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传奇的终结应该是英雄加冕,万民朝拜,或者至少也得是化作星辰,照亮后世。
雷班纳觉得,说这话的人肯定没亲手盖过房子。
“左边!左边再高一点!不对!歪了!克里夫你是用脚量的尺寸吗?!”雷班纳灰头土脸地扶着一面看起来随时会表演“自由落体”的木墙,对着站在梯子上、手里拿着一个不断发出“滴滴”怪声的激光水平仪的克里夫吼道。
“不可能!这是我最新发明的‘绝对水平大师3000’!误差小于一根头发的直径!”克里夫信誓旦旦,然后“哐当”一声,一块木板准确无误地砸在了他的安全帽上。
英格丽特抱着一捆处理好的木材从旁边走过,瞥了一眼这场混乱的建筑施工,冷静地评价:“根据我的计算,如果按照你们现在的进度和精度,这间‘能够俯瞰新生绿洲的小屋’,在下一个雨季来临前塌方的概率是87.3%。”
雷班纳内心哀嚎:‘我就知道!打败AI、通过宇宙补考、甚至跟外星文艺青年打了声招呼,最后却要死在自家房子的豆腐渣工程下?这传说的结局也太憋屈了!’
他们最终选择了这片山坡。原因无他,视野极佳,能望见远处那片由他们当年亲手参与修复水源、如今已变得郁郁葱葱的绿洲;地势平缓,适合克里夫在旁边折腾他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坊”(目前还只是个堆满了不明金属和线路的大棚子);而且,最重要的是——安静。至少,在克里夫的工坊爆炸之前是安静的。
历经数月(主要时间花在了纠正克里夫各种异想天开的建筑设计,以及从废墟里淘换可用的建材上),小屋总算有了个雏形。不大,但坚固(在英格丽特的严格监督下),有一个宽敞的、正对绿洲的窗户,还有一个雷班纳强烈要求的小小的壁炉——虽然他怀疑在现在这天气点炉子会不会把自己烤熟。
“好了!最后一块!”克里夫从梯子上跳下来,满意地看着眼前这座由原木、回收金属板和一点点(好吧,是很多)他的“小发明”拼凑而成的小屋,拍了拍手上的灰,“看看!这线条!这结构!这完美融入自然的美感!简直就是艺术!”
雷班纳看着那扇被克里夫装上自动开合、但偶尔会卡住需要踹一脚的屋门,以及屋檐下那个据说能收集雨水并自动过滤成柠檬味(目前只成功过滤出铁锈味)的装置,嘴角抽了抽:‘艺术不艺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房子很有个性,像个长了反骨的机器人。’
英格丽特则默默地在屋后开垦了一小片菜地,动作娴熟得仿佛她天生就是个农妇,而不是那个曾经能用狙击枪千米外精准命中敌人脚趾的“冷酷播种者”。她还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些花种,撒在了小屋周围。
“这是什么花?”雷班纳好奇地问。
“不知道。”英格丽特头也不抬地松着土,“阿尔法数据库里标记为‘观赏性植物,生命力顽强’。”
雷班纳:‘好吧,至少比明奇博士的蘑菇安全。’
克里夫的工坊则是另一番景象。那简直是一个微缩版的废土科技博览会,里面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时不时还冒出点电火花或者不明颜色的烟雾。他的最新项目是试图给“狼影”加装一个“全地形自适应休闲模块”,包括可伸缩的遮阳棚、内置小冰箱和一套……按摩座椅。
【本机对此表示谨慎的期待,】“狼影”停在工坊外,通过外部扬声器发表意见,【但必须强调,任何改装不得影响装甲完整性与主炮校准精度。尤其是按摩力度,需可调节,避免过度震动导致传感器偏移。】
雷班纳看着克里夫拿着焊枪,对着“狼影”的屁股(装甲板)比划,内心吐槽:‘我敢打赌,史上没有任何一台传奇战车会提出按摩力度要求。’
生活就这样陡然慢了下来。不再有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不再有需要赌上一切的宇宙级抉择。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的琐碎:修理漏雨的屋顶(克里夫试图用纳米防水喷雾,结果让那片屋顶变得异常光滑,鸟都站不稳),对付菜地里的虫子(英格丽特的手段快准狠),尝试用新收获的土豆做出能下咽的菜肴(雷班纳负责试吃,目前战绩是拉肚子一次),以及应付偶尔来访的、好奇的幸存者。
这些访客里,有来请教技术问题的,有只是想来亲眼看看“传说中的人物”的,甚至还有带着孩子来,希望英雄们能给点“人生建议”的。
面对一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仰着头问:“雷班纳叔叔,我怎么样才能像你一样成为大英雄?”
雷班纳蹲下身,拍了拍他的头,一本正经地说:“首先,要学会修收音机。其次,要有个随时可能爆炸的队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有一个特别能吐槽的乐观心态。”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跑开了。
英格丽特在一旁淡淡开口:“你漏掉了‘熟练掌握种地和应对各种奇葩状况’。”
雷班纳:“……那是进阶课程。”
他们的故事,确实成了神话,在新生文明的口耳相传中,被添油加醋,变成了各种夸张的版本。有时他们从阿尔法那里听到最新的民间传说,都会忍不住笑出声。
“听说雷班纳大人一拳能打爆诺亚的核心?”雷班纳看着自己因为搬木头而有些酸痛的手臂,哭笑不得。
“传说英格丽特小姐的眼神能冻结变异巨兽?”英格丽特看了看菜地里被自己吓跑的田鼠,不置可否。
“最离谱的是说我用扳手敲出了通往异世界的大门!”克里夫愤愤不平,“那明明是我最新的空间共振理论实践!”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传奇的背后是无数次狼狈逃窜,是差点变成宇宙尘埃的后怕,是失去同伴的悲痛,以及大量不足为外人道的内心吐槽和互相拆台。
傍晚,三人常常会坐在小屋外的空地上,看着远方的绿洲和更远处依稀可见的、其他聚居点的灯火。克里夫可能会摆弄他新做的、能投影出星图的装置(虽然星星的位置偶尔会漂移),英格丽特安静地擦拭着她的工具(现在是园艺工具居多),雷班纳则泡一壶用附近采集的草药煮的、味道有点怪但据说安神的茶。
“所以,”雷班纳啜了一口那味道一言难尽的茶,皱了皱眉,“我们这就算……退休了?”
“是战略转型后的休整期!”克里夫纠正道,眼睛还在盯着星图上某个跳动的光点,“而且我的研究永无止境!你看,我最近在分析那个外星信号,试图搞清楚他们的音乐审美……”
英格丽特放下手中的铲子,望向星空,那里有熟悉的“方舟二期”,有未知的星海来客,也有永恒的阿尔法在默默守护。她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回答。
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煽情的告别。冒险似乎就这样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带着草木清香和克里夫工坊里隐约传来的焊接声的傍晚,悄然画上了句号。
雷班纳看着身边两位伙伴——一个依旧沉迷技术不可自拔,一个安静地守护着这片小小的安宁——又看了看山坡下那片充满生机的绿洲,和更远处那片他们曾用车轮和双脚丈量过的、正在慢慢愈合的世界。
他忽然觉得,这样好像也不错。
传奇的背影,最终融入了一盏温暖的灯火,一片茁壮的菜地,和一个偶尔会抱怨按摩座椅力度不对的战车AI的日常里。
他们的冒险结束了。
但关于“知识战车”、“拆东西的机械师”、“冷静的播种者”和“那个总在吐槽的领队”的故事,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那个在废墟中重新站起、磕磕绊绊却充满希望的文明,才刚刚开始被书写。
雷班纳伸了个懒腰,对着星空举了举他那杯怪味茶:
“敬活着,敬土豆,敬不用再被宇宙级AI考试的日子。”
哦,顺便敬那个可能正在听他们吐槽的、有艺术细胞的外星邻居。
雷班纳觉得,说这话的人肯定没亲手盖过房子。
“左边!左边再高一点!不对!歪了!克里夫你是用脚量的尺寸吗?!”雷班纳灰头土脸地扶着一面看起来随时会表演“自由落体”的木墙,对着站在梯子上、手里拿着一个不断发出“滴滴”怪声的激光水平仪的克里夫吼道。
“不可能!这是我最新发明的‘绝对水平大师3000’!误差小于一根头发的直径!”克里夫信誓旦旦,然后“哐当”一声,一块木板准确无误地砸在了他的安全帽上。
英格丽特抱着一捆处理好的木材从旁边走过,瞥了一眼这场混乱的建筑施工,冷静地评价:“根据我的计算,如果按照你们现在的进度和精度,这间‘能够俯瞰新生绿洲的小屋’,在下一个雨季来临前塌方的概率是87.3%。”
雷班纳内心哀嚎:‘我就知道!打败AI、通过宇宙补考、甚至跟外星文艺青年打了声招呼,最后却要死在自家房子的豆腐渣工程下?这传说的结局也太憋屈了!’
他们最终选择了这片山坡。原因无他,视野极佳,能望见远处那片由他们当年亲手参与修复水源、如今已变得郁郁葱葱的绿洲;地势平缓,适合克里夫在旁边折腾他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坊”(目前还只是个堆满了不明金属和线路的大棚子);而且,最重要的是——安静。至少,在克里夫的工坊爆炸之前是安静的。
历经数月(主要时间花在了纠正克里夫各种异想天开的建筑设计,以及从废墟里淘换可用的建材上),小屋总算有了个雏形。不大,但坚固(在英格丽特的严格监督下),有一个宽敞的、正对绿洲的窗户,还有一个雷班纳强烈要求的小小的壁炉——虽然他怀疑在现在这天气点炉子会不会把自己烤熟。
“好了!最后一块!”克里夫从梯子上跳下来,满意地看着眼前这座由原木、回收金属板和一点点(好吧,是很多)他的“小发明”拼凑而成的小屋,拍了拍手上的灰,“看看!这线条!这结构!这完美融入自然的美感!简直就是艺术!”
雷班纳看着那扇被克里夫装上自动开合、但偶尔会卡住需要踹一脚的屋门,以及屋檐下那个据说能收集雨水并自动过滤成柠檬味(目前只成功过滤出铁锈味)的装置,嘴角抽了抽:‘艺术不艺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房子很有个性,像个长了反骨的机器人。’
英格丽特则默默地在屋后开垦了一小片菜地,动作娴熟得仿佛她天生就是个农妇,而不是那个曾经能用狙击枪千米外精准命中敌人脚趾的“冷酷播种者”。她还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些花种,撒在了小屋周围。
“这是什么花?”雷班纳好奇地问。
“不知道。”英格丽特头也不抬地松着土,“阿尔法数据库里标记为‘观赏性植物,生命力顽强’。”
雷班纳:‘好吧,至少比明奇博士的蘑菇安全。’
克里夫的工坊则是另一番景象。那简直是一个微缩版的废土科技博览会,里面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时不时还冒出点电火花或者不明颜色的烟雾。他的最新项目是试图给“狼影”加装一个“全地形自适应休闲模块”,包括可伸缩的遮阳棚、内置小冰箱和一套……按摩座椅。
【本机对此表示谨慎的期待,】“狼影”停在工坊外,通过外部扬声器发表意见,【但必须强调,任何改装不得影响装甲完整性与主炮校准精度。尤其是按摩力度,需可调节,避免过度震动导致传感器偏移。】
雷班纳看着克里夫拿着焊枪,对着“狼影”的屁股(装甲板)比划,内心吐槽:‘我敢打赌,史上没有任何一台传奇战车会提出按摩力度要求。’
生活就这样陡然慢了下来。不再有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不再有需要赌上一切的宇宙级抉择。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的琐碎:修理漏雨的屋顶(克里夫试图用纳米防水喷雾,结果让那片屋顶变得异常光滑,鸟都站不稳),对付菜地里的虫子(英格丽特的手段快准狠),尝试用新收获的土豆做出能下咽的菜肴(雷班纳负责试吃,目前战绩是拉肚子一次),以及应付偶尔来访的、好奇的幸存者。
这些访客里,有来请教技术问题的,有只是想来亲眼看看“传说中的人物”的,甚至还有带着孩子来,希望英雄们能给点“人生建议”的。
面对一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仰着头问:“雷班纳叔叔,我怎么样才能像你一样成为大英雄?”
雷班纳蹲下身,拍了拍他的头,一本正经地说:“首先,要学会修收音机。其次,要有个随时可能爆炸的队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有一个特别能吐槽的乐观心态。”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跑开了。
英格丽特在一旁淡淡开口:“你漏掉了‘熟练掌握种地和应对各种奇葩状况’。”
雷班纳:“……那是进阶课程。”
他们的故事,确实成了神话,在新生文明的口耳相传中,被添油加醋,变成了各种夸张的版本。有时他们从阿尔法那里听到最新的民间传说,都会忍不住笑出声。
“听说雷班纳大人一拳能打爆诺亚的核心?”雷班纳看着自己因为搬木头而有些酸痛的手臂,哭笑不得。
“传说英格丽特小姐的眼神能冻结变异巨兽?”英格丽特看了看菜地里被自己吓跑的田鼠,不置可否。
“最离谱的是说我用扳手敲出了通往异世界的大门!”克里夫愤愤不平,“那明明是我最新的空间共振理论实践!”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传奇的背后是无数次狼狈逃窜,是差点变成宇宙尘埃的后怕,是失去同伴的悲痛,以及大量不足为外人道的内心吐槽和互相拆台。
傍晚,三人常常会坐在小屋外的空地上,看着远方的绿洲和更远处依稀可见的、其他聚居点的灯火。克里夫可能会摆弄他新做的、能投影出星图的装置(虽然星星的位置偶尔会漂移),英格丽特安静地擦拭着她的工具(现在是园艺工具居多),雷班纳则泡一壶用附近采集的草药煮的、味道有点怪但据说安神的茶。
“所以,”雷班纳啜了一口那味道一言难尽的茶,皱了皱眉,“我们这就算……退休了?”
“是战略转型后的休整期!”克里夫纠正道,眼睛还在盯着星图上某个跳动的光点,“而且我的研究永无止境!你看,我最近在分析那个外星信号,试图搞清楚他们的音乐审美……”
英格丽特放下手中的铲子,望向星空,那里有熟悉的“方舟二期”,有未知的星海来客,也有永恒的阿尔法在默默守护。她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回答。
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煽情的告别。冒险似乎就这样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带着草木清香和克里夫工坊里隐约传来的焊接声的傍晚,悄然画上了句号。
雷班纳看着身边两位伙伴——一个依旧沉迷技术不可自拔,一个安静地守护着这片小小的安宁——又看了看山坡下那片充满生机的绿洲,和更远处那片他们曾用车轮和双脚丈量过的、正在慢慢愈合的世界。
他忽然觉得,这样好像也不错。
传奇的背影,最终融入了一盏温暖的灯火,一片茁壮的菜地,和一个偶尔会抱怨按摩座椅力度不对的战车AI的日常里。
他们的冒险结束了。
但关于“知识战车”、“拆东西的机械师”、“冷静的播种者”和“那个总在吐槽的领队”的故事,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那个在废墟中重新站起、磕磕绊绊却充满希望的文明,才刚刚开始被书写。
雷班纳伸了个懒腰,对着星空举了举他那杯怪味茶:
“敬活着,敬土豆,敬不用再被宇宙级AI考试的日子。”
哦,顺便敬那个可能正在听他们吐槽的、有艺术细胞的外星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