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紫宸殿怒火-《重生我被断袖王爷使劲追》

  翌日清晨,皇宫,紫宸殿。

  沉重的气氛几乎凝固了空气。

  大乾帝端坐龙椅之上,脸色铁青,握着龙椅扶手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手背上青筋暴起。

  他面前的地上,散落着肖傲连夜送回的快报以及几份暗卫密奏。

  地上不远处,跪着浑身湿透的夜枳。

  “好一个瑾王,为了争功,你竟敢谎报军情,犯下欺君之罪,你可真是朕的好儿子啊!”

  大乾帝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嘶哑颤抖,眼中是滔天的怒火和深沉的痛心,“你可知,朕一向对你寄予厚望,你怎能做下如此蠢事,哪里还有半分皇家体统?

  “父皇……”夜枳深深低头,跪在地上,“是孩儿不对。孩儿当时身体不适,只能派属下为先锋,先行前去查探消息,儿臣稍微歇息后,便赶去庄子查看灾情。”

  “这一路上,风雨交加,儿臣是怕父皇担心,才稀里糊涂地写了折子,并非为了表功,而是为了免父皇忧心!”

  为了免自己忧心?

  大乾帝差一点被气笑了。

  这个儿子,现在是将他当成傻子吗?

  如此一眼看破的谎言,他竟然敢说出口。

  “孽障!好一个孽障!”

  大乾帝猛地抓起御案上的一方上好端砚,狠狠砸在地上!

  “砰”的一声巨响,砚台四分五裂,墨汁飞溅,染黑了御座前的金砖。

  殿内侍立的太监宫女吓得齐齐跪倒,噤若寒蝉。

  “你当真以为朕老了,傻了?”他怒吼道:“那几个试图捣毁堤岸的死士,真是浣月国死士?”

  “他们说,他们是!”夜枳深深埋头,不吭气。

  “为了争功!为了陷害弟弟,竟敢……竟敢指使人毁堤淹田!视万民如草芥!视江山社稷为儿戏!”

  他想起昨日对夜墨的责打,想起夜墨额头那道刺目的伤疤,再对比夜枳这丧心病狂的行径,巨大的反差和强烈的悔恨如同毒蛇啃噬着他的心。

  自己竟被这狼心狗肺之徒蒙蔽,冤枉了真正为国为民的儿子!

  他眼神绝望,正要开口时,门口传来白贵妃的哭泣声。

  “殿下,殿下!”白贵妇不顾众人阻拦,跛脚进来,“噗通”跪在地上,直磕头:“陛下,你饶了枳儿吧!”

  “他能有什么坏心思。只是听闻暴雨将至,洪水将淹没村子,被禁足府中的他,只想为陛下出一份力,献一份计策。”

  “他冒着大雨去西城区,冒着堤岸随时可能溃散的风险,去沿途巡查危地,他能有什么错?”

  “陛下,他只是为了让你少担忧,听了那谋士的谏言,提前报了平安信,谁知弄巧成拙……”

  “陛下,此事是他做的不对,您如何惩戒他都不为过,可千万不要动怒,伤了你的身子,也伤了枳儿的心。”

  “他一心为陛下着想,他若一直在府中待着,也不会发生此事。”

  “陛下,求求你,饶了他吧。”

  大乾帝望着哭成一团的白贵妃,又望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夜枳,心底那一丝柔软又被挑拨而起。

  当年,白氏一族为了他登上皇位,献力不少。

  白贵妃的父亲与祖父等人,失了性命,族中的几位兄长为了护他安全,也在夺位中丧了命。

  所以,自从他登基为帝,便册封白氏为妃,这么多年,念着旧情,对他宠爱有加。

  对她的儿子,夜枳也是寄予厚望,更是将他当成太子培养。

  眼前的儿子,是他多年教养而成,怎会走了歧路?

  大乾帝愤怒之余,心中也是痛苦万分。

  殿内沉默良久,他幽幽开口道:瑾王夜枳,朕对你很失望!”

  “被奸人宋爽玩弄于股掌,识人不明,驭下无方!贪功冒进,差点毁了堤岸!”

  “念你……”他语气一顿,沉默一会,终是放缓声音道:“终究是被奸人蒙蔽,非出本心……白贵妃与多数朝臣为你求情,即日起,给朕滚回你的瑾王府!”

  “在府里闭门思过,读圣贤书!每月初一十五,写一份悔过书,老老实实交上来!让朕看看你的心,是不是还在正道儿上!”

  “你的王爵……朕给你留着!罚停三年!这是朕对你最大的宽容,也是最后的警告!再敢有下次……哼!你好自为之!”

  听着父皇的惩戒旨意,夜枳深深埋着头,嗓音沙哑道:“多谢父皇,孩儿一定谨遵父皇训诫!”

  “谢陛下隆恩!”

  ……

  当夜,林一返回兰猗院,将堤岸上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讲给苏蔓蔓。

  苏蔓蔓心情沉重。

  前世的他,在她的印象中,是温润如玉的少年郎,是举案齐眉的夫君,是贤明的君王……谁知这一世,他竟然变得如此,让人无法形容的阴暗。

  到底是今世的他变了,还是无论前世今世,他始终如此,只是前世的她,未曾发觉他的本性。

  她又想起前世临死时,白贵妃的话……

  当夜,她头疼得厉害,辗转反侧睡不着,第二日起床,整个人都是恹恹的。

  当日,夜枳回了宫,之后又返回瑾王府,闭门不出,仿佛什么事情都未曾发生过。

  苏蔓蔓心底生寒。

  没想到,大乾帝对他的行径,竟然能够包容至此。

  让白贵妃活着,让夜枳活着,终究是个隐患啊!

  下午时,夜墨下朝后,气呼呼地来兰猗院,向她告状:“夜枳犯下如此大错,父皇重拿轻放,真是偏心。”

  “你可知,父皇向他也扔了砚台……”他不忿道:“可那砚台扔在地上,摔地四分五裂,只是往他身上摔了几滴墨汁而已。”

  “我有功被砸出血,他有过,被溅一身墨!”

  当日中午,他多吃几碗饭,临走时,人还是气呼呼的。

  “等着,这功劳我定帮你讨来。”

  当日走后,他再也没来。

  之后三日,暴雨连绵不绝,直至第五日时,雨势渐歇。

  此次降雨,乃百年难遇,若非夜墨炸出那条暗河,恐怕城西处上万人遭遇洪灾,家园被毁,妻离子散。

  大灾之后,必定大疫!

  此次众人成功躲避了灾情,也躲开了疫情对人的威胁。

  京师中,各大酒楼中,关于此次飘河之水险些成祸,却被离奇化解的传说,被说书先生嘴皮冒火地每日讲,人们惊叹之余,不由感慨着。

  这位苏姑娘,便是传闻中的玉面仙君。

  曾经在江阳时,便于水患中,救治百姓,积攒下累累功勋,受万民敬仰。

  她来到京师,因为有她,竟然避免了京师一场声势浩大的水灾与疫情,于万民来说,更是天大的恩情啊。

  不少人私底下议论着:“怪不得苏廷贵犯事,苏府一门被关入监牢,唯有她被苏氏族长救出来。”

  “那奇女子被虚无大师赠与‘磐涅玉蝉’,她乃有佛缘之人,在她身边的人,自然是有福之人。”

  “她随口的建议,救下万千百姓,不知皇帝如何奖赏她!”