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恐怖的出货速度!-《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

  清晨九点,阳光透过玻璃帷幕洒进东升超市,铺满地砖上反射出一片流光。

  服装促销区人头攒动,一排排铁制货架整齐地摆满了各种t恤、背心和家居服,货架前红底白字的特卖广告格外醒目:“外贸原单,限时特卖,3件59元”“纯棉面料,不缩水不褪色”。

  几名身穿东升工装的促销员分立两侧,脸上带着职业微笑,不停向过往顾客介绍:“外贸尾货,原本做澳洲单的!这批货刚到,纯棉品质,绝对值这个价。”

  “买回去不合适可以退吗?”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拿起一件灰蓝色t恤,警惕地盯着吊牌。

  “阿姨,我们七天无理由退换,您可以放心买。”促销员爽朗一笑,语气利索又带底气,“晋海服饰出品,原单货,品质妥妥的。”

  她手里又递过一件白色t恤:“您摸摸这面料,百分百纯棉,夏天穿一点都不闷。”

  那妇人将布料贴在下巴轻蹭了几下,眼神明显一亮:“这手感,比商场里一百多的都不差。”

  “是啊,阿姨,这衣服原本是出口澳洲的,厂子库存太大,只能走我们这边特卖渠道清掉。您现在来,是赚了!”

  她再不犹豫,直接从货架上挑了三件不同颜色的款式,一股脑放进购物车。

  身后排队的一位年轻妈妈也动了心:“这件poLo看起来不错哎,小孩穿也行吧?”

  “当然可以,纯棉材质,亲肤透气,不起球不缩水,咱这边还有童装区,也在搞活动。”

  随着一句句推销,促销区前顾客迅速聚集,货架边人声鼎沸:

  “这价钱比夜市摊还便宜!”

  “看这针脚,缝得挺规整。”

  “我昨儿在品牌折扣店看到这款,五十多呢!”

  “快给我拿那件绿色的m码,刚好配我家裤子。”

  一时间,不少原本只是买菜的顾客纷纷折返,大多一口气挑三件,多者甚至五件起购。一些上年纪的妇人拎着购物袋打电话:“老李!快点来东升,服装区这边搞活动,59块钱买三件原单衣服,错过就没了!”

  东升超市的促销节奏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迅速将整片服装区拽入销售高峰。

  ……

  监控室内,林向东背着手,注视着屏幕中的人潮如涌。

  “节奏起来了。”林向东平静地说。

  徐峰站在林向东身后,立即点头:“确实快得吓人,这么快就走了三千多件,还是非周末。”

  林向东的嘴角微微扬起:“这才刚开始。第一批货是敲门砖,用来试水、测试消费敏感性。”

  “那晋海这波,是不是能续单?”徐峰小声问。

  “能。”林向东平静回应,“但我不能让他们太飘了。”

  这时,刘兆虎推门走了进来,带着略显兴奋的语气:“东哥,服装组反馈,现在有顾客开始回购,还有几个厂家的人也到了仓库门口,打听晋海的价格呢。”

  “让陈洋把梦呓的货调上来。”林向东吩咐,“下一批上架,3件69元,走梦呓货,继续限量。”

  “明白。”刘兆虎转身就走。

  刘兆虎走了以后,林向东拿出香烟,点了一支烟。

  猴子说道:“东哥,我们衣服会不会太便宜了,万一别的超市也学我们……”

  “那就让他们学。”林向东不以为然地说:“不过,他们卖的什么品质的货,他们心里清楚,顾客也清楚。”

  ……

  晋海服饰厂。

  机器的轰鸣声填满了整个车间,女工们熟练地操作缝纫机,戴着口罩,汗珠不断滑过鬓角。

  张红丽站在楼上的财务室内,一边记录着进出数据,一边焦躁地来回踱步。

  “老徐,东升那边到底卖了多少?”她忍不住问道。

  根据协议,东升会提供每日的销售数据。

  楼下,徐志昌正在和库管对接成品出库,听见喊声,赶紧拿起手机查看。

  陈洋的销售日报到了。

  “红丽!”徐志昌兴奋地叫道,“十点半之前,卖了将近两万件!”

  张红丽瞪大了眼:“两万!?这还不到中午!”

  “是啊,陈洋说他们中午就会开始补货。”徐志昌满脸喜色,“咱这货,算是开始走量了。”

  “那接下来……还能继续供货不?”

  “我刚刚就想给他们发个信息,问问是不是可以按第二轮价格谈。”

  张红丽长长舒了口气。

  这几个月她几乎夜夜失眠,看着库存的货物,她心里非常焦虑。

  虽然现在卖一件亏一件,但是终于看到了活路。

  只要能卖出去,就能回笼资金,生意才能继续做下去。

  ……

  东升仓库。

  午后,炽热阳光炙烤着水泥地,几名外贸厂的业务员站在仓库门口,有些焦躁。

  “你看见没?刚才运出来那车货,是晋海的。”

  “这速度太夸张了……才半天时间。”

  “东升到底怎么卖的?我老板还在观望,这下怕是等不及了。”

  他们本来是来催促陈洋复谈的,之前嫌弃东升超市刚开业,底子薄,加上合作条件苛刻。

  现在风头一变,谁都想赶紧上车。

  “我今天一定要和老板谈谈。”一名中年业务员咬牙说,“这不谈不行了,再不谈我们就真被市场淘汰了。”

  外贸市场的情况一塌糊涂。

  工厂没有订单,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业务员们比工人们还着急。

  因为他们的工资和订单挂钩,没有订单就没有工资。

  这时,陈洋从卸货口出来,目光扫过他们:“你们哪个是瑞洋服饰的业务员?”

  “陈经理,我是瑞洋的业务员李阳。”那业务员赶紧迎上来,神色谦和许多,“陈经理,咱能不能重新谈谈?”

  “当然可以。”陈洋点点头,“不过我们目前的库存还够,你们要谈的话,最好给我一批能打的货,款式好,价格也得配合。”

  “价格这块我们能松点。”李阳笑着说。

  “账期呢?”

  “可以谈,我们老板授权给我了,都可以谈。”

  “那就准备资料,我抽时间再看看。”

  陈洋转身离去,李阳却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