路飞驰,车轮碾过夕阳铺就的金色大道。温暖的光辉染红了他的脸颊,也给整个世界披上了金纱。

  他忽然松开手把,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这无垠的天地。道路两旁,金色的稻浪在微风中起伏翻涌,发出沙沙的欢呼。

  “好美……”远处,陈淑珍望着这一幕,轻声呢喃。尽管隔着距离,她还是一眼认出了那个身影,那个曾如兄长般守护她,甚至为她倒在血泊中的男孩。那个身影,早已深深刻进她的心底。

  仿佛有所感应,陈青山蓦然回头,目光穿越田野,落在了夕阳下的陈淑珍身上。

  微风拂过,她的长发与裙裾轻轻翻飞,宛如林间灵动的仙子。她左手按住草帽,右手高高扬起,朝着他挥手,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

  那一刻,时光仿佛凝滞。远处层叠的山峦在夕阳辉映下绵延起伏,构成壮丽的背景。两道身影在金色的光芒中渐渐拉长,嘴角那抹心照不宣的微笑,悄然藏进彼此心间,成为这个夏日最隽永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